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快报 | 我院张国礼副教授团队发文揭示不同类型视屏时长和久坐行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化影响

文摘   2024-12-06 22:08   北京  



    学术快报




2024年9月5日,我院2023级研究生彭海云、郑敏在我院张国礼老师的指导下,于心理健康领域知名学术期刊《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JCR Q2)发表了题为“Latent profile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in postgraduates: The impact of mentally-passive or active screen time and sedentary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全面揭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异质性,并指出不同类型视屏时长和久坐行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具有差异化影响。



截至2023年,我国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总人数已达到365.36万。硕博人群是未来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硕博人群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基数,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剖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该研究利用Credamo平台招募了633名中国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609份有效问卷(男⽣占 58.0%;M = 23.17, SD = 2.24)。


(注:图中为参与者分布情况,其中有两份课题组自测报告)



研究生心理健康潜在剖面分析


采用Mplus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群体存在四种心理健康类型:


 “中等型”(Moderate):这类研究生具有中等程度的生活满意度、中等程度的短视频成瘾、焦虑和抑郁情绪。


 “完全健康型”(Flourishing):这类研究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无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的短视频过度使用状况。


 “挣扎型”(Struggling):这类研究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短视频成瘾程度一般,但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严重受损型”(Languishing):这类研究生具有严重的短视频成瘾、焦虑和抑郁,以及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不同潜在剖面研究生的Z分数(n = 609)




从群体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视屏时长与久坐行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控制性别、年龄BMI、与专业相关的身体活动、与专业相关的视屏时间、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长作的前提下,以多个心理指标作为结果变量,不同类型的久坐(ST)和视屏(SB)作为预测变量,结果发现,精神被动的视屏和久坐均对研究生的焦虑和视频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从个体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视屏时长与久坐行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该研究将完全心理健康研究生作为参考类别,在控制性别、年龄BMI、与专业相关的身体活动、与专业相关的视屏时间、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长作的前提下,该研究有以下发现:


“完全心理健康”的研究生应控制自身的精神被动视屏时长,进而降低心理健康恶化的风险。该研究建议这类研究生将精神被动视屏时长(如刷电视剧/看短视频等不需要消耗太多认知资源的屏幕活动)控制在120分钟/天以内。


“中等型”可适当增加心理主动视屏时间,进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该研究建议这类研究生可将精神主动视屏时间(如线上学习/游戏等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屏幕活动)增加至120-240分钟/天。


但是,该研究尚未在个体水平上发现精神被动与精神主动久坐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化的影响。








结论


首先,在后COVID-19时代,研究生群体展现了四种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该研究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探讨了视屏和久坐两种生活方式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群体层面,该研究发现,精神被动的视屏和久坐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素。因而在研究生心理健康这一公共问题上,学校管理者不仅需要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状况本身,还需要关注其生活方式的健康。在个体层面,“完全心理健康”的研究生应专注于自身的精神被动视屏时长,防止心理健康的恶化。“中等型”研究生可适当增加自身的主动视屏时长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总之,该研究拓展了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理论认识,还强调了在研究生群体中实施个性化心理健康管理和数字行为调控的必要性,为社会各界在教育、心理服务和政策制定领域的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说



其实,我们的结论很简单。

减少无脑的屏幕消耗,多点脑力屏幕时间,多站起来动一动,就会带来心理健康收益!





作者简介



我院彭海云同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郑敏同学为第二作者,张国礼老师为通讯作者,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为署名单位。


张国礼,现任职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健康。主持研究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项,分别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和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项;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课题2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SCI/SSCI论文6篇,出版研究著作1部,出版教材1部。基于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结果为中央政策研究室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


彭海云,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目前已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累计发表期刊论文18篇、会议论文3篇。


郑敏,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等。目前2篇摘要已被国际会议录取。








基金信息


该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编号2022YB003)的支持。





编辑/赵瑞



扫码关注我们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
以北体大心理学院工作信息为基础,整合学校涉及师生日常教育、管理教育、服务类的信息,采取师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定期推送党建、教学、科研、就业、招聘、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