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万法,心为根本...

文摘   2025-01-28 19:30   河北  


《大智度论》云:如调达出佛身血,只域亦出佛身血,虽同出血,心异故,一人得罪,一人得福。如画作佛像,一人以不好故坏,一人以恶心故破。以心不同故一人得福,一人得罪。


1、《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云:“诸业心为本。”

3、《华严经·净行品》:“佛子,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于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4、《华严经》云:“三界所有
唯是一心”。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法句经 双要品》:“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6、《楞严经》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
因心成体”。 

7、《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 

8、《佛说骂意经》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 

9、《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夫人祸福。
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如人饿死。则作饿鬼。苦恼死者。受苦恼报。欢喜死者。受欢喜报。安隐快乐。果报亦尔。汝今云何。于苦恼中。求欲灭罪。望善报也。幸可不须。于理不通。 

10、《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11、《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12、《佛说十善业道经》说: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13、《优婆塞戒经·业品》说:“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又说:“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 

14、《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少时修善。能灭无量恶业重罪。人修十善。亦复如是。须臾之功。能灭无量恶业重罪。
 
15、《大乘起信论》云:“以心生则种种法生,以心灭则种种法灭”。

16、《百法论》云:“一切法中,识用殊胜,推识为主
故首心法”。 

17、《心法念处经》: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 

18、《占察善恶业报经》: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
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19、《大般涅槃经》: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应得道。是故先当调伏其心。不调伏身

20、《达摩破相轮》云: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21、佛经集萃,祛除嗔恚心之方法集锦:

(一)、《十善业道经》离杀生者,能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余略)

(二)、《楞严经》戒吃五辛,能减少嗔恚 

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三)、《分别善恶报应经》: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嗔恚。

(四)、《发觉净心经》法布施的四十种广大功德: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1)得正忆念, (2)得胜妙趣,(3)得好正意,(4)得强志力,(5)得多智慧,(6)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7)当得少欲,(8)当灭嗔恚

(五)、《佛说施灯功德经》云:舍利弗。云何意业清净。于他所有珍宝资财。不起贪着。不起嗔心。远离害心。又离邪见无诸恶见。舍利弗。远离是等。是名意业清净。

(六)、《法华经》云: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七)、《大智度论》云: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22、《金光明最胜王经》:善男子。如是隨喜當得無量功德之聚。如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斷煩惱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常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而為供養。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隨喜功德千分之一。何以故。供養功德。有數有量。不攝一切諸功德故。隨喜功德無量無數。能攝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長勝善根者。應修如是隨喜功德。若有女人。願轉女身為男子者。亦應修習隨喜功德。 

23、《佛说菩萨本行经》云:
何谓施多而获报小? 
虽多布施而无至心无恭敬心。不大欢喜贡高自大。 
所施之人信邪倒见。非是正见不得快士。
所施虽多而获报小。犹如耕田薄地之中下种虽多收实甚小。 

何谓施小而获大福? 
所施虽小欢喜与。净洁心与。恭敬与。不望报与。 
所施之人复得快士。佛及辟支佛沙门四道应正见者。 
所施虽小获报弘大。犹如良田所种虽小收实甚多。 

24、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优婆塞戒经》

25、复次,若无大心,虽复终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软夫为将,虽复持兵终身,智勇不足,卒无功名;若如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功盖天下。(注:大心者,即菩提心也!)
-----《大智度论》

26、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华严经》

27、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28、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29、尔时世尊告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那罗延。无有菩萨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而不随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何以故。一切福德无有不入初发心中。那罗延。犹如江河一切诸流无有不入大海中者。如是那罗延。所有福德若施戒修。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是故那罗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那罗延。犹如宝山。所谓须弥。目真邻陀摩诃目真邻陀。轮围山大轮围山。及诸余山药木丛林。村邑聚落大小诸城。阎浮提弗婆提瞿耶尼郁单越。诸四天下。及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日月星宿若日月蚀。一切皆摄三千大千世界之内。乃至百亿四天下皆悉在中。如是那罗延。所有一切诸凡夫福。若学人福无学人福。若菩萨福若如来福。一切皆摄在于菩萨初发心中。是故那罗延。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罗延。若四天下一切众生。悉具转轮大王福德。若有初发大乘道心。福德智慧殊胜于彼。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30、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共两人并挽火车。牛头阿傍在车上坐。缄脣切齿。张目吹火。口眼耳鼻烟炎俱起。身体殊大。臂脚盘结。其色赤黑。手执铁杖随而鞭之。我时苦痛努力挽车。力励前进。时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后。是时牛头阿傍以铁叉刺腹。铁杖鞭背。血出沐浴随体而流。其人苦痛高声大唤苦痛难忍。或称父母。或称妻子。虽作如是唱唤无益于己。我时见是受大苦恼心生哀愍。
因慈心生故发菩提心。为此众罪人故。劝请牛头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怜愍。小复加哀垂慈怜愍。牛头阿傍闻已心生瞋恚。寻以铁叉前刺我颈。寻时命终。即得脱于火车地狱百劫中罪我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故此可知,发菩提心是灭罪最迅速之法)
-----《大方便佛报恩经》

3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礼敬问讯。佛以慈心。慰喻抚恤。汝等住彼。得无苦耶。慈心矜笃。极怀怜愍。阿难见之。而白佛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审世尊。发如是心。为远近耶。佛告阿难。若欲知之。当为汝说。过去久远。不可称计阿僧祇劫。有二罪人。共在地狱。卒驱之。使挽铁车。剥取其皮。用作车鞅。复以铁棒。打令奔走。东西驰骋。无有休息。时彼一人。筋力鲜薄。狱卒逼之。躃地便起。疲极困乏。绝死复苏。彼共对者。见其困苦。
兴发慈心。怜愍此人。顾白狱卒。唯愿听我躬代是人。独挽此车。狱卒嗔恚。以棒打之。应时即死。生忉利天。阿难当知。尔时狱中慈心人者。我身是也。我乃尔时。于彼地狱受罪之时。初发如是慈矜之心。于一切人。未曾退舍。至于今日。故乐修行慈愍一切。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六三)佛始起慈心缘品第五十六(丹本为六十三) 

32、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着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切众生都能因世尊的慈悲德行,听闻微妙的法要,而远离邪魔蛊惑及一切恶法,并守持五戒,不造作恶业,以此消除一切灾难。”

佛陀说:“真是有善根的国王啊!能够用智慧整治国政,为人民种下未来的善因,并引导人民走向人生的正道。”之后,国王便亲自准备素宴,以恭迎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到来。接着,佛陀和随行的弟子们便来到设宴的街道,接受国王的供养。待用完斋,佛陀升座为国王及子民们,宣说佛法。

此时聚集听法者众多,恰好有二商人路过,一人听了佛陀的开示,便很欢喜地说:“佛陀就好比帝王,其常随弟子们犹如忠臣般地随行,想必佛陀是真正具有大慈悲及大德行,才能使国君这样恭敬地供养!佛陀是这样地尊贵,我也应该奉行佛陀所说的教法。”而另一商人却起了慢心,而说道:“这国王可真是愚痴!拥有如此大的财富、权势和地位,为何要对佛陀如此地奉承呢?佛陀就好比是头牛,其随行弟子犹如牛车,牛拖着牛车南北奔波,居无定所,身上又一无所有,这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尊崇与追随的!”

随后两人一同离去,走了三十里路,便在路旁的凉亭休息并喝起酒来,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对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与欢喜心,感得龙天护法的护佑;而心起恶念的商人,却招感地狱里的众生,使酒在腹中如火烧,因而神智不清跌到凉亭外。隔天清晨,一商队车路过,而惨遭碾毙。同行的商人见状,怕回国时,国人会误以为是他因贪朋友之财,而行不义的手段,只好离开本国转往他国流浪。

此时,该国国王驾崩,并留下预言:“将有一卑微的人来到我国,如果他将是继承王位的人,我这匹神马便会向他屈膝下跪。”之后,大臣们便带着神马找寻未来的国王。刚好此一商人来到此国,神马见到商人,立即跪下并舐舔他的脚,所有的臣子便很高兴地,认定此商人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新王,于是请他回王宫继承王位。

成为国王之后,商人心想:“这一生并没有做什么善事,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福报?想必是因听闻佛陀的教诲,获其慈悲庇佑所致。”便与群臣出发前往舍卫国请教佛陀,以释疑惑。佛陀为他开示:“当年波斯匿王在供养三宝时,你所生起的念头是至诚的恭敬心,因此种下未来成为国王的善因,所以能登得王位;而另一同行的伙伴,心起骄慢,因而种下了恶念的种子,所以感得车祸之因。这一切的因缘果报,无非是由自己起心动念所招感,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天龙鬼神所能左右的!”于是佛陀说偈:“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行。”佛陀说完偈语,国王及臣子们明白了心是善恶源之本,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第一双要品第九

33、佛告商主:“善哉!善哉!若令众生得利益者,正应如是。商主,若人供给灌顶登位刹利大王,或有供给王子、大臣,或有防护国土、城邑、聚落等者,是人从其刹利王所,得大荣爵受于福禄。其刹利王常于此人及其子孙亲友眷属,亦宠福禄拥护荫覆。商主,汝今若于如来、应供、正遍知、无上法王所心生净信,以净信故,如来则当慰喻于汝与汝福报。我今慰喻汝者,以汝佛所心生净信种善根故。如是应知,商主,汝当以此净信善根,于我灭后未来世中作辟支佛,名曰悲愍商主。我涅槃后正法灭已,是魔波旬得大喜悦,以喜悦故坠落魔宫,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具受无量种种苦恼。何以故?以魔波旬于是大胜慧灯慧光隐灭之时生大喜故。商主,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有人为自害故、为自坏故、与己作恶故而发心者,当知即是魔波旬也。何以故?商主,我灭度后乃至有是正法住世,随其时节是魔波旬得住魔宫;我法灭已,是魔极大喜踊欣庆得大称意,于刹那顷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商主,譬如有人上于大树,其树华果悉以具足,是人取其称意华果,既受用已,还复折其所住之枝。商主,于意云何?是人尔时住彼折枝得住树不?又于其树受安乐已还折其枝,可名有智不?”

  商主言:“不也,婆伽婆。不也,修伽陀。”

  佛言:“商主,魔亦如是,常希如来应供正遍知入涅槃故,常乐隐灭如来所说正法毗尼故。商主,乃至正法住世,是魔波旬于其时节得住魔宫;我法灭时,其魔波旬生大踊悦喜庆称意,故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商主,喻如彼人于其树上而自害故勤作是事,魔亦如是,为自害故、为害他故而勤发心。商主,魔于后时堕阿鼻地狱受大苦痛,如夺命苦,为苦触已,当念我言:‘如来应供正遍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虚语者。如是善说,善哉身律仪、善哉口律仪、善哉意律仪。是身善行、是口善行、是意善行,获得可乐可欲可爱称意果报。是身恶行、是口恶行、是意恶行,获得不可乐、不可欲、不可爱、不称意果报。我昔与彼身恶行相应、口恶行相应、意恶行相应,以是业报今堕地狱,受如是等极痛、极切、极苦、极恼、极不可忍如临死之苦。’是魔波旬当于尔时,忆我所说得净信心,得净信已即时于彼地狱命终生三十三天。何以故?商主,若其恶心于如来所作诸过失,身坏命终堕大地狱。若复慈心供养如来不求过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天人之中彼以善根得值诸佛,值诸佛已复种善根,种善根已次第当得无漏涅槃。-----《大悲经》卷第一

推荐课程:《2025玄音秘付》

招贤纳士


因公司发展需要、现高薪招聘下列职位:


一、视频剪辑师工作职责


精通视频类,图片,口播类等技术,有经验者优先录用。


二、文案人员


微信公众号文章选题编辑。宗教专业,汉语言专业,中医专业医学背景者优先录用。


三、运营人才


推广现有抖音号,公众号,小红书等自媒体涨粉。熟悉各类自媒体软件,有运营经验者优先录取。


四、讲师与人事管理


负责授课讲师与人事与学员管理。欢迎有兴趣有抱负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队伍。(有意者请添加玄月老师微信)

                                                         

                                                        昆仑文化公司 办公室人事处

                                                                   2024-11-21


-The End -

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qxww@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私人微信:kunlunshanyinshi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昆仑修炼学》会不定期推送 上古医学、神州文化、冷门绝学、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中医养生、隐士传奇、修炼秘法、易经数术、风水法术、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更多内容,请关注昆仑修炼学公众号)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2025年能量升级,请做好充分准备!

小龙年新年钜献,昆仑秘藏课程--333个秘音传真,全是干货!

比风水厉害一万倍的惊人规律!

玄学提醒:不要轻易介入他人因果!

修行并非“本欲起身离红尘”, 恰恰是因为太热爱生活!

呼吸的奥秘(身与灵的桥梁)

闻“五声” 观五脏...



昆仑修炼学
链接上古昆仑能量,破译大道终级秘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