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林徽因病危入院,几乎不能说话,但她却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要见张幼仪。
听到张幼仪三个字,身边的人愣住了。
在如此虚弱的时候,林徽因为什么要见对自己心生隔阂的张幼仪呢?
这一切,要从1920年的那个冬天说起。
01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到伦敦考察,与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相识了。
两人都被对方的才气所吸引,一见如故。
只是当时,徐志摩已按照父母的意愿娶了张幼仪,两人还育有一子。
但徐志摩一直看不起张幼仪,觉得她是旧社会下的女子,说她是“乡下土包子”。
还公开评论他和张幼仪是“小脚和西服,怎么相配?”
在遇到林徽因之后,她的容貌和才华瞬间吸引了徐志摩。
徐志摩认为林徽因满足了自己对爱情的一切幻想。于是,他不顾自己已为人夫,已为人父的身份,对林徽因展开了炽热的追求。
他给林徽因写了很多诗,字里行间皆是爱意,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让人感动。
要知道,在徐志摩24岁以前,他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林徽因,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
让徐志摩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频繁约林徽因见面时,父母却来信,要让张幼怡过来陪伴他。
虽然心有不悦,徐志摩不好忤逆父母的意思,只能勉强同意这个要求。
02
1922年,张幼仪带着一些惶恐和不安来到英国和徐志摩团聚。
那日,两人一同去德国看望张幼仪的四哥。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前来送别的林徽因见到了张幼仪。
虽是匆匆一面,但林徽因注意到了张幼仪的眼神——哀怨、绝望、祈求和妒意。
这种神情,林徽因在她爱情失意的母亲脸上曾看到过,她心里为之一震。
也正是因为这次相遇,林徽因做了一个决定——退出这段复杂的情感纠葛。
当年秋天,林徽因跟随父亲回了国。
临行前,她甚至没去见徐志摩最后一眼,只留给了他一封信:我降下了帆,拒绝了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03
原以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到此就画上了句号,但对林徽因无法自拔的徐志摩却选择“冲冠一怒为红颜”。
为了回国追求林徽因,他竟然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消息一出,震惊世人。
一是因为当时张幼仪正怀着二胎,二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离婚被视为大逆不道,徐志摩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徐志摩认为,“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
对此,张幼仪心如刀割,但拗不过心意已决的徐志摩,最终含泪同意。
她还写了一首诗,形容他们三人之间的纠葛:
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1922年11月6日,徐志摩正式登报,宣布和张幼仪离婚。
只是徐志摩失望了,清醒的林徽因并没有因为他离婚而与其再续前缘。
相反,她选择了与梁思成恋爱,随后他们共同赴美留学,开启了自己的建筑学之路,随后与梁思成结婚。
但即便如此,张幼仪对林徽因还是充满了敌意。
她始终认为林徽因插足了自己的婚姻,并说她“长相漂亮,思想复杂”。
04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74年,此时徐志摩已去世十几年,而一直饱受病痛折磨的林徽因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但任谁都没有想到,林徽因竟然提出要见张幼仪,为了不让她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家人选择将这个消息带给张幼仪。
张幼仪起初并不愿意前来。然而,在林徽因的一再请求下,她还是决定带着儿子和孙子前往医院。
当张幼仪站在林徽因的病床前时,她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面容憔悴的林徽因。
林徽因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出了18个字:“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这短短18个字,道尽了太多。
林徽因之所以说“对不起”,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出现加速了徐志摩与张幼仪婚姻的破裂。
尽管这并不是她的本意,但她还是为此感到愧疚。
而“不后悔”则是因为她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从未后悔过爱上徐志摩,也从未后悔过最终选择离开他。
兴许是因为这次会面,张幼仪对林徽因有所改观,后来她才会在回忆录中写道:“不恨林徽因”。
林徽因与张幼仪的故事虽然因徐志摩而产生了交集,但最终却走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林徽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
而张幼仪虽然经历了婚姻的破裂和生活的变故,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肯定。
两人虽然极为不同,但又都是十分出色的女性。
错就错在,时间点不对罢了。
这段令人唏嘘的“三角关系”之中的是非对错,就留给后人评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