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和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两位早已成名的成功企业家为我们广大创业者打了个样,前者抖音粉丝已突破2000万,后者抖音粉丝也超过630万。
以前,先创业再打造个人IP;现在,先打造个人IP再创业!
以前的大V只是“大”,“V”力还不够大,其 “V ”力主要体现在影响力上,和各自的企业和产品关联并不太大。
现在的大V,不光“大”,还真的有“ V”力,不仅体现在影响力上,更直接体现在品牌营销力和产品销售力上。
从“大V必须死”到“必须是大V”,这期间都经历了啥?
一、公域流量成本趋高。创始人一旦有了个人IP ,可显著摊平流量成本。造车“雷布斯”和红衣“周教主”,粉丝动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足以秒杀绝大多数媒体推广效率。创始人有实力为自己代言,不比花巨资请明星强?
二、创始人亲民化趋势。正如周鸿祎IP简介那样,“不装,不端,有点二”。即便已是亿万富豪,也要轻装上阵,直接与消费者链接,对企业品牌和服务产品大有裨益,越来越多企业家走上“半私域”IP打造之路。
三、这是个务实的时代。先求生存,再谈发展。活得久比啥都强,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年头,大V不是用来当“公知”务虚和指点江山用的,打嘴炮或赚钱不够光明的大V必须死,务实的大V可以不死,也不应该死。
一、创始人IP营销势在必行。创业者以各种形式走上台前,不能再藏于幕后了,有网感和镜头感的直接上,无网感和镜头感的间接上,比如京东强哥的数字人形象也已上线。
成名已久的企业家,大多只能玩“半私域”。例如,即便你在花了990万竞拍迈巴赫的二手车老板和红衣周教主饭局上也不能加上人家微信。
作为普通创业者,我们虽不能像他们那样,出场自带BGM和耀眼光环,但我们可以玩得更真诚、更持久,大胆开放自己的“纯私域”吧。
二、融资环境严峻下,创始人若不主动曝光,没有个人IP,将很可能融不到资、卖不出货。创业者没有个人IP,投资人发现你的机会就更少,对你的营销能力也可能持怀疑态度。
从投资人角度,无论是服务还是产品,无论品质有多好、体验有多炸裂,最终都是要卖的,如何证明你能卖?如何证明你的渠道成本够低?创始人有没个人IP,既能分高下,也能决生死。
从创业者角度,以前你要验证一个想法或产品,你要么花钱,要么只能在亲朋好友里试水。一旦你有了IP,就可以在更大的圈子里低成本试错,不仅不需要花钱,还可能赚到第一桶金。
三、任何行业都患有流量饥渴症。没有个人IP,没有私域流量,迟早要被公域流量卡脖子。创业者打造个人IP,人设和认知至关重要。
创业者的IP时代浪潮来了!如果你想创业,先从打造个人IP开始,是试错成本最低的一条光明大道!每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创业要想成功,先把自己卖出去!
这也契合了《小而美: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作者 Sahil Lavingia 倡导的极简主义创业:先是创作者,再是创业者!
03 谁最适合做IP
在医疗圈,没有比医生更适合做个人IP了,尤其是公立医院消费医疗专科医生。
为什么?医生这个职业,线上有流量红利,线下有流量便利,还有天生信任度。
线上有流量红利。互联网大厂纷纷面向公立三甲医院专家提供免费入驻和开通服务包套餐,不仅有海量免费流量,还能赚到钱。流量红利也分平台、分阶段,大平台有大平台的高门槛和严要求,小平台也有小平台的亲民和灵活。
所谓的流量红利,向来都是相对的。相比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医生流量红利其实一直都在,无非是你能吃到多少的问题。比如,你现在就完全可以入驻小红书和视频号,这两个平台还有红利,女医生更不应该错过。
线下流量便利就更显著了,却最易被忽视。医生不是只要出诊就都在接诊患者吗?不是经常有熟人找医生加号看病或推荐专家吗?这不都是实实在在的精准流量吗?积少成多,不比那些所谓百万大号的低质泛流量强得多吗?
核心问题是,作为医生,你付诸实践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自己闷头摸索做还是对标成功案例做?长期坚持做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幻想着弄个大爆款?10天快速起号?
先买一部手机,申请一个专用微信号,注册个小红书和视频号吧。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有100个粉丝,然后1000个,10000个,至少沉下心好好做一年再说。如果现在还将打造个人 IP 等同于将号做大、粉丝做多,这已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野望或执念了。
只关注也迷路,加微信才靠谱!
掌柜好友已近10000人,即将受限加不上了,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加掌柜新微信。无论是旧微信还是新微信,都是掌柜私人微信,不是企业微信,更不是助理微信。交朋友嘛,真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