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晓凌 陶婷婷
“石阶上的青苔是苔藓吗?”
“苔藓遇水多长时间会变绿?”
“苔藓为什么能生宝宝?”
……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探索中心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上,通过做苔藓吸水实验、给苔藓图画上色、制作迷你的苔藓盆景,科学老师“化身”植物侦探,带着孩子们耐心地解开一个个苔藓谜团。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自创品牌科普活动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一直在探索如何把科普讲得更加生动、引人入胜……以科创赋能“双减”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将丰富的科普资源送入学校、送进课堂,这成为闭馆改造以来上海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重要延伸。上海,始终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展现普通退休家庭日常生活;
将糖尿病、骨折等10余种老年常见病的认知、早期预防和科学管理知识融入视频短剧;
片尾还制作打油诗,提炼“家中杂物整理好,别给绊倒留机会”等贴心提醒,朗朗上口又方便记忆……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打造的老年健康科普短剧《康阿姨和她的老邻居们》中,健康科普的说教味淡了、趣味性浓了。这种类似“暖科普”短剧的创新科普服务,老年人愿意看、生活中用得上,彰显了科普的温度,令关怀直抵老年人内心。提升科普的温度、让科普知识和技能入脑入心,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实现“老之所需有所应”。上海,始终在“亲老”中搭准老龄工作的脉搏。
倾听每段“银发族”心声。
在上海,
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供给,
从内容到形式,
正由传统知识短缺模式下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大水漫灌”,
向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准滴灌”转变。
便是科普供需互利的一个缩影。
完善“讲科普”阵地,按照居民需求优化阵地,将医疗保健、安全生产生活等知识融入到居民生活。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走进来、坐下来,在玩中学、学中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近期,宝山区高境派出所接报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报案:一位70多岁的爷爷和正在上大学的孙女一同来报案。民警的第一反应是老爷子被骗了,一问竟然是孙女被骗!原来,孙女因没有抢到热门演唱会门票,便在社交软件上向陌生人购买2张所谓的“内部票”,扫码支付了1960元。之后,对方称该价位的票子已经“售罄”,因为是购买的“内部票”也无法申请退款,可以再支付1000元升级为内场票。孙女进退两难又囊中羞涩,于是想到向爷爷讨点“赞助”。“这不跟社区民警经常宣传的网购诈骗方式一模一样嘛!” 爷爷一听,毫不犹豫带着孙女一同前来报案。经过调查,对方的收款账户果然是涉诈账户,老爷子成功阻止了孙女遭受更大的损失。
关爱“银发族”,离不开科普的力量。近年来,本市区域联动,直达老年人家门口、直达老年人所需,“老爷子巧断网络诈骗”一案,便是让科普有“知”有“味”、有“形”有“行”的真实写照。
在采访中,宝山高境派出所所长李毅表示,在日常排摸中他们发现,除了健康养生知识,老年人群最需要反诈骗科普。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加深,一些不法分子将电信网络诈骗的“魔爪”伸向老年群体。如何通过科普,让老年人群识破诈骗“套路”?为此,高境所会同镇平安办,在所有70个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悬挂了反诈骗宣传横幅,在全部3200余个小区门洞公示栏和电梯内张贴了反诈骗宣传提示,并公布社区民警的手机号码;每半年对全部1600余名60岁以上在册独居老人开展一次送教上门,点对点交流并发放反诈骗宣传手册,同时在900余个居民微信群内每周发送反诈骗宣传提示,特别是以老年人居多的辖区各家超市、卖场的会员群;在每个居委组建了一支由居委干部、志愿者、楼组长及电信网络诈骗历史被害人组成的“反诈劝阻联盟”,打造释法说理与现身说法相得益彰、以案共情与法理共鸣有机结合、派出所主防与群防群治并轨推进的见面劝阻新模式……
这些提升老年群体反诈防骗能力的科普“大餐”,不仅“合胃口”,更“易消化”。2024年至今,该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6.7%,被骗金额下降45.3%。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的“科学咖啡馆”科普平台,让楼宇白领学习咖啡知识、体验手冲及3D咖啡拉花的乐趣,并利用白领午间喝一杯咖啡的时间,通过展示、手作、体验、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楼宇白领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虹口区科协与四川北路街道携手,举办“挑战AI绘画”白领手作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白领群体提供了一个了解科技、亲近艺术的平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通过提供自己选定的词汇或语句,利用AI绘画软件生成一幅幅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激发白领群体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一个人群站点的科普,犹如家门口的点点萤火虫;当“家门口”成片被点亮,城市的科普星空也就亮了。
利用“学科普”平台,用好公园、绿地、场馆、基地,因地制宜来科普。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样的科普输出才更精准。
创办“心脏康复荟”自媒体,制作多部健康科普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运动康复治疗在心脏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价值;开展“科普MDT”,围绕“呼吸道感染后的神经损伤”创作科普作品,为公众普及呼吸道感染为何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神经性疾病症状,以及病因识别、治疗等方法……自2020年以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组建了一支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积极输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健康科普知识的“十院科普官”队伍。同时,医院打通健康传播壁垒,建立了“请进来-走出去-活起来”的健康科普传播链,即邀请市民到院内参加科普活动、深入社区完成科普输送的“最后一公里”、活跃在线上线下开展科普活动。
该院党委副书记余飞告诉记者,医院精心打造“十院科普官”品牌,以“六首”为科普工作机制,即“首创首席科普官、首推科普训练营、首立科普建设培育项目、首建科普电视台、首设科普视频制作预约平台、首倡科普MDT模式”,让科普工作精准落地。不仅如此,科普成果也得到转化落地,推出的《“破茧成蝶”甲状腺癌防治技术培训项目》成为国内首次实现转化交易的项目。
可见,科普是供需双方互利的过程,互动、参与、体验……这种基于人民生活需求的良性交互,为精准化科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把市民引出家门,城市便是大课堂。今年5月,由市绿化市容局联合市科协共同打造的“公园+科普——来吧!葩科!LAB!PARK!”系列活动更是用LAB代表实验室、PARK代表公园,旨在以公园为展示载体,导入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平台资源及各类科技协会、学会的科普资源,拓展科普阵地和载体,形成“公园+科普”融通链。活动开幕当天,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复兴公园成为热力四射的“科普实验场”: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带来“烯”世之材、上海大学展示了机电工程和自动化、东华大学展示了复合材料的神奇、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联合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行碳中和方面的展示……
为市民提供更多走近科学的舞台是“表”,满足人们对休闲、文化、教育的新需求是“里”。由表及里,有趣、有料,这不仅成为科普的标配,要必将成为一个更有自信的上海温暖底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秀科普”天地,跨界融合、创新赋能,让新颖有趣、丰富多彩、元气满满的创新实践引领海派科普新风尚。原来,科普也能这样玩。
3年前,上海率先推出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采用全国邀请赛,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通过海选汇聚健康脱口秀的星光舞台,三季收看人次超过28亿;今年8月28日,上海市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强强携手、创新打造的沉浸式医学科普体验基地正式启用,原创医学科普剧本杀《谣言迷宫》成为基地推出的首个重磅活动。
事实证明,传播严谨科学知识的科普讲解也可以做到妙趣横生、喜闻乐见,相比于借助专业设备健身,人们或许更加期待从科普中了解如何在家利用一把椅子、一条毛巾、一面墙甚至一瓶水来锻炼身体;相比于一些高深莫测的术语和晦涩难懂的分析,人们或许更加期待诙谐幽默的表达、简单易懂的白话。
对此,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用脱口秀方式讲述医学史,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创新;而医学科普剧本杀,是对传统思路的一次突围。下一步,本市将推动科普服务资源下沉基层与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主阵地”“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优质资源供给,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深化健康上海建设。
打好“资源牌”,科普服务“广起来”;打好“联动牌”,科普活动“活起来”;打好“阵地牌”,科普平台“建起来”。满足科普需求,更深层次提升科学素养,动力,更充足;丰富科普供给,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资源,更充沛。
来源:上海科技报社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或版权方),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