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母亲1.6万元的转院费,3个儿子吵翻:养儿防老的困境……

情感   2024-10-18 20:00   北京  


文:国馆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去年,住在养老院的陈阿婆差点儿无处可去了。


阿婆86岁,已经失智,养老院需要翻修,只能另外找地方安置。可是,阿婆的3个儿子不仅欠付十几万元托养费,而且无人愿意来养老院把老人接走。


养老院没办法,最后只好向警方求助。

在调解室里,3个儿子都表示,只能将母亲转到新的养老院。但是,转院需要立刻支付1.6万元的转院费,关于这笔钱到底谁出,三兄弟一直没能达成统一,最后,还在调解室里吵了起来。



老大建议,兄弟3个人平摊这笔钱,但老二老三都不同意。老二觉得,一直都是自己一家来陪伴年迈的父母,母亲以前生病什么的,都是自己来照顾,老大根本没有怎么看护过母亲,理应出更多的钱;老三则是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出去了,更不想平摊这笔钱。


然而,老大认为,老二把父母的房子低价卖出去了,那笔钱完全可以用来给老人养老;而且,老人家每个月一万多块钱的退休金,都被老二拿走了,现在说自己拿不出钱,实在是不对劲儿。


最后,在民警的劝说下,三兄弟还是达成了协议。转院费最终由老大和老二来分摊。老二说自己一下子拿不出8000元钱,老三主动表示自己愿意为二哥垫付。


这一场“闹剧”,可算是告一段落。3个儿子中没有一个愿意将86岁的母亲带在身边养老送终,还要为这1.6万元钱,在调解室互相甩锅,争得面红耳赤。


看看网上的评论,就知道这件事到底有多“难看”了。大家都纷纷表示,明明有3个儿子,在养老上却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都说养儿防老,可陈阿婆生了3个儿子,还是一地鸡毛。


这些年,我们似乎总能看到类似的新闻:子女因为分遗产大打出手,父母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告上法庭,几个孩子互相推来推去就是不肯把老人接到家中照顾……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应该思考:在现在这个退休年龄逐渐提高、独生子女作为家庭中流砥柱的时代里,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养儿防老”?



01

 先“养儿”,再“防老”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传统。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逐渐意识到,并不能完全把子女看作是父母的一种“生命延续”。

著名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做《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犀利又诗意地点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


说得直白一点儿,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并不是孩子所要求的。如果生孩子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晚年有个着落,相当于是把孩子看作了自己的“老年保险”。


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意味着:无论我怎么样对待孩子,只要我将他/她生了下来,他们就一定要在我老了之后养我。


以前,中国一直是朴素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的生产力低下,只有多生孩子,多制造劳动力,才能保证这片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进而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解决上一辈的养老问题。


而现在,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已经不需要靠生很多孩子才能积累出足够的资源了。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条件上去了,许多观念自然就改变了。

“养儿防老”的说法,在现在这个时代,显得稍微有点自私了。因为这个说法,似乎是在传达这样一个观点:生小孩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未来上个保险,而不是希望这个孩子能轻盈、松弛地来到这个世间,能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生命体验。

而且,上文中已经说到,一些人养儿防老,重点并不在“养”。但是,如果没好好养护、教育子女,又怎么能反过来要求子女来履行义务呢?


之前,有一对叫肖崇阳和祁春兰的夫妻,在大冬天的医院外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他们将这个女婴带了回去,给她取名为肖晶晶,当作自己的小孩抚养长大。

因为多了这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肖崇阳每天早出晚归,做各种脏活累活,辛辛苦苦地给女儿攒上学的学费。



在肖晶晶初中那一年,祁春兰因为癌症去世了。在离开之前,她告诉女儿,自己并不是她的亲生母亲。但肖晶晶并不介意,养父母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里。为了报答他们,这个女孩儿努力念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之后一路被保送研究生,最后还被保送到加拿大留学。


日子眼看着就好起来了,这时,肖晶晶的生父生母却找上了门来,想要认回肖晶晶,还要给肖崇阳50万元,作为这么多年抚养自己亲生女儿的报酬。


肖晶晶拒绝后,她的亲生父母没有死心,甚至以上《中国梦想秀》这个节目的方式,试图与肖晶晶相认。


可也正是通过这个节目,肖晶晶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当年重男轻女,生了4个女儿,自己是第四个,便被遗弃了,后来又生了2个儿子。


而私下里,她的亲生父母也找过她:“你们是亲的兄弟姐妹,应该互帮互助,你弟弟如今买房有点儿困难,你不可能袖手旁观吧?”


合着这么多年都对这个女儿不管不问,一朝她出人头地成了博士,就上赶着想认回孩子,用“我们可是你的亲生父母”为理由,为的就是要她帮扶这个对她毫无养育之恩的家庭。


肖晶晶拒绝了。她当时用了一个问题,就让她的亲生父母哑口无言:“如果我没读到博士,你们还会来认我吗?”



在这个事件里,肖晶晶的父母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只生不养,因为重男轻女遗弃女婴,长大后看人家过得好了,又想回来要钱要资源,用“亲生的”来作为捆绑住孩子的枷锁。所作所为,和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养父母对比起来,简直是高下立判。

生养孩子,本质也是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

为孩子付出心血,让他们能养成健全的心智,以后哪怕不用刻意去说,孩子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不啃老、不推卸责任,好好地陪伴父母度过晚年。


而若是随便糊弄,敷衍了事,则很有可能养出不孝的孩子,不但不能帮父母分忧,还会持续地添堵。

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02

爱,才是一切的基础


随着老龄化的逐步提升,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两个独生子女养四个老人。上有老下有小。

还有些子女,早早就外出打拼,天南海北的,平时没办法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也增加了赡养的压力和难度。


时代毕竟不同了,与其指望着养儿防老,还不如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自己攒够钱,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老了就进养老院,还能认识新的朋友。自己尽量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随着未来社会养老体系的逐步完善,父母的养老问题,应该也能够逐渐得到妥善的解决。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慢慢进化成一种付出对等的、不道德绑架的、以爱为基础的关系。

不是为了把孩子当作一道保险,才将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而要真正地以身作则,去教育他什么才是爱,什么才是孝,什么才是健康的家庭关系。


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里,孩子才能用爱、而不是以“履行义务”为目的,去给父母养老。


父母和孩子,在生命上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更是一门双方都需要用一生去钻研的学问。


养育孩子就像照镜子, 从孩子的身上,父母能够看见自己的灵魂。

“你养育我前半生,我反哺你后半世”,在这个过程中,爱才是唯一的纽带。




作者: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ID:guoguan5000)。责任编辑:毛新雯。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投稿、转载微信:little19820417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婚姻与家庭杂志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婚姻与家庭》杂志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