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探索“五改”新路径,全方位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教育   2024-11-17 10:15   福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指出:“要抓好林业建设,把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统一抓好,否则,满目荒山,两手空空”。实践证明,“纯利用的林业是破坏的林业”“纯保护的林业是失败的林业”。永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打造深化林改先行区。



持续改活机制,筑发展基石



优化林权登记及流转机制。提升林权办证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优化林权办证措施,规范林权流转程序,促进林权有序流转。完善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协同配合机制,持续清理规范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产权归属清晰。今年以来,带动永安森林资源流转5.5万亩,累计流转22.9万亩。

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持续探索人工商品林林权所有者自主确定采伐类型和主伐年龄试点,让经营者拥有更多自主权,累计办理采伐证95份,蓄积量3.6万立方米;深入推进贡川镇林场、凯森林业专业合作社、虎山合作林场等3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可持续、高效益的森林经营模式。

优化林业金融机制。永安积极探索多元金融产品体系破解林农林企“贷款难。担保难”的瓶颈,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特点的长期限、低利率、手续简便的林业金融产品,制定《永安市创新林业金融实施方案》,持续推广“林权抵押”“福林贷”“福益贷”“林票贷”“福竹贷”“快农贷”等,2004年起,累计发放贷款51.75亿元。


持续改强产业,添改革动力



坚持三产融合。坚持“以二促一带三”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企业技改和转型升级,强化招商、引进补链强链项目,加强林竹产业加工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持续打造20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笋竹产品,其中,竹木集装箱底板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形成以竹板材、笋制品为主,竹家居、竹香芯和竹机制炭为辅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全竹利用”。

坚持全方位发展生态产业。要推动林竹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林、竹、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潜力,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倍增。打造“永安金线莲”“移山莲”林下经济特色品牌;主导制定的《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金线莲》,解决金线莲药食两用的准入问题;在全国建成金线莲体验馆200多个;2024年1-9月,林下种植保有量1.32万亩,产值2.63亿元;协同三明共同打造“全域森林康养”。获评省级森林康养小镇1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处、市级森林康养基地1处。2023年,森林康养营业额1.02亿万元。

坚持龙头带动。持续发挥央企、国企、龙头企业等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鼓励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木材深加工等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全市有竹企业1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企业数量和规上企业数量均三明第一。

永安天斗森林康养基地


持续改优生态,建绿色屏障



坚持“造好林”。推进林分质量优化和森林景观美化,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重点区域林相改善行动,落实造林绿化工作,完善分类经营制度,推广林木良种壮苗、乡土珍贵树种造林,优化林分结构。近三年,累计造林绿化约7.04万亩,森林抚育约24.88万亩。

坚持“护好林”。持续以林长制为抓手,提升林长履职效能,完善“林长+司法”“林长+巡护林”等“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共同创建护林品牌,促推林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巡查和监管力度,组织护林员进行常态化巡护,设置10个中队、102个防控点和302个森林管护网格,对森林资源进行全覆盖管护。

坚持“育好林”。要扎实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做好作业设计和落地上图,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中幼龄林抚育、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全周期森林可持续经营。推进国储林项目,提高林分质量,总投资6.8亿元,收储32.47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2.74万亩。

坚持“营好林”。要做好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国家级、省级林木重点苗圃。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培育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等特性的林木新品种,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效益。展种业科技创新,建成省级林木重点苗圃1个,拥有省认定的林木良种20个,造林良种使用率达100%。


持续改富百姓启新程



突出产业化利用。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率的关系,改造提升传统林产工业,高效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建成竹林高效示范基地42万亩,平均亩产值达1800元以上;年消耗4500万根毛竹,带动竹产业从业人员约6.2万人,吸引半径100公里范围内、500万亩竹材资源向永安输送集聚。

突出价值化补偿。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稳步增长机制,探索天然林收储等改革,探索以村集体为主体,采取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将个私天然林回购收储至村集体或乡镇政府,着力解决天然林停伐保护与利用矛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收储天然林6000亩。该典型经验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简报第73期(基层好经验好做法)》《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第一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刊发推广。

突出市场化交易。大力实施林业碳汇发展战略,积极培育碳汇林,加快固碳储碳。努力创新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推进林业碳中和试点,完善林业碳汇发展机制。累计制发林票5923万元,合作经营面积2.4万亩;累计开发三明林业碳票面积3.08万亩,签发碳减排量12.96万吨;实施VCS林业碳汇项目,完成55万吨碳汇减排量及项目的第三、四监测期的减排量预售,实现交易金额1200万元。

《竹海深处有人家》 范淑华 / 摄


持续改新主体增效益



培育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家庭林场、合作社、股份林场、林业大户、营林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69个,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面积达130.99万亩,覆盖面(占全市集体林地)达68%。全市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获评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0个。

创新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场村合作”“国家储备林+林票”“公司+农户+基地”等模式,与村集体、合作社等形成合作经营、股份经营、企业经营、委托经营等形式多样的林业经营新机制。

转变经营方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林下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发展林药、林菌、林蜂、林蛙、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林下经济项目,组建或引导有实力的规模化经营主体投入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宣传推广“央企+合作社+地方药企”合作模式,引进并成立永安三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金线莲交易中心为基础,搭建永安金线莲旅游营销平台。



来源:“海峡农业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万鹏

编辑:冯淑婷

责编:刘学鹏
监制:黄中泉
总监制:陈晓娇

商务合作:0598-3663778

投稿邮箱:fjyatv@163.com

 

觉得不错

请点赞和“在看”↓↓↓




今日永安网
主办单位:中共永安市委宣传部 | 承办单位: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