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这一连串质问,让骗子当场“破防”……

政务   2025-01-16 21:19   江西  

近日

万安县辖区一名学生

遇到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在学生面前

民警用一连串“教科书式”的质问

当场拆穿了骗子的伪装

↓↓↓




事件经过

“警察叔叔,有人说我涉嫌犯罪

是不是真的啊?”

1月11日15时许

一位男生神色慌张

脚步急促地冲进

万安县公安局沙坪派出所

向民警杨昊求助


经了解

当天下午

学生小郭在家玩手机时

发现QQ上有人发来好友申请

通过后

对方自称是公安机关民警

称小郭涉嫌一起未成年人犯罪

目前已冻结其父母账户中的6万块钱

若想解绑

需按他的要求操作

随后

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

要求小郭用其父母的手机扫码转账


△小郭和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


看到对方发来的“法院传票”和“审讯视频”

小郭顿时慌了神

但他突然想起此前

民警在学校开展的反诈宣传

称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办案

于是

小郭立马拿上手机

急匆匆地赶往派出所


△小郭报警登记个人信息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你别怕,是假的”

杨昊安抚完小郭后

迅速通过QQ拨打了对方的电话

决定让小郭亲眼看看

自己如何戳穿骗子的骗局

“你拿到你爸妈手机没有?”

对方厉声质问道

见对方并未听出自己不是小郭

杨昊顺势假装是小郭

向对方发起了连环问

“我涉嫌违法犯罪

为什么要冻结我爸妈的银行账号?”

“你既然说案情是保密的

那你告诉我不就泄密了吗?”

“公安机关为什么会通过网络办案?

你是哪里的民警?警号多少?”

这一连串“教科书式”的质问

让假公安瞬间乱了阵脚

无言以对

只好匆匆挂断了电话


此时

小郭彻底意识到自己碰上的是假公安

杨昊趁热打铁

结合这起典型案例

向小郭详细地解释了冒充公检法类及其他

相关诈骗手段的常见套路、作案手法

以及背后的诈骗逻辑

同时

杨昊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其父母

提醒他们务必提高警惕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远程办案,也不会要求群众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隐私信息,更不会要求群众进行现金转账、网上支付等行为。遭遇此类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套路,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并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






来源:沙坪派出所

审核:钟力福

编辑:刘艳


万安公安
欢迎关注万安公安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