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毛主席约见周总理,问出15年的疑惑: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乡

文摘   2024-11-25 08:34   山西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你好像有五十多年没回过家乡了?你怎么不回去看看?”

1964年的一次私人小宴上,毛主席向周总理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疑惑。

毛主席是个非常念乡的人,自1910年离开韶山到1926年秋收起义前,毛主席曾十二次返回家乡。


不过在秋收起义后,毛主席与家乡韶山阔别了32年,主要是忙于革命,以及怕牵连到家乡的父老。

在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1959年,国内外的局势基本稳定,肩上的公务担子也轻了。

毛主席曾回过韶山祭拜亲友,还在韶山小住了一段时间。

可周总理却在1910年春天离开家乡淮安后,五十五年间都未曾归乡一次,即便是在建国后也没有回去看看。

这让毛主席感到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缘由,让周总理如此长时间不回故乡?

谈及阔别五十五载的家乡,周总理一时也有些惆怅:“这事可就说来话长了......”


少小离家

1898年3月5日,周总理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一户耕读传家的小康之家。

他的父亲周劭纲年轻时中过秀才,后来长期给人当幕僚、文员以及家庭教师为生。

在周总理还未满半岁的时候,他的叔叔周贻淦突发重病,生命垂危。

按照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让无后的周贻淦在死前有所慰藉,也为了让他有个后,周总理的父亲周劭纲,将年幼的周总理过继给了周贻淦。

自那以后,幼年的周总理就由守寡的叔母陈氏来抚养,他称呼嗣母陈氏为“娘”,称呼生母万氏为“干妈”。


嗣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她才学出众、性格文静,在书画和诗文上颇有造诣。

由于守寡,她甚少外出,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年幼的周总理身上。

陈氏对周总理的学习要求非常严苛,三岁即教周总理识字,五岁就将他送进了私塾学习,并为周总理取名“恩来”,字“翔宇”,意为翱翔宇宙之间。

在很小的时候,周总理就展露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他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板凳上,听老师与嗣母讲读各类名著,有时候一听就是大半天。


周总理七岁那年,他随嗣母陈氏搬回了陈家的祖宅,并就读于陈家开设的家庭私塾。

为了将周总理这块璞玉培养成栋梁之才,陈氏为他制定了严格且完善的学习计划。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陈氏就会将周总理唤醒,教他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籍。

待到周总理年岁稍长,背诵的书籍就换成了《论语》《孟子》《诗经》《大学》《中庸》等儒家名篇。

闲暇时分,陈氏还会让周总理品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小说。


陈氏的悉心教导,让周总理从小就养成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并形成了宽厚稳重的性格,这对他日后所做出的辉煌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陈氏逝世四十年后,周总理回忆起这位嗣母时依然满怀感激:“直到今日,我母亲对我的启蒙与教育依然令我记忆犹新,如果没有她的教诲与爱护,我不会走上求学的道路。”


但不幸的是,在周总理十岁那年,他的生母和嗣母都因病去世。

他的生父周劭纲又常年在外奔波,年少的周总理一下子就成了没人照顾的孩子,原本顺利的学业也就此中断。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周总理出色的才学和人品,得到了伯父周贻赓的欣赏,他在给周总理的信中写道:“你是我们家族的栋梁,你的才能不能就此埋没,你来奉天(今辽宁省),我资助你继续读书。”

就这样,12岁的周总理背上了自己小小的行囊,离开家乡淮南,登上了前往东北的轮船。

临行前,他祭拜了两位母亲,并对着墓碑许下了自己的诺言:“最迟三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谁曾想,这一别竟是永远,周总理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漫漫求学路

1910年春,年少的周总理踏上了东北的土地,他住进了伯父周贻赓在奉天府(今沈阳)的家,并入读了奉天府的官办小学。

在小学里,周总理的成绩非常优异,由于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

他的作文尤其受到老师们的一致赞许,还多次被老师们传阅到各个班级。

周总理当时的国文老师赵纯在批阅他的作文时,就曾对身边人感慨道:“我教了大半辈子书了,从没见过文章写得这么好的学生。”


当时的东北是各大帝国主义势力在华争夺的重点,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东北发生了数次激烈战争。

最终日本在1910年完全占领朝鲜,并将触手伸入了广袤的东北地区。

在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面对此情此景,年少的周总理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挽救水深火热的中华民族?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再度振兴?

1911年的某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


台下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说是为了父母读书,有人说是为了前程读书,只有周总理坚定地答道:“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进步教师们的影响下,当时的周总理阅读了大量的革命理论书籍,包括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

在这些进步思想的指导下,周总理形成了深刻的民主思想,这为他日后成长为先进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温暖湿润的江淮来到白水黑山的东北,周总理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为了适应东北的人文与气候,并摆脱羸弱的身体,周总理养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每天早晨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在室外进行跑步等锻炼。

同时他还在东北广交朋友,结识了各个阶层的同学,这使他的视野更为开阔,为他日后领导革命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可以说,这趟东北求学路是周总理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次经历,他日后评价这段岁月时曾说道:“我在12岁那年去了东北求学,这是我思想转变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次远行,我的一生或许会像那些留在家乡的兄弟一样,注定一事无成。”


1913年,周贻赓的工作发生了变动,他被调到天津长芦盐运司担任科员,周总理跟随叔父也搬到了天津,并就近入读南开中学。

在南开中学这样的优秀学校里,周总理愈发如鱼得水。

自入读以来,周总理就一直是全年级的第一名,并且在各类知识竞赛上也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课外之余,周总理还参加了各类文艺活动。

他担任过十多部话剧的编剧和演出,包括《恩怨缘》《华娥传》《一念差》《一元钱》等,其中《一元钱》演出后还在天津文艺界轰动一时,并且被北京的青年工会邀请演出。


周总理还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敬业乐群会,以课外交流为主。

会员从一开始的几个人迅速发展到近三百人,会员人数一度占了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虽然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可当时的周总理却为钱所扰

他的叔父周贻赓只是一介小职员,经济上非常困难,所得的薪水只够勉强养活一家人,周总理在课余时经常帮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补贴伙食费用。


周总理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离乡前的三年誓约,可此时的他囊中羞涩,竟付不起归乡的路费。

再加上当时清朝刚刚覆灭,国内军阀割据,如果没人照拂就匆匆上路也很是危险。

所以周总理不得不将自己归乡的计划暂且搁置。

时间一晃就到了1917年夏天,周总理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完成了中学的学业。

在毕业典礼上,他代表全校师生作了致词,南开中学的《毕业同学录》上是如此评价周总理的:“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毕业成绩仍属最优”。


中学毕业后,周总理面临着抉择。

是继续读书,还是走向社会?

此时的周贻赓已经无法负担周总理的学习费用了。

经过友人的指点,周总理决定争取国民政府的官费留学。

当时的中国政府有一条特惠政策:凡是能考取日本指定两所学校之一的学生,就可以享受官方提供的学费,直到从学校毕业为止。

1917年9月,经过千辛万苦地努力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周总理终于筹措到了前往日本的船票费用。


登船前,他为同学郭思宁留下了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之时”。

这既表达了与友人重逢的意愿,又表明了自己继续学习的目标与决心。

去往日本的轮船上,周总理遥望故乡淮安的方向,重新定下了诺言:待到学成归来,一定要回家乡祭拜两位母亲。

投身马克思主义

周总理抵达日本后已是身无分文,他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一边积极学习日语,备考两所官费支持的大学。


但由于在日本参加的留学生爱国运动分散了精力,周总理两次报考均因为日语成绩不达标而未能过关。

苦闷之余,周总理在日记中写道:“昨前两日考试失败,心中异常难堪”。

但随后他又振作起来,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写道:“若就此自暴自弃,还谈什么救国呢?不考取官立学校,此羞耻终不可洗。”

1919年3月,还在埋头温习日语的周总理,得知了母校南开中学准备筹办大学的消息,并且得到了学校创始人严修的邀请。


思索再三,周总理决定回国继续学业,回到国内后,他参与南开大学的筹备工作,并在当年九月成为了该大学的第一届学生

第二年,周总理得到了严修的推荐,得以赴欧洲勤工俭学。

在法国,他深刻感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民与社会的影响,也接触到了欧洲的共产主义,并进一步了解和考察了欧洲各国改造社会的主张。

经过深思熟虑,周总理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并将其作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道路。


1921年,周总理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4年秋天,周总理从欧洲回到广州,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他出任了广东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政治部主任。

当时的国共两党正策划北伐,周总理的家乡淮南是军阀孙传芳的地盘,他的回乡路依然断绝。

北伐才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背叛了革命,宣告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束,各地的共产党员都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和通缉。


此时由于淮安成了国民党的地盘,为了家乡的亲友考虑,周总理回乡祭拜的计划便只能无限期搁置。

在这之后,周总理就一直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无暇他顾。

等到革命终于成功,周总理又立刻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归乡成了一生的遗憾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俱兴,有无数的工作等着周总理去处理。

有身边的亲近人士劝周总理抽空回去看看,他却说道:“我不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而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我的时间是属于人民的。”


除了自己不回去外,周总理还不允许亲弟弟周恩寿回去

有一次周恩寿提议回淮安祭拜父母,周恩来却极力反对。

面对弟弟的百思不得其解,周总理道出了其中实情:“你是我的弟弟,你回了淮安,地方上的干部免不了要为你搞特殊,这会浪费地方上的人力物力。”

周总理不回乡的另一个缘由,则是不想让自己在家乡的亲人获得优待

淮安的周家曾经是个封建大家庭,光周总理的父亲一辈就有兄弟十几人,后代更是数不胜数。


在周总理成为国家总理后,就有上百号姓周的跑到北京来求官,扰得周总理烦不胜烦。

如果周总理回了家乡,那他的那帮亲戚们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大张旗鼓,以谋取利益。

诸多巧合、诸多缘由,导致周总理12岁离开家乡后一次也未能回乡看上一眼。

十年动荡时期,繁重的公务终于累垮了周总理的身体,他在1976年1月8日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直到离世前,周总理依然没能履行自己年少时定下的诺言,未能回乡尽孝。

周总理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从未真正离开,他永远地活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蓝天趣趣谈历史
国内外热点追踪,热点点评,历史军事军情追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