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5000余年的历史,因为有这么多璨若星河的文化成就,而愈发的熠熠闪光。它们的荣耀,属于我们每个中国人;它们的伟大,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底蕴。
缠花
壹
简介
缠花是一种传统的造花工艺,主要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湖北也有类似非遗项目。它以丝线、纸板和金属丝为基本材料,通过缠绕、组合等手法制作出具有自然光泽的花朵。缠花被称为“立体绣花”或“线艺雕塑”,融合了多种艺术技巧,是手工爱好者入门传统造花的不错选择。
做缠花,涉及多种工艺。首先,要画设计稿,画完再拆解成各种形状,画在卡纸上后还要剪成纸坯。然后,先把蚕丝线劈丝理线、剪铜丝,再将纸坯并在铜丝上,捏在手里,用蚕丝线按照纸坯的形状一圈圈缠绕。
贰
流源
“缠花”技艺的发展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其最初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人们戴花的习俗。是一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的中国传统技艺,现在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缠花起源于簪花,“簪”意为往头上插戴,簪花即是以花为头饰。考古挖掘上说明,早在东汉时期(25-220)妇女已非常流行簪花。到了唐朝(618-907)人工制作的假花已经流行且妇女簪戴人造花风气已盛。五代(907-979)妇女承袭唐代晚期簪花、珠翠步摇及各种花冠,进而促成宋代(960-1279)的凤冠定制。至明清时期,妇女簪花在样式及材质上已呈现多样化的样貌。
民国时期,传统民间缠花开始逐步清晰起来,湖北英山缠花到了鼎盛时期,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庭都开始流行制作传统缠花。在台湾福建两地,制作缠花已成为20世纪初期妇女们的日常手工艺。巧手的妇女们制作出色彩鲜艳的缠花在街上进行售卖,成为了当时一条特色独立的手工业。
叁
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缠花技艺逐渐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花朵制作,到后来的复杂图案设计,缠花艺术在技艺上不断创新。同时,缠花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装饰用品,到后来的节庆礼品、艺术品等,缠花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缠花技艺的传承过程中,许多艺人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富有创意和想象力。它们或婉约柔美,或大气磅礴,或清新淡雅,或浓墨重彩,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艺人的心血与智慧。
肆
赏析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将删除本篇推送)
-END-
校团委、校学生会学宣部出品
策划|校学生联合会主席团
责任编辑丨蒋露
初审 | 管丽
终审 | 顾红霞 尹铧娟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我们在全新的2024,携手同心共赴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