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性生活对身体的损耗,远超你的想象

文摘   2024-09-22 22:00   广东  

关注后右上角···👆【设为星标】别错过

房事是人之本性,是鱼水之欢,是生命延续,然而生病的时候,可千万要戒除房事!

人生病的时候,阴阳平衡被打破,需要内调外养,让身体重新回到平衡之中,而房事本身就是一个消耗气血,耗费肾精,阴阳大动的事情。
房事,本是气血方刚者的游戏,不该是气血不足者的自毁之路。
除了你生病的时候,天地阴阳变动,不够平衡的时候,也是不宜行房事,因为天人合一,外天地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人体内天地,养生要顺应时节,把握阴阳,方能健康自如。
因此,除了你生病,这些影响天地节气的时候,也不宜房事:
  • 雷雨交加天

  • 连续雾霾阴雨天

  • 节气:节气前一天,节气当天,节气后一天


一、五毒月,老天爷「病了」
农历五月,五毒月。古人称之为「恶月」。湿热弥漫,容易有邪气灾疫。其实,就是老天爷「病了」,变得不够通透,天地间充塞着很多湿热和浊秽。
我们也不会舒坦,变得昏昏沉沉,没有精神……这时候,你还想搞事情嘛?!
当然是顺应天时,安心静体,好好度夏才是!来看看古人的做法!
安度五毒月,这九天要特别注意!
古时候,出嫁的女子要在农历五月和六月(真是很长),顺应天时回娘家,避开老天爷的毒,也避开夏天赤身裸体诱惑的陷阱。
因为五毒月里有九毒日,这九天可谓是「毒中之毒」,要特别忌房事!以免伤身。

 《经》言: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为之九毒日,戒夫妇容止(房事)。

这九天啪啪,很伤肾!
另外,还有一个天是:五月十四日 ——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也是不宜房事。
古人认为,这几天啪啪啪,会格外伤害身体!因为这九天,天地的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收到极大影响,更要保精惜命,精神内守。房事是消耗气血扰动阴阳的,如果天地阴阳不定,人体的阴阳也会不定,再去房事便会雪上加霜。
除了房事,撸事也是一样,男女都一样,伤精耗血,都要尽量避免。 
肾精就是生命的原动力,用完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那么到底肾精是个啥?咋个就这么哗哗地溜掉了? 
肾乃先天之本。简单来说,肾精就像我们身体里的煤气罐,出生时标配的一罐。大小因人而异,有些人罐子大些,随意嚯嚯一些也没关系,有些人罐子小,但是细水长流,把火力调小一些,也可以烧的很久,恬静淡然,也是一生。最怕自己明明自己也是半瓶子咣当,还要逞强搞事情,搞不好,生命就像是慢撒气儿的气球,很快你就玩不转! 
把看不见的肾精藏好,就是把我们的生命力藏好。除了啪啪啪这种干柴烈火的事,很多事也是消耗我们的肾精的。 
特别是当你身体已经有这些感受的时候,就更要注意,养好你的肾。
  • 熬夜之后特别疲惫,很久都恢复不过来 

  • 房事后觉得身体无力,整个人被抽空一样

  • 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什么事总是不能坚持下来

  • 呼吸的时候,常常上不来气儿

  • 怎么都无法恢复的黑眼圈

  • 掉头发

  • 精神萎靡不振

  • 腰酸背痛

  • 肾主志,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大志向,现在是否还有。

二、把你的肾藏好
1 少熬一次夜: 
年轻时,肾气旺盛,多挥霍一些也没有感觉,等你发现,23点之后不睡觉,已经是强打精神的时候,就像是慢撒气的球,等你意识到,球儿已经玩不转了。 
2 避免晚上大汗淋漓做运动: 
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夜跑,一开始还挺美,觉得睡得好了,跑着跑着,发现掉头发特别严重,她本来就是特别容易出汗的那种人,睡眠变得不好反差。停掉了夜跑之后,身体也一直觉得很虚……
晚上运动其实很耗伤肾阴。
想要运动,最好是太阳初出时的早上,其次是太阳将要落山的傍晚。太阳落山之后,阴盛阳衰,也不要折腾自己的身体,扰动自己的阳气,出大汗的事情不要做。 
3 少一些欲望:
很多事情不只是做,会伤身,光是想,就已经让我们肾水开始调动了。微信公众号:食养宝典。再和其他的伤肾精方式组合在一起,比如熬着夜刷淘宝,疯狂地挑选和想要。就会调动起我们的肾水,第二天你会变得昏昏沉沉,很没精神。久而久之,肾水枯.
分清欲望和理想真的很重要,欲望令人生病,心中少一分欲望,对心肾就多一分养护。
4 少一些愤怒:
夏天人的火气容易大,大怒伤肝,而肝肾同源,伤肝亦会伤肾。 
5 不要吃得太咸:
吃啥都没味儿,只想重口味,爱吃咸,爱吃辣,都是用重口味调动自己的肾精,才觉有滋味。特别是爱吃咸的人,身上可能会很白,脸色会格外的黑,因肾对应的是黑色。
微咸盐水,好比参汤;浓味咸汤,好比砒霜。 过多的盐会只会白白消耗人的精气。
三、中医补肾要落到实处
另外,现在一吃什么药都说补肾。中医从来没有这么粗糙的理念。补肾,比如六味地黄丸,可以说,现在七八成的人吃六味地黄丸是吃错了。中医的补肾一定要落到实处:你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是补肾气,还是补肾精。
肾精虚
肾精虚的表现,根据《素问 · 上古天真论》女七男八的生长描述,主要体现在牙齿、头发、骨骼、生殖状态等方面。
小孩肾精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
比如骨骼萎软,表现为S型腿、O型腿(罗圈腿),肋骨外翻,囟门迟闭,鸡胸龟背。还有一个中医的术语叫「五迟五软」。
还有小孩表现为头发黄而稀疏干枯,智力下降,痴呆(肾藏精,精生髓通于脑,所以肾决定脑力),比如那种先天性愚型(西医叫唐氏综合征)。
肾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生殖。在青壮年,肾精虚主要表现为生殖功能的下降,男子叫不育,女子叫不孕。我没看过女性的统计数据,但是男性的可怜,男性生殖能力不是一般的下降,是直线下降,下降得很厉害。
早衰表现为骨脆易折,骨质增生;头发易脱易白;很早就开始牙齿松,掉牙齿;还有智力下降,反应迟钝,老年性痴呆;还有生殖功能,有人很老了还可以生,有人很年轻就已经生不动了。
肾气虚
肾气虚,除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呼吸很浅,一般叫作「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这个叫肾不纳气。
控制不住本脏的液体,最常见的就是小便清长、量多、夜尿、遗尿、尿失禁,或尿有余沥(留有余滴)。
男性滑精、遗精、早泄,控制不住;女性也有,长期带下清稀。这里要注意:如果说时间不算太长的带下,中医一般算寒湿或者湿热,但是长时间的带下清稀,则跟男性滑精的意义差不多。
肾阳虚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其实阳虚跟气虚有点重叠。阳虚也有功能下降,肾气虚出现的所有证候,肾阳虚都会出现。但是肾阳虚多了一项寒象,比如说这个人比常人怕冷,或者干脆是腰膝酸冷。
除了肾气虚中所列的症状外,肾阳虚还有一个最出名的男的症状:阳痿。但是要注意:阳痿不一定就是阳虚,阳痿有很多原因,只能说肾阳虚是主因之一,只是主因。女性跟男性阳痿有个对应症叫作阴冷,所谓阴冷是性欲淡漠,但是女性阴冷原因也比较复杂,不少女性阴冷可能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当然也有属于肾阳虚的,但是比重没有男的那么大。
肾阴虚
阴虚的简单理解是液体减少。液体减少了制约不住阳,那么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热。
表现出来,阴虚有这样几个热型:低热、潮热、五心烦热,还有一些症状:颧红、盗汗,因为津液减少了,所以口干、小便短、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有了这些症状最多说是阴虚,不能说肾阴虚。还要加上肾的定位表现,比如腰膝酸软、耳鸣。这个时候男性不会阳痿,因为阴虚则阳亢,所以他应该是阳强。阳强即阴茎容易勃起。
有人说,这不是挺好的吗?非也,阴虚最后会阴损及阳,导致阳虚,阳虚又会造成阴虚,最后的结果是阴阳两虚。这个不是真正的强,真正的强是阳盛。那个热是偏实的,不是偏虚的。
四、对付「肾虚」的中药
补肾精
调治肾精虚,比较正宗的一个方叫作龟鹿二仙胶,它的组成是龟胶、鹿胶、人参、枸杞子。
假如你找不到这个,其实用六味地黄丸也行。六味地黄丸最早出现是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拿来补肾精的。过了两百年之后,阴虚火旺的理念比较普及,阴虚的人比精虚的人多,六味地黄丸才慢慢转型成了补阴。
为什么说很多人都吃错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是补肾阴的,而大部分找六味地黄丸来吃的是性功能不好的人,性功能不好多数是肾阳虚,肾阳虚吃补肾阴的药物,越吃越不好。
由于六味地黄丸的药量不多,便于加减,像后来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加起来的,它就变成了补阴的主方。这是中药方剂之中转型最成功的,而它也可以用来补肾精。
补肾气
补肾气的就是金匮肾气丸,但金匮肾气丸要注意它有两种,现在市场上同仁堂卖的金匮肾气丸其实不是原版的,因为它多了两味药,一个车前子,一个牛膝,它其实这个是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的副作用比较少,因为牛膝可以引火归元,吃济生肾气丸除了补肾阳、补肾气,还可以引火归元,不那么上火。
所以,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其实是用了功效好的组方,而用了名头比较大的金匮肾气丸的名字。但是其他一些厂家出的金匮肾气丸,可能就是金匮肾气丸,没有牛膝和车前子。
滋肾阴
肾阴虚就用六味地黄丸。学中医的精确度再次显现,阴虚还是需要分类的,阴虚火旺就用知柏地黄丸,肝肾阴虚用杞菊地黄丸,肺肾阴虚用麦味地黄丸。
补肾阳
肾阳虚可以用刚才讲的金匮肾气丸,比它更够力的叫右归丸(左归丸补阴的,力量强于六味地黄丸)。
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够力,那就用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就是脾肾一起补;还是怕不够力,那就是附桂理中丸;还是怕不够力,就用汤剂;还是不够力,加艾灸。

有人问,吃了补肾阳的药上火怎么办?还是艾灸,灸涌泉穴,把脚灸暖。
其实人的健康,很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保持两个地方暖的就行了:肾是暖的,脚底板是暖的。这就意味着你的阳气在下半身,可以像灶火煮饭一样自下而上地温煦脏腑,同时又可将水分蒸腾上去再从上而降,如甘霖普施。
人生就像油灯,有的人看似烧得很旺,但其实是他把灯芯调高了,这样的人,烧着烧着,就很快油尽灯枯了,不能长久。有的人,烧的没有那么旺,却可以长明,这样的状态,有节制,才是真正的养。


亚洁食药经穴养身
亚洁老师说,养生就是清通调补养的过程,既需要内养食疗药膳,又需要外调经络穴位,内外结合才是中医养生的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