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文简称《能源法》)正式施行。《能源法》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氢能的能源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日前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将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规划设计,推动从产业规划、项目审批到产业链各环节制定明确法律规范与法律预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积跬步,至千里。2024年,是氢能全面起势的一年。站在新起点回望来时路,氢能正成为能源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新主角”。
应用场景“百花齐放”
打开“加氢盖”,将插枪对准大巴车接口,静待几分钟后,拔枪、启动,带着刚“充值”的600公里续航里程,车辆缓缓驶离……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午后,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国际氢能示范区的海珀尔加氢站入口处,五六辆客运车、重卡排成一字长龙等候加氢。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气氢加氢站,海珀尔加氢站占地6000余平方米,日加氢量可达近5吨。
在全国各地,上述加氢场景已不鲜见。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加氢站540座,数量居全球首位。
当前,依托我国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氢能已经在交通应用场景中先行一步。业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处于由政策引导向市场放量转变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35年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规模。
作为兼具能源和原料双重属性的能源品种,工业领域为氢能尤其是绿氢提供了最大应用场景。
彭苏萍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欧盟碳关税倒逼下,我国煤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应用氢减碳的积极性持续走高,绿氢还被开拓至下游市场,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绿氢在工业减碳方面的关键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守好绿色这一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
2024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将加速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场景建设和市场培育,成为氢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清洁低碳氢将成为钢铁、化工等行业重要零碳原料,年消费量分别达到174、376万吨。
作为日、周、季尺度长时储能技术代表的氢储能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也成为氢能不可忽视的应用端之一。
中国电科院储能所氢能研究室副主任宋洁告诉记者,氢储能具有宽范围灵活可调、规模化长周期存储优势,将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氢电一体化站、电氢耦合直流微网、海岛氢利用等示范陆续建成,氢储能核心装备正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有力支撑我国氢储能产业再上新台阶。”宋洁说。
当前,氢能正全速融入我国各类社会场景中。“从应用场景来看,氢能正在进一步和国民经济、民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前,我国发展氢能产业更多倾向于从供给侧方面发力,今后的重点将逐步向社会需求侧倾斜,力促氢能与多元场景、产业深入融合。”彭苏萍说道。
多地氢能产业齐发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西藏、云南、黑龙江外,其他省市区均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各地氢能齐发力,共绘一幅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远景图。
穿梭于北京街头巷尾的冷链配送车,奔波于天津港码头的重卡运货车、河北张家口“氢”装上阵的216路公交车……京津冀三地,都闪现着氢能车辆忙碌的身影。
数据显示,作为我国五大燃料电池产业示范群之一,京津冀城市群在前两个示范年度完成燃料电池汽车推广2509辆,超额完成任务。截至2024年底,区域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超6000辆。
作为产业布局与应用示范起步最早的区域之一,2024年,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已基本实现贯通。
与京津冀区域一样,全国各省、市正在对氢能投入极大热情。
2024年3月,山西省吕梁市区首批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亮相310线路。据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吕梁市拥有全省最大的工业氢产品资源,年供氢能力已达7.5万吨,建成加氢站11座,并打造全国唯一纯商业化重卡运营场景,已建成年产1000辆的氢能商用车组装生产线。
去年6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作为全国首份省级氢能高速实施方案,该方案展示了广东省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氢能强省的期待与决心。《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2025年,广东省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将超1万辆,年供氢能力超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到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是各地氢能发展决心的有力证明。2024年,湖北省、浙江省产业基金接踵落地,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提速提供了有力支持。
去年10月印发的《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将设立10亿元省级氢能产业投资基金。浙江临海市10亿元三期产业基金母基金也于去年11月启动,旨在以氢能产业链为主线,打造氢能产业生态链、培育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等。
这些基金的成立和运作,彰显着各地政府与资本市场对氢能产业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也为各地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保障。
资本“拥抱”万亿氢能市场
资本的布局与流向向来是洞察产业发展的最佳视角。近年来,氢能产业不断有资本涌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其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可观的发展前景。
作为氢能产业“国家先锋队”,央企氢能业务布局无疑是产业风向标之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中,开展氢能相关业务或布局的中央企业约有45家,占比高达47%。
据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约10个绿氢项目投产。其中,中国能建、中国石化等央企正陆续推进项目招标进度。
目前来看,各大央企竞逐氢能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并在短期内有望催化国内氢能存量项目进度。国家电投吉电股份氢能产业中心副主任何适在日前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多个标杆性示范项目的运行投产将为目前未开工的绿氢及其下游项目提供技术与实践支撑,有助于加速存量项目的落地投产。
央企“群雄逐鹿”的另一端,民企抢滩市场的步伐也未停歇。
看企业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我国每年平均新增氢能相关企业500家左右。2024年,便已有近560余家完成注册。纵观企业注册数量趋势,除2022年同比稍有下降外,氢能相关企业近十年来的注册数量呈明显攀升态势,氢能产业吸引力正不断增强,新的市场参与者持续涌入。
看总体融资。当前,我国氢能相关民企融资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并在产业链上呈现出由氢燃料电池向制氢装备的风向转变,融资趋向多元化。
根据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的数据,2022年我国氢能企业的35起融资中,燃料电池环节以高达90%的金额占比成为被资本最先看好的赛道。2023年,投融资焦点从下游应用转移至上游制氢的趋势开始显现。彼时,以中科氢易、阳光氢能为代表的制氢装备企业“扎堆”宣布完成融资。其中,后者完成了年内最大6.6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约60亿元。
进入2024年,氢能相关企业的数十起融资中,制氢环节彻底完成对应用环节的反超。聚焦碱性电解槽技术的隆基氢能于年中完成A轮融资,凭借高达10亿元的融资额以及超100亿元的投后估值,被业内称为氢能行业“最强A轮融资”。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形并非会导向零和竞争,而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一荣俱荣。
“长远看,制氢环节大量资金的涌入,有望进一步缩短我国制氢技术的研发突破周期,压低用氢成本,带动下游燃料电池汽车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届时,距离我国氢能产业成功‘破浪’或不再遥远。”该业内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