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盏“明灯”,点亮城市科技之光 | 人民城市科普路

政务   2024-11-14 15:31   上海  

作者:耿挺 孙亦真

“老太婆啊,我准备去社区书院啦。今朝有个老师来讲养生,老灵哦。我去听一听。”家住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王老伯一大早就向妻子刘阿姨嚷嚷起来,要去步行10多分钟远的五里桥街道社区书院,参加一场期盼已久的科普讲座。


“哎呦,晓得来,已经讲了好几次了。老头子,我不陪你去了。噶近的路,侬自己走过去哦。”刘阿姨没好气地回复老伴,又喜滋滋地说,“等会儿,我带孙女去上海天文馆哦。我好不容易学会手机预约买票的,听说那个地方好看、好玩得不得了。”



在上海,想要感受科技的韵味,既可以搜索身边的“科普小馆”,还可以打卡知名的“科普景点”。去上海博物馆重温古老文明的辉煌、去上海科技馆触摸科学的奥秘、去上海科学会堂一睹“牛顿苹果树”的真容、去小区附近的社区书院参与可持续的科普活动……星罗棋布于这座城市的各种科普场所,如同一盏盏科普“明灯”,向周边散发出五颜六色的科技之光,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烈的科学气息。

把市民引出家门,城市就是大课堂。从过去街道边的科普画廊、小区里的科普报刊亭,到如今享誉全球的科技馆、汇聚各方科普资源的社区书院、基于多种重点人群的社会化科普基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对科普的需求与日俱增,上海的科普场所也不断与时俱进,架起一座座连接公众与前沿科技的桥梁。

“有人气”“接地气”,打造一流科普场所俨然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01 “热度”持续





“网红打卡点”打造大科学教育

在手机上提前预约,刷二维码进场,刘阿姨带着小孙女走进了眼花缭乱的“天文世界”。这里有炽热的太阳、形态各异的行星、栩栩如生的星座,不禁令人对浩瀚宇宙浮想联翩;这里有复刻的太空舱、真实的太空服、各型太空卫星,使人惊叹于人类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这里还有巨大的摆臂来演示地球自转的力量、有不同质地的陨石揭示地球与外星球的联系……“上海天文馆虽然离家远了点,过来一趟不容易,但我感觉不虚此行。”刘阿姨兴奋地说,“你看,我拍了不少好看的照片,回去让老头子开开眼光。”

耗资十亿,十年筹划。作为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参观超200万人次,曾多次因“一票难求”登上热搜,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网红”新地标。“我们不是在写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创造一段体验。”早在开馆之初,上海天文馆就已经将它的“流量密码”公之于众。大型视觉化影像、高仿真天体模型、多层次的灯光系统,辅之以AR、VR、智慧导览等多元化技术手段的运用,让观众在有趣的互动体验中探索深奥抽象的天文科学。

在不同形式的科普场所中,科技馆毫无疑问是最为核心的、最具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所在。一所享誉世界的科技馆有时候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今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4-2025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里,全市共有305家科普基地,包括示范性科普场馆57家、基础性科普基地213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35家。

引入现代化展示手段、打造特色科普内容、实现科技场馆联动发展,上海科技馆体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和市民不断提升的科普需求,致力于打造全民的科学中心。即便是今年3月31日,开放运行20余年的上海科技馆迎来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闭馆系统化更新,但高质量的科普供给没有少。

通过科技馆网站、微信、抖音、B站等全媒体矩阵,上海科技馆继续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服务,不断更新“云直播”“云讲座”“云课堂”等线上品牌栏目,持续推出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活动资讯;博物馆之夜、《如何复活一只恐龙》立体书、遇见@科学家活动……上海科技馆的科普活动不仅“量大管饱”,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带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特别是以上海科技馆为枢纽的“科创校长空间站”,正在深化馆校、馆企、馆研合作,精准连接中小学和高新技术企业,向青少年传播前沿科技成果,以“硬科普”讲好科技创新故事,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此外,在今年的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幕式上,上海16个区共同发布了创意十足、各具特色的“科普地图”,一个个科普基地、一所所科技类博物馆串起了上海这座科学之城的“科学基因”。

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关键要践行好“人民至上”的理念,而上海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首提地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发地。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以“场馆+”赋能科学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开始追求参与感,科普全过程贯穿着“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

02 “浓度”爆表





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

“退休后,我一直把这里作为活动场地。听科普讲座、看科普展览,还能参加一些科普活动。”坐在五里桥街道社区书院的大礼堂里,听完养生讲座的王老伯一脸满足,“总书记说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在社区书院就有了这种感觉。”去社区书院坐坐!看科普电影、给机器人编程、体验各种“黑科技”,还能跟科技大咖面对面……在上海,主打科普的“社区书院”来到居民家门口,亲近科学的新风尚悄然流行。

“科普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又在于‘为人民’,因此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强调了人的参与性。”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仁开如是诠释了科普工作与人民城市建设之间的关联。曾经提到科普,讲到创新,总有人觉得那是“高大上”的事情、是科学家的事情,多少有些“置身事外”的想法。而如今,科普触角已延伸至社区的每个角落,上海正逐渐成为科普浓度“爆表”的科普之城。截至目前,上海市科协已推动建成社区书院131家、在建24家、列入建设目标3家,覆盖全市16个区。

除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社区,上海的科普工作正不断向更广阔的城市空间拓展。以人流量大、传播快、受众广为特点的上海地铁也玩起了科普“新花样”——作为2023年上海科技节的预热,地铁2号线推出“科技追光号”主题列车,刚完成“复明”手术的百年天文望远镜、放大8700倍的蝴蝶翅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拍摄的珍贵影像……这些珍贵又有意思的科普内容展示在地铁车厢里,车顶、车身和车门也根据不同主题呈现不同背景,给予乘客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科普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增添了浓重的科技色彩与教育价值。”上海市科委科普与科技传播处副处长杨琳表示。眼下,上海的科普工作有了新的环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硬核”的科学知识以更多元化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打通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探索科学之光,启迪未来之梦,向公众敞开科学探索的大门;点亮智慧灯塔,共绘科普与文化璀璨星图,成为连接知识殿堂与文化传承的纽带……家门口的“15分钟科普生态圈”已融入百姓身边日常。

03 “高度”提升





建设优质科普传播大天地

“如今,上海在科普设施的数量上已遥遥领先,未来强化科普内涵,促进科普内容质量提升将成为关键。”张仁开认为,要真正将有质量、有价值的科普嵌入进去,打造科普“中央厨房”。

近悦远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汇聚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包含很多工作在科技、教育、卫生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从科普角度来说,为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形象解读科学知识,生动讲述创新故事,成为各行业科普人才传递科学声音,奏响科普“最强音”的舞台。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到2025年,建设3个国际一流的科普场馆、10个左右国内领先的科普场馆。其中,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进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工作,建设数字化上海科技馆;提升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等场馆的科普展示、教育、文创功能,形成国内一流科普场馆集群;增强科普场馆、活动中心、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校外科技文化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功能,发挥各类科普设施在校外科学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建设上海市青少年科创体验中心。

研究制定科普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规范,优化上海市科普基地布局。充分发挥街道(镇)、居(村)委等基层单位作用,促进科普与党建、文化等融合发展,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形成新型社区科普模式;推进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创新园区等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将条件成熟的科研设施认定为科普基地,新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步考虑科普功能;推动在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增加科普功能。引导公园、广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增加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惠民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领域或学科特色的科普设施载体。

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穷其一生,可能才为世界留下了一句科学结论、一行计算公式,甚至是未完成的逻辑推演。通过科普,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从一无所知前往众所周知。以科技赋能,将上海优质科普资源输出到更多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城市文明科普“新阵地”,为加快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借此,我们才能在“赛先生”的陪伴下行以致远。






来源:上海科技报社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或版权方),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上海科协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科学信息,享受科学生活,主张科学态度,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