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虞山街道从细处着手,围绕居民群众关心的楼道整治、停车难、消防安全等问题,聚焦“微更新、微改造、微修复”,织补出一幅“小而美、微而妙”的幸福画卷。
“小区缺少室内活动空间,冬天户外又太冷”
“楼下过道杂物堆放太多了,既不好看也影响出行”
今年以来,虞山街道多个社区成立以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等成员组成的小区架空层改造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听取居民对于架空层改造的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对原本杂物堆积、消防隐患多的架空层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在满足停车、充电需求的情况下,让架空层兼具宣传、议事、消防等功能。
改造后的架空层
不仅成为新的文化宣传阵地
更成为居民休闲的打卡点
拉近邻里关系
增强社区凝聚力
“楼道内无电动车停放充电情况、安全指示灯没有脱落、楼梯没有杂物……”百姓楼长万阿姨正在检查楼道,她一层层爬楼,检查楼道是否停放电动车、照明灯是否损坏、垃圾杂物是否乱堆放、消防设备是否完好等等,并认真做好登记。
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楼道清洁师”“情暖夕阳红”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引导楼道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建设管理与服务中来。围绕消防安全、文明新风、全民阅读等主题打造特色楼道文化,用心打造家门口的“一平米”。
老旧小区电瓶车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占用、停车难等问题,多年来成了困扰居民的“心病”。为破解该难题,社区联动物业、业委会,因地制宜开展改造提升,新增电瓶车车棚为电动车“安家”。
改造绿化增加停车位,拓宽消防通道,经过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在部分小区安装道闸开展封闭式小区管理工作,有效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同时通过停车“微循环”的方式,不仅提高日间公共停车位利用率,解决周边商圈停车紧张问题,又增加了小区资金来源,从而反哺基层治理。
对废弃长廊进行修缮,并融入阅读、协商议事、健身、趣味科普等功能,打造“连”心民生议事廊。对老小区零星闲置地块进行整合规划,“见缝插针”打造家门口的小游园,让老小区里无人问津的“边角料”蜕变为可游可赏的“小乐园”。
甸桥新村一区21幢的陈阿姨:“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原来楼下就是草坪,虽然放着健身器材,但下了雨地上湿了好多天都去不了。现在建好了漂亮的塑胶场地,还有休憩的石凳,我和邻居们经常要来这里溜达溜达,冬天还要来'孵孵'太阳,真个蛮灵!”
接下来,虞山街道将持续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以居民小区“小切口”,破解社会治理“大难题”,积极探索小区治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切实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单位:党建办公室(宣传统战)、各村、社区、管理区
拟稿人:谭启铖
审核人:李媛媛、汪志军、朱兰
发布人:薛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