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安全事故规律,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文摘   2024-10-19 22:18   广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探寻安全事故规律,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一、安全事故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一)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多年统计,在各类煤矿伤亡事故中,顶板事故事故率占 50% 以上。以顶板事故为例,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在 “两口两线” 地带发生,若不加以重视和防范,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研究安全事故规律,可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特殊支护、确保支护质量、坚持先支后攉原则等,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研究事故规律有助于企业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例如,在事故发生的时间比率上,夜班约占三班事故的 39.1%。这表明夜班职工易疲劳,监管相对薄弱,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企业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夜班的巡查密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析事故受害者的年龄、工龄、个人品性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安全事故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例如,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通过研究安全事故规律,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为人们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安全生产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安全事故的一般规律



(一)因果性


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一起火灾事故可能是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中,应深入调查,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到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就像事故本质的能量转移理论、火灾发生的三要素等都具有确定性事件,事故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如果能有效根除或控制事故原因,事故就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二)随机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后果具有偶然性。比如,某工厂的设备突然故障导致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后果在事前难以准确预测。但事故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据统计,在某些行业中,事故发生的频率在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工作环境下会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潜伏性


事故发生前有潜伏期,表面上看,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在发生之前系统存在事故隐患。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忽视事故的潜伏性。例如,“三违” 行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引发事故,但实际上它是很多事故的最大隐患,也是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重视事故的潜伏性,及时查找并消除事故隐患。

(四)可预防性


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念,防止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杜邦公司提出 “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一论点得到了科学研究者和基层实践者的一致认同。很多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尽力铲除事故发生的条件,从根本上斩断 “事故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三、安全事故的具体规律



(一)安全周期规律


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与安全状况的优差好坏呈波动状态,并非直线运动。当安全状况平稳时,人们往往容易骄傲自满、松懈麻痹;而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又会开始发奋扭转被动局面。例如,一些企业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后,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会放松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减少安全投入和培训,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然而,当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又会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安全状况得到改善。这种安全周期规律告诉我们,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警钟长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能因为一时的安全平稳而放松警惕。
安全周期规律的应用:企业应建立安全状况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安全工作力度和安全状况,在安全状况平稳时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防止骄傲自满和松懈麻痹情绪的滋生。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改,扭转被动局面。


(二)安全理念升华规律


安全理念的升华对企业安全至关重要。企业安全不能仅仅依靠侥幸、机遇或管理,更需要文化的长期加盟和支撑。从最初的侥幸心理,到依靠机遇,再到加强管理,最后上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一些安全抓得好的企业,通过长期培育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在安全文化的影响下,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从 “要我安全” 转变为 “我要安全”,从而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理念升华规律的应用:企业要积极培育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安全竞赛、安全表彰等活动,不断升华员工的安全理念。将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生物钟规律


人类的体力、情绪和智力节律分别为 23 天、28 天和 33 天。当三大节律都接近各自的高潮期峰顶时,人的各方面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反之,当三个节律都接近各自低潮的低谷时,人就容易出差错,容易发生事故。例如,在体力节律低谷期,员工可能会感到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绪节律低谷期,员工可能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在智力节律低谷期,员工可能会思维迟钝,判断失误。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生物节律情况安排工作,合理调整工作强度和任务分配,以便于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生物钟规律的应用: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休息时间。例如,在员工体力和智力高峰时期安排重要的、复杂的工作,在低谷时期安排相对轻松的工作或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链条责任规律


安全生产工序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危及上下环扣以及整个链条。每个岗位都是链条中的一个环扣,岗位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安全。例如,在生产线上,如果一个工人操作失误,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工作,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滞或事故的发生。因此,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工作质量,确保链条的强度一致。同时,企业要加强各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形成一个紧密的安全链条。
链条责任规律的应用: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加强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安全生产链条的牢固。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木桶短板定律


安全工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少数 “三违” 人物、危险人物和事故 “苗子”。就像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根木条一样,安全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质地最差的那一部分人。每个职工都是安全木桶中的一根木条,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那一根。例如,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有个别员工经常违反安全规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就会成为安全的短板,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安全工作者要重点关注这些 “短板”,加强对 “三违” 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拉长短板,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
木桶短板定律的应用:企业要加强对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差的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同时,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共同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六)伤疤效应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普遍现象。伤亡事故的鲜血和生命,对于承受者本人来说,或死或伤,大多已经失去了接受教训的资格。而有资格接受教训的人,却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不临深渊心不惊,眼看伤疤不想疼。为防止悲剧重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坚持做到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楚不放过,责任者没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落实不放过。例如,一些企业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只是简单地处理了责任人,而没有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没有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导致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伤疤效应的应用: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 “四不放过” 原则进行处理,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员工回顾安全事故案例,时刻提醒员工牢记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人机环相对规律


人、机、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复杂,任何一方面不安全都可能触发事故。机对环境既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噪声、振动、有害气体等,又能控制、改造环境;环境对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高温、高湿、压力等。安全生产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涉及到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树立 “大安全观”,围绕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例如,在一个工厂中,如果机器设备老化、维护不善,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如果工作环境高温、高湿,可能会影响机器的运转,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人、机、环境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人机环相对规律的应用:企业要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因素,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机器设备进行改造和维护,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防护设备,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

(八)生产方式变化规律


生产作业场所的变化会导致人易滋生侥幸观念,是事故易发期。例如,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过程中,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员工可能会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容易产生将就、凑合、侥幸等观念和行为,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动态的安全保证非常重要,但也是最难实现的。企业要加强对生产方式变化的管理,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生产方式变化规律的应用:企业要密切关注生产作业场所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措施。在作业场所变化前,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让员工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临时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九)安全堤坝原理


安全的堤坝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任何细小局部的隐患,都会危及堤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重的 “三违”、隐患,是颠覆性、破坏性极强的毁堤行为。例如,在一个建筑工地,如果工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带、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像堤坝上的一个小漏洞,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堤坝决口。企业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及时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筑牢安全大堤。
安全堤坝原理的应用: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严重的 “三违” 行为要严肃处理,防止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

(十)球体斜坡原理


安全工作如同推球上坡,众人协力,推动力越大,球体上升越快、越高。但球体的势能是向下的,稍有懈怠松劲,球体就会下滑。抓安全必须克服惰性,树立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例如,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如果一段时间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和治理等工作,安全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就像球体在推力的作用下上升。但如果企业放松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减少了投入,员工也产生了麻痹思想,安全状况就会恶化,就像球体下滑。因此,企业要始终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球体斜坡原理的应用: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督考核制度,对安全工作进行持续的推动。同时,要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危机感,让员工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安全 “球体” 下滑。

四、安全事故的易发时段



(一)节假日前后和特殊时期


节假日前后,一些职工沉湎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心浮气躁,进入工作状态慢,容易出现违章行为。例如在 2017 年 2 月 17 日,某石化公司节后复产复工,在对汽柴油改质联合装置酸性水罐实施动火作业过程中,未检测分析酸性水罐内可燃气体情况即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引发爆炸事故。特殊时期,职工因工作和生活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和压力,情绪不好,造成上班时间精力分散,违规作业,可能导致事故。企业各级领导应及时掌握这个时期职工的心理活动,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前打好 “预防针”,使职工始终绷紧 “安全” 这根弦,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

(二)时间紧、任务重时


在这时期,职工往往连续奋战,造成职工疲劳,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一些职工有时认为按照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去做,会耽误时间,影响进度,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改变或简化正常的作业程序,做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例如在一些为了献礼、庆贺、赶吉日的工程中,常见的是人海战术,为了抢时间,在施工进度图上不能并列的作业并列展开,不能多层作业的也多层作业,一切都顾不得了,这样势必造成现场混乱、管理无序与指挥失控,处处潜藏安全隐患。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如发现职工 “抢任务忽视安全” 的现象要立即令其停工。

(三)工作环境艰苦时


在恶劣环境作业,如果遇到风雪、雨雾的天气,工作难度就会增大。即使在室内作业,如果气温、照明等条件不良,人的适应性和耐力就会减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企业要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工作时心情舒畅。遇有恶劣气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

(四)即将下班或收尾阶段


经过 1 天的劳作,职工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盼望早点下班休息,这时,也往往会出现思想溜号,工作精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作业接近尾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对事故的警惕性会有所松懈。例如 2011 年 7 月 30 日,某企业后勤员工站在洒水车上冲洗综合楼窗户玻璃及墙面卫生,当工作结束从车箱尾部梯子下来时,梯子打滑,人从梯子上摔倒在地上,导致头部受伤。各级领导特别是班组长和安全员在这时应勤提醒,多督促,使广大职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五)夜间作业或单独作业任务时


夜间作业由于管理松弛,职工思想麻痹松懈,形成盲区,是安全生产多发时段。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职工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这是因为他们离开了集体,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造成思想麻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夜班工人的严重差错比昼班工人大五倍,严重事故发生率大 40%。例如 2013 年 7 月 17 日,某化工企业夜班员工小王,按照操作要求在凌晨 2 时 20 分左右用物料管线向釜内加入叔丁胺液体,期间他看了一会物料反应正常,就想先趴着睡会,等物料加完就关闭阀门,结束加料。3 时 30 分,小王被刺鼻的气味呛醒,发现由于加料过多,反应剧烈,物料顺着放空管线溢出。小王马上想去关阀门,结果身体不适昏倒在地。班长巡检发现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将小王救出,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和现场带班制度,夜班时间,要加大巡检力度,突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要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克服夜班时间的麻痹松懈思想,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章操作。派职工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一定要在交待任务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点分析,并指定责任心强的人担当监护人。

(六)同一区域交叉作业时


同一生产区域、同一时间有两个以上单位(班组)同时作业,特别是一些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对生产区域情况不熟悉、协调配合差、相互干扰等因素,易造成事故发生。例如 2019 年 3 月 9 日,某建设公司未按规范要求在电梯井内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组织交叉作业且管理协调不到位,致使切割断裂的拉结筋从 25 层经电梯井坠落至底层的电梯井基坑,击中了在底层进行清理作业的员工,致其死亡。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七)企业经营扩张时


一些企业短时间盲目扩张,甚至是跨行业扩张,安全管理跟不上,安全漏洞、盲点、误区多,事故多发、易发。企业负责人务必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严格做到 “五落实、五到位”。

(八)新工艺、新设备上马时


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往往仓促上马、试车、使用,进而酿成悲剧。例如 2020 年 3 月 25 日,某公司氮气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公司特种车辆调度室碳粉准备作业使用的压缩气体由压缩空气更换为氮气。3 月 30 日,碳粉准备作业班 2 名作业人员在未采取通风措施和氧含量检测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罐体作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导致 2 人死亡。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在应用 “五新” 前,要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必须对操作者和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九)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


一些企业会在降成本的压力下,千方百计减少安全投入,弱化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风险加大。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祸不单行,灾祸相连。当企业管理的 “木桶” 出现短板时,我们一定要有危机管理的思想和意识,尽快采取措施,化解危机因素。要通过化解危机因素,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使企业保持持续、永久、本质安全的生产局面。

五、总结与展望


安全事故规律的研究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对安全事故的一般规律、具体规律以及易发时段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从因果性来看,明确了事故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为我们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随机性虽使事故难以完全准确预测,但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潜在规律,提前做好防范。潜伏性提醒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安全平稳而麻痹大意,要时刻警惕事故隐患。可预防性则给予我们信心,只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和努力,就能够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具体规律方面,安全周期规律让我们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安全理念升华规律强调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生物钟规律为合理安排工作提供了参考;链条责任规律要求每个岗位都认真履行职责;木桶短板定律提醒我们关注 “三违” 人物等安全短板;伤疤效应促使我们严格落实 “四不放过” 原则;人机环相对规律强调树立 “大安全观”;生产方式变化规律提醒我们做好动态安全管理;安全堤坝原理告诫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球体斜坡原理让我们始终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易发时段方面,节假日前后、时间紧任务重时、工作环境艰苦时、即将下班或收尾阶段、夜间作业或单独作业任务时、同一区域交叉作业时、企业经营扩张时、新工艺新设备上马时以及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都需要我们格外警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
然而,研究安全事故规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事故的发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事故规律存在差异,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新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预防措施。
尽管面临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事故规律,减少事故的发生。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规律的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总之,研究安全事故规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应对挑战,为未来的安全发展提供方向,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重要声明:

一、资料与图片来源:本平台发布的资料及图片由搜集网络资源并经人工智能创作优化所得,尊重版权,转载需标注出处,发现侵权请联系处理。

二、技术性与法律合规性:平台内容涉技术细节及法规解读,虽尽力确保准确,但可能有偏差遗漏。用户参考使用时应核实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效性,平台对因信息不准确或过时产生的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三、作者观点与文章性质:平台文章体现作者个人见解,不代表官方立场,仅供参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选择,欢迎提意见建议以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知识传播与思想交流。


文生驿站


安全促成长

精彩齐绽放

免费的阅读、交流、展示、培训等公益性服务


文生驿站
\x26quot;文生驿站\x26quot;,汇聚真实故事,触动心灵深处。探索多元世界,感悟人生百态。分享、倾听、共鸣,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