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4天,完成100%全额本息全收!还是针对首款违约政信类标债产品!
这场堪称不良资产行业催收史的经典一役便是由平安信托完成的。
2023年10月20日,平安信托发布一款标债产品项下债权违约通知函:
该笔债权本金余额为1.997亿元,根据交易文件约定,融资人应于2023 年10月20日前将前述债权本金及对应利息(金额合计201,147.825.00 元)偿还至约定的账户。截止至本函出具之日,融资人未将前述债权本息划入约定的账户,已构成实质违约。
平安信托本次违约的的两个信托产品是橙悦1号和橙悦4号,资金投向于上述ABS专项计划,最终投向于包括青岛华澜在内的10家城投债权。平安信托这两款信托产品均为标债产品,底层债权已经发生违约。
据了解,在第一个吃螃蟹的平安信托带动下,目前,HX信托、ZR信托、WK信托、GY信托、CA信托、GD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李沧区政信项目均在积极沟通。
在同行还在要钱无果却也无可奈付的背景下,平安信托凭啥可以在4天内拿下首款违约政信类标债产品,让债务人全额本息兑付?领先同行的秘籍在哪里?
根据公告,平安信托在此次出具债权违约通知函之前已经采取了相对应的预警措施:
1、2023年10月8日,平安信托收到债务人青岛华澜书面来函表明尚无确定的资金来源偿付该笔债权。青岛华澜此次显然吸取了同样在10月份被平安信托硬刚到底的地方城投平台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应对上全面被动的经验教训,先声夺人,在到期前先主动告知债权人我不确定能否履约,将球踢给平安信托。如果是普遍债权人,收到此函件后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硬刚,这款产品将成为首款违约政信类标债产品,直接得罪地方政府,如果不硬刚,自己将面临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如何操作得当,显然并无合适的案例参考;
面对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难题,平安信托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2、通宵讨论四天四夜后,2023年10月12日,平安信托决定先打一个稳妥牌,用合同定义回函:
表明该ABS产品属于标准化债权产品且已向投资人明确披露该笔债权到期日,如无法按时归还,会触发 ABS 专项计划项下资产违约。
试一下对手反应,结果如石沉大海……
3、打出合同定义合同牌后,平安在一周之内多次派人去现场与融资人青岛华澜沟通,显然,沟通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如果到此结束了,平安信托只能算是正常催收水准,显然作为顶级高手的平安信托志又做了两件事:
(1)与青岛华澜背后的政府主管部门也在一周之内进行多次反复沟通;
(2)将一周之内多次派人去沟通的事情作了公告;
第一件事显然手法与硬刚潍坊地方城投如出一辙,而第二招堪称惊艳,在普遍人眼里看似吃饱没事干的一招背后却有深意,意思就是告诉融资人以及背后的主管部门:你看,对于这款产品,我拿出了比别的债务人多几倍的耐心来沟通,而且不是电话沟通,我们是一周之内多次沟通,为后面的硬刚打下道义基础;
4、2023年10月20日,与预期一致,融资人未将利息打入约定的账户,构成实质违约。这时,平安信托按常规动作发布了本债权违约通知函。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平安信托直接下场硬刚,显然面对首款违约政信类标债产品,这种操作一旦不甚很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此,平安信托使出了终级大招--借刀杀人;
5、据说,平安信托借深交所之手,向融资人青岛华澜发出最后通告,如果没有在2023年10月24日工作日下班前偿还借款,深交所将公开披露这款标债产品的底层债权违约情况。
“标债”即指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是不能随便违约的。如果违约,会触发评级下降、交叉违约等连锁反应。
考虑到该产品是在深交所发行的,如果深交所公告的话,不仅对于债务人青岛华澜形成正面压力,而且对于极其注重名声的主管部门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最终,债务人青岛华澜在压力之下,2023年10月24日下午3点左右,将本金及利息全额打入约定的账户,避免了首款违约政信类标债产品被广而告之的命运。
该案例从知道违约不还款到最后完成全额本息清收,仅仅历时14天,堪称惊艳。
用老不良人的行话说就是,债务人有时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面对的压力还不大,压力大了,如果再加上面子也有了,此时再不还钱,那真的是里外不是人,尤其是面对国资背景这样的特别对手的时候。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3月课程 · 深圳👉新规下,不良资产处置实操:收购、尽调、估值、风控暨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投行化与重整重组实务解析高级培训班
↓↓↓值得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让不良资产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