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打造增收产业链 奏响乡村“共富曲”

政务   2024-11-04 19:07   内蒙古  
近年来,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坚持党建引领方向,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放在首位,在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群众就业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使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共享美丽、振兴、和谐家园。 
太平乡赛银花村辖4个自然屯,常住421户856人。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 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97亩。
走进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徐伍家的庭院,今年自留的白菜依旧翠绿。这几天,刚刚成熟上市的白菜就被抢购一空,收益甚是可观。
“一亩地小园子,一茬蒜,一茬白菜,能出七千来块钱,国家给补2800,还挺好。”徐伍介绍说。
为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赛银花村积极谋划“庭院经济”致富模式,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利用空闲场地、庭院和棚舍等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以“小果园、小菜园、小养殖场”等方式,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等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几年,在村集体和党支部的努力下,赛银花村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流转,村民的500亩耕地通过流转到至第三方运营管理,平均每亩地流转价格比过去流转高出200多元。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村30多户集中连片的农户的土地,以每亩地750元的价格流转给太平乡紫皮蒜基地,在闲暇之余,农户也可以在紫皮蒜基地进行务工,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赛银花村党支部书记王冬生介绍说。
今年,赛银花村还将7栋设施大棚租赁给种植户进行反季节羊肚菌种植,目前二层保护膜铺设已经完成,预计12月上旬上市,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万元收益,同时可带动本村村民5-7人就业。
赛银花村还争取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75万元,建成标准化养牛场一座,年收入实现8万余元。赛银花村全面推进肉牛再造工程,目前全村养殖户105户,肉牛存栏总数1030头,进一步推进畜牧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赛银花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农民增收这项中心任务,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主动谋划、选准产业,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打造群众增收产业链,奋力奏响乡村“共富曲”。广大村民正充满信心、蹄疾步稳,努力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草原云

内蒙古农牧厅
内蒙古农牧厅面对公众服务平台。服务内容:行业资讯,政策法规、政策解读、公示公告等。投稿地址:nmtxczb@163.com(内蒙古农牧厅主办 内蒙古农牧厅办公室、内蒙古农牧厅综合保障中心承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