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赛道,见证互联网知识大众化浪潮 | 人民城市科普路

政务   2024-11-21 16:35   上海  

作者:姜晓凌 殷倩





“在学校里,听课的是几十、几百人;在网上,听众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借助互联网,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传播海洋知识的好方法。自从汪品先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开通科普账号以来,他的讲解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迅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粉丝数超过170万,最多的一期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


来到中国28年的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科普实验中心主任戴伟设计的化学实验,网上网下都有大量“粉丝”。“‘讲实验’不如让学生‘走向实验’。”戴伟分享自己的经验。他不仅带着自己的科普课堂走遍了中国,更是很快成为拥有千万粉丝的人气科普博士。


借助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打造“爆款”,成功让科普“出圈”。直面数字化浪潮,“互联网+科普”驱动传播方式创新、丰富科普供给,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打破“边界”
科普“结缘”多种人文艺术
微博、微信公众、抖音直播、短视频……这些平台不仅是科普的新业态,也是科普工作者需要适应的新阵地。科普工作者需要跟上传播潮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科普,在科普过程中多用短视频、图片、音乐,多和科普受众互动。

科普公号“不刷题吴姥姥”的博主吴於人,同济大学退休教授。2021年10月,因为一则生动讲述火箭如何升空的科普视频火遍全网。短视频中的吴姥姥,满头银发,身上那件灰色马甲如同多啦A梦的神奇口袋,不断掏出各种新奇宝贝,像变魔术一样做着各式物理实验,驱散了很多学子求学时“怕物理”的噩梦,网友们惊呼:原来物理这么好玩呐!

此后,这个科普公号佳作频频出圈,晦涩的物理公式、深奥的物理现象、高不可攀的大科学装置,在“吴姥姥”绘声绘色描述和“操作”下,像人类在宇宙中一段段的奇遇旅行。

“保证科学的真实性,让尽可能多的大众有共鸣。”吴於人这样总结自己制作科普视频的标准。

头部科普up主代表、“混子哥”陈磊,不仅仅将科普作为一种分享知识的方式,更是当作一个可以批量化生产、IP延展性极强的内容创作产业来培育。用他的话来说,科普的核心在于用有趣的方法解构知识、重塑知识并重新表达。这一方法可以融入任何领域,只要有信息不对等的地方,就能派上用场。正因为如此,他将科普融入大文创产业,成为衣服设计、游学产品、书店、文化秀场等场景的一部分,打造属于科普的跨界品牌。

可见,随着大科普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界正在被打破,科学正与文学、艺术联姻,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寓教于乐,同综艺、脱口秀等各种人文艺术形式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发展的趋势,科普也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云上科普
打造丰富立体科学世界

想在周末带孩子去逛逛科普馆?想知道上海有哪些科普场馆?更想提前知道科普馆里的场景,方便提前计划吗?别担心,“云上科普”服务可以展示上海的科普场馆信息,还可以通过vr场景,足不出户即可浏览科普场馆内的环境及展示内容。 



作为上海市科委“一网通办”公共服务最新推出的线上虚拟科普场馆参观服务,“云上科普馆”响应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部署。市科委以上海市部分科普场馆为主体,打造数字化展示平台,向公众提供线上虚拟科普场馆互动体验和科普教育活动。  

近年来,上海科技馆推出了虚拟导览与线上展览,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平台深入了解展览内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了数字化科普教育平台,通过在线课程、科普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哔哩哔哩(B站)、米哈游和波克城市等纷纷推出新型科普平台,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年轻人喜爱的音视频、游戏和漫画中,3D立体沉浸式内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科技的应用,让科普不仅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变成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体验。

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在2024上海科技节活动期间表示,这种创新不仅极大推动了网络科普的发展,还成功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流量俱增
短视频让“身怀绝技”的知识人
崭露头角

传播的破圈、知识的破壁,数字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近年来,在政策引导、数字技术加持下,更多的专家、学者走进互联网、走近网民,开辟了互联网时代健康科普新图景。
“科普不是不务正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唐骋(b站up主:鬼谷藏龙),从2014年开始正式创作科普文章到2019年正式开始科普视频制作。截至今年,他已经是获得三年哔哩哔哩百大up主荣誉,在哔哩哔哩平台拥有400万粉丝,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

唐骋亲身经历了脑智卓越中心“中中”“华华”克隆猴重大突破的科学新闻传播,以此提出“中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科技与民众拉开鸿沟”的观点,凸显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他又以谣言的传播往往不讲道理、花样百出举例,认为民众认知作为一种“生态位”,更容易被骗子所侵占,这说明科学传播不得不做。

和没有科研背景的科普传播者相比,专业科研人有更扎实的科学知识,会更准确,可以填补专业空白,这是他认为“学术科普人”的优势之一。“科学传播可以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职业选择之一。”唐骋说,让认真做科普、做内容的UP主在互联网上耕良田,才能挤压更多“杂草”的生存空间,进而让互联网生态更优质。

人类从未停止过求知和探索的脚步,技术进步让知识记载和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数字科普的“横空出世”,极大地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门槛,拓展了科学普及的传统疆域。

随着知识类内容异军突起,平台上的科普达人越来越多,流量也与日俱增。以独特的形式推动知识共享和普及,科普本该如此——与生活经验无缝对接;利用平台渠道实现知识内容的价值迸发,科普愈加生动——多维度的解读让理解更为容易。

我们
正在见证一场互联网上的知识大众化浪潮


来源:上海科技报社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或版权方),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上海科协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科学信息,享受科学生活,主张科学态度,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