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乐平,地处吴头楚尾,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繁衍。古属番邑,曾隶九江、豫章两郡,隋唐以降,均为饶州望县。灵帝光和元年置乐平县,此后三易县名、四迁县治,唐中和三年,县治迁于花靥镇复名乐平。在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乐平素以“文章节义”享誉江右,尤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彪炳千秋。为全面展示乐平历史人文魅力,再现乐平独特地域风貌,特开设《乐平记忆》专栏陆续刊文介绍,以飨读者。今天刊登的是刘卫华的《我的母校——乐平中学》。
- 刘卫华 -
翥山巍屹,洎水沧流。乐安江畔洎阳城区一所近百年的学府——乐平中学,这就是我的母校。
乐中创办于1928年。百年沧桑巨变,民国时期乐中几易校名、几易校址,大概是1941年迁址城郊的麻风棚,也就是现在的校址。新中国成立前,乐中在艰难中办学,停办又复办,校园曾发生过火烧大礼堂事件,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而迁校。国民党政府常到学校查捕进步师生,校园环境很不安宁。那时教师仍辛勤耕耘,学子们刻苦学习,奋发求知。乐中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及仁人志士。新中国成立,乐中喜获新生,建国之时一大批学子响应党的号召,随军下西南,解放大西南,建设新国家。
新中国七十五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乐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校园环境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是远近闻名的全省重点中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时任国家教育部长马叙伦题写了“江西省乐平中学”校名。五十年代,附近的万年县、德兴县、余江县、婺源县的学子都在乐平中学上高中。在我的记忆中,六十年代乐中高中生高考录取率一般在25%左右,有许多学生录取到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大学深造。学校教师敬业执教,学子勤奋刻苦学习,一心求知,增长才干,报效囯家。进入二十一世纪,乐中教育成果更辉煌,录取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高校的学生数排在全省前列,本科生录取比例更大。我为母校的发展和成就备感骄傲和荣光,特别是我在乐平县委、政府主政九年,对乐中的壮大和进步备感欣慰。这是故乡情结所致,也是一位乐中学子的感慨之心。
我是1963年9月录取乐平中学高中学习的。1960年至1963年在共中(横中)读初中时,就向往乐中。初中阶段我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在班上担任过学习委员,数学年级竞赛获一、二名,担任过校少先队副大队长。我家在农村,兄弟姐妹多,家庭生活很困难,每个学期都评上助学金。初中毕业时报升学志愿,老师指导我报考乐平师范学校,不用交学费,还会发伙食费,我没有回应。按照自已理想报考了乐平中学。1963年全县近50万人口,乐中只招四个高中班,200名学生。中考我被录取乐平中学,如愿以偿。
在乐中求学的几年时光,使我认识乐中,了解乐中,情感乐中。那时的乐中校园面积很大。校门是井字形,高大雄伟。校园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古式东风亭坐落其中。师生宿舍分甲、乙、丙院,校内有办公楼(三好楼)、青年楼、实验楼、图书馆、大礼堂,教室是苏式工字形平房。田径运动场很大,植物园及近二十亩旱地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乐中是一所广阔美丽悠静的校园。在校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一些,但学习氛围很浓。乐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敬业,学生发愤,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满园皆春色,桃李满天下,至今难以忘怀。
学校有一大批优秀的老中青年教师,我记忆较深的有校教导主任吴光荣、数学教师余春熔、班主任王太义等佼佼者。王太义老师是抗美援朝文艺宣传队的老战士,吹拉弹唱都行,听说用鼻子可吹笛子。他既是我的班主任又教我们班上化学,他讲课表达能力很强,很风趣,学生易懂好接受,是我尊敬的一位老师。我在乐平主政期间,他常给我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上饶地委工作,王太义老师逝世,我特意从上饶赶回乐平,参加王老师的追悼会,深表哀思。老师是学生永远的老师,永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
1966年6月,正当我们高三毕业生备考大学时,中央宣布因开展文化大革命,高考推迟半年进行。此时我们这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志愿都填好了。我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处在中上水平。校团委书记朱子良指导我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因学校停课闹革命,高考一推就是十年,直到1977年才恢复高考。我们这届学生失去了高考机会,许多优秀学子无缘上大学。1968年下半年乐中学生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部“四个面向”去农村、去工厂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因此乐中也停办了,此后曾更名办学,直到1977年才正式恢复乐平中学。停办期间,乐平中学校区被上饶地区气门厂划去一半,从此乐中校区面积比以前小了许多。在乐中待留五年后,1968年下半年我下放农村劳动,1970年1月入党,1971年我被吸收为国家干部。1973年在县委机关工作时,被推荐到江西大学读书,才圆了上大学梦。
为政的职责,母校的情结。我在乐平主政期间,把重视和支持乐中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教育的实际体现。因为感恩母校,总想为乐中做些实实在在的事。1991年,我到乐中给高中学生作国际形势报告。特别是为乐中改善办学条件给予支持。1985年我任县长时,乐中校长汪焰宝到我办公室,他说气门厂赔偿乐中校园款60万元,学校考虑用此资金新建三栋教学大楼,每年建一栋,分三年建成,每栋每年安排20万元,请县财政补助一点。对此我表示完全赞同,并说每年建一栋,县财政每栋每年补5万元。这样一定,乐中每年建一栋三层教学楼,每栋有12个标准教室和四间教师办公室。三年建三栋共有36个教室,替代工字形教室,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至今通过改造装修,更美观、更适用。我任县委书记时,1987年根据国家对重点中学的有关政策规定,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并呈报景德镇市委批准乐平中学为副县级单位,没过多久景德镇市委就研究同意批复了。新中国建立75年来,乐平中学在历届县(市)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更新,不断扩大。如今的乐中环境更美,条件更优,师资更强,学风更浓,成果更著,声誉更响。我相信,母校乐平中学新时代迈步新征程,明天更美好。
(离开母校近60年了,本文凭记忆概述了乐中校情,不一定准确,有误的地方,请读者见谅)
刘卫华,江西乐平人,曾任乐平县县长、县委书记,横峰县委书记,上饶地委委员、组织部长,上饶市委副书记,现任上饶市关工委主任。
☞推荐阅读
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