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 智能井场 华为
共2900字|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当传统油气田遇上智能化,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中国石油第一大油气田,一场颠覆油田未来生产开发、石油员工作业方式的变革已悄然拉开序幕。
戈壁、荒滩、沙漠,荒无人烟、艰苦恶劣……这是曾经很多人们对油气田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工业还很落后,1955年石油年产量才42万吨。彼时,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没有掌握,搞石油必须得“拼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走上大庆。他们人拉肩扛运几十吨重的井架,冰天雪地用脸盆、水桶往井场运水,用身体搅拌泥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国不仅取得了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还在华北石油会战中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两个东部大油田,我国石油工业迎来历史性转变,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到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西部油气大开发,接踵而至的塔里木会战、吐哈石油会战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日臻成熟,油气田开发技术和经验愈加丰富。1998年,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正式成立,与中国海油一道集齐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自此,我国油气田开发一定程度上开始由“拼命”转入“拼人”模式。我国海陆兼备、幅员辽阔,各大油气田管辖的工作区面积自然也是非常广阔。作为甜蜜的负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井场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人驻扎守护,无论是多雨水的春末夏初,还是大雪漫天的冬日,石油人必须每天穿梭在偏远的山区、沙漠等地,采集油气井生产数据,维护生产设备。可是,时至当下,面对降本增效、增储上产的新挑战,光靠人力显然不是最优解。换言之,当前的油气产业从勘探到开发生产,都迫切需要引入新技术、新可能。
如果说上一代见证了石油业的“人拉肩扛式”的奋斗,我们这一代正见证石油业的智能化发展。这两年,数字技术变革开始逐渐成为众多油气田的共同选择。作为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建设单位,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数智化建设路径。资料显示,长庆油气区绵延数千里,12万口油气水井、2800多座站库、8万公里的油气集输管线,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之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线员工劳动强度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以长庆油田第十一采油厂为例,以往油水井生产数据、视频监测数据、井口自动化设备之间数据不互通,需要一线员工在多系统间来回切换查看。同时,井场遍布在沟壑纵横的陇东高原,井场通讯大多以Zigbee轮询为主,传输速率低、损耗大、抗干扰能力差,存在功图等数据丢失现象。此外,传统的井场巡检要求一线员工日复一日穿梭在井场之间,全年各类巡检工作量约数十万人次,日常巡检用工占总人数2/3。这种“远程监测+人工巡检”的维护模式,工作量相当繁重。更令人关注的是,全厂每年机采系统耗电量巨大,占全年用电量近一半,生产能耗较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长庆油田第十一采油厂携手华为,从数据采集、高速传输、智能分析、自动控制、设备管理等五个方面,攻关探索无人巡检智能井场技术。
古时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智能井场建设而言,或许将是“数据先行”。业内都知道,油气井配备有抽油机、传感器、液压阀和计量器等各式各样的生产设备,每时每刻产生海量的数据。以往,这些数据大多靠员工跋山涉水,手工抄录。现在采集这些井场关键数据,借助华为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第十一采油厂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新增了动液面自动测试仪、含水分析仪、智能摄像机等,实现井场三大类10项数据采集,全面掌握井场生产信息。据悉,无人巡检智能井场采用集散式“一拖多”油井动液面远程监测技术,油井动液面监测生产成本可降低10%;应用超低功耗微波加射频结合的测量方法,可降低现场施工量,提升设备精度,符合率达到95%;通过红外补光功能实现夜间和低光环境下的清晰监测,结合预设位聚焦巡检和算法优化,大幅提升了跑冒滴漏的识别准确率。而为了连通井场内这些设备及产生的各类数据,井场采用华为智能融合终端,将主RTU、光纤收发器、网关等设备合一,实现井场数字化设备统一物联接入,无需人工在多系统间来回切换。采集完海量的数据,还需要保证数据的高速传输。对此,无人巡检智能井场将井口数据无线回传方式由ZigBee升级为Wi-Fi 6,将单井轮询升级为多井并发,数据采集带宽实现量级飞跃,保障井场生产数据实时全面感知。经过数采方案升级,试点井场单日功图采集由原来的144张提升到288张,采集周期缩短了1/2;网络带宽由原来的的250kbps跃升为575Mbps,网络带宽指数级提升。数据是资源,更是资产!长庆油田通过夯实数采基础,为建设智慧井场奠定了先决条件。
油田井场变“聪明”、变“安全”了,一线石油人也变轻松了。众所周知,油气田井场数据纷繁复杂,如果全部上传至总部云计算中心,待云端处理后再下传指令至井场,一方面会造成网络传输拥堵,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处理决断的效率。而华为智慧油田解决方案引入边缘计算,如同在井场内安装了一个“聪明的大脑”,它可以对井场数据实时分析,对工况诊断、功图计产、智能间开、投球、加药等功能自行决策,提升井场自治水平。通过这个“大脑”,井场断杆、卡泵等故障可快速识别和处置,避免长时间的设备消耗;利用智能投球可将人工巡查时间由天级缩短至分钟级,且提高管堵识别概率;利用智能加药同样可将操作时间缩短至分钟级,且减少人工操作安全风险……同时,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协同,井场视频智能分析引入AI算法,实现视频监测与生产环境联动,井场跑冒滴漏、劳保穿戴、人员闯入等也可智能识别、分析,异常状况实现告警、停井等动作,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作业安全性。当然,井场变“聪明”、变“安全”之余,能耗压减也没有落下。作为节能措施,井场以边缘计算为核心,通过智能群控协调和单井智能控制,在稳产的基础上,利用智能间开,做到高产多抽、低产少抽,最大限度地提升单井生产效率,节能50%以上;还利用智能摄像机对井场进行智能分析,作业时井场照明灯高亮,其余时间50%亮度,节能达40%。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智慧井场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井场众多数字化设备的管理维护,引入华为合作伙伴陕西埃菲克能源有限公司的EIoT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有效提升了油田设备管理的效率,将设备故障发现周期由1天缩短至10min,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50%。从长庆油田与华为的这次创新实践可以看出,智能化变革正切切实实地为油气行业创造实效,将一线石油人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传统的石油行业,尤其上游石油开采曾一直是数字化建设较为落后的洼地,转型升级之路注定是漫长的,但是数智化转型的大浪潮必会奔涌向前。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关于石油行业数字化趋势的预测报告——《数字化和能源》,在油气上游开采领域,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能够让油气生产成本减少10%~20%,让全球油气技术可采储量提高5%。可以说,数智化技术已成为油气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当5G、云、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油气行业充分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油气行业正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