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视频栏目为啥有好多人“追剧”?
首期《徽说》一经播出,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他乡过年的游子们,纷纷被这种“乡愁”所触动。
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讲述,以安徽经典的“南米北面”等民俗为切入点,将安徽不同地域的年节文化娓娓道来……《徽说》不仅勾勒起当地人从小到大的回忆,更成为了在外游子寄托思念的载体以及关心安徽的各界人士了解这片土地的温暖窗口,成为了不少网友的“宝藏”节目。
终于,在各方朋友们的关心(催更)下,《徽说》栏目即将在明天迎来第二期!
皖南探“米”,您是不是“涨姿势”了?
上期《徽说》讲到了“南米”,带领大家走进皖南的米食世界,从肥东粳米到白湖香软米,从芜湖大米到旌德大米……这些大米不仅滋养了皖南的土地,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朋友们纷纷表示,通过节目“涨姿势”了,对皖南的米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安徽,这片南北交融的土地,不仅有“南米”的温润,更有“北面”的豪爽。而在即将播出的第二期节目中,《徽说》将镜头转向皖北,探索皖北面食的独特魅力。
节目录制现场
您将看到皖北的另一“面”
从亳州牛肉馍到阜阳枕头馍,从淮南牛肉汤面到太和板面等……这些面食不仅美味,更蕴含着皖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安徽的本土“北面”最初竟然是“外来面”!
作为面的主要原料,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经过安徽人的改良和创新,逐渐成为皖北的主食。如今,安徽的面食早已融入各地的文化特色,成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期间,皖北的大集上还会售卖各种油炸面食点心,如馓子、麻花、麻叶子等,这些点心不仅是孩子们的开心零食,更是大人们的下酒好菜,可谓老少咸宜。
第二期《徽说》将与您一起深入了解皖北的面食文化,从传统特色美食到过年点心,让您一饱眼福、大饱口福。
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安徽年节美食的故事,欢迎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安徽的年节魅力!
出品 | 《徽商》全媒体
文、摄 | 吕品田
责任校对 | 张涛
一审 | 马园园
二审 | 梁爽
三审 | 鲍小春
关注我们
徽商传媒
徽商优质资源整合者
头条号:连接徽商
徽商资讯聚合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