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不需要是好答案,只需要是符合规则的答案即可。
小学生的观点彻底颠覆了的认知。明白了一个惊人的道理:有时候,遵守规则和打破常规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观点:毕竟,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过关的游戏。重要的不是每一关都满分,而是在及格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在规则中发现创新的可能。
很多时候,服从只是我们实现更大目标的策略,多些耐心,多些包容。
"铅笔盒里有什么?"
这个看似简单的填空题,你会怎么回答?
铅笔?橡皮?还是尺子?
如果你选择了这些"标准答案",恭喜你,你通过了考试。但是,你可能错过了一个天才的回答。
最近,我被一个刚毕业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视频彻底震撼了。她说:"铅笔盒里有客人。"
是的,你没看错。在她眼中,铅笔盒是一个小房子,里面的文具都是来做客的朋友。
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答案,在考试中得了一个大大的叉。
而正是这个"错误"的答案,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在培养遵守规则的机器,还是有创造力的人才?
如果你曾经因为与众不同的想法而感到困惑,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创意常常被规则所束缚,那么这个小学生的想法,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这位刚刚小学毕业的博主,在一个视频中分享了她对小学教育本质的思考。她认为,整个小学阶段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
1、对规则的了解与运用
2、服从性测试
她举了另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一次语文考试的仿写题中,例句是:"花朵的妈妈是大地,星星的妈妈是天空,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要求仿写:"XX的妈妈是XX。"
她的回答是:"我的妈妈是好妈妈。"
结果,她又得了一个叉。为什么这个答案错了呢?因为出题者的意图是希望答题者学会套用例句的格式,核心目的是了解例句的规则并且应用。
这些经历让她逐渐意识到,在学校里,正确答案不需要是好答案,只需要是符合规则的答案即可。
但是,这位小博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的创造力。相反,她学会了用耐心和包容心来应对这个充满规则的世界:
耐心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与掌握这些规则,因为规则本身其实并不构成对自身的评价。
包容心则是,认识到这些规则本质上并不会破坏自身的创造力,创造力的评价体系在这些规则之外。
这个小学生的故事,让我想到了一些相对成功人士的观点。
脱口秀演员鸟鸟曾说过:"世俗的成功给了她极大的自由。"这似乎印证了遵守某些规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蜜芽的创始人刘楠也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在面对"大龄未婚,找对象要不要差不多得了"这个辩题时,她说:"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注定要打通关的话,不用每一关都必须满分通过,60分通过了,就可以打下一关。"
当自己真理解这位小学生的故事和这些在我们这代人相对成功人士的观点时,以下作为父亲浅浅的思考总结分享各位(读者可在评论区发言):
1、孩子天生爱探索,喜欢尝试新事物。这是好事,不该被压制。
2、学校里很多规矩和标准答案,其实挺无聊的。但懂这些规矩也有用。
3、不用对每件事都追求满分。及格就行,留点力气做自己喜欢的事。
4、遵守规矩不等于失去创造力。创意可以在规矩之外发挥。
5、学规矩时要有耐心。这些规矩不代表你有多好,只是游戏规则而已。
6、大人该像园丁一样,给孩子好环境,而不是像木匠硬要把孩子雕刻成某种样子。
7、孩子其实很聪明,能想明白很多事。大人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想法。
8、教育不该只看眼前成绩,更该关心孩子长远发展。
理解这个小学生的思路,再看看鸟鸟和刘楠的人生感悟,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规则、适应规则,然后在规则中寻找突破。
也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完全拒绝或盲目遵从,而在于学会在规则和创造力之间找到平衡。
正如那位小学刚毕业的博主所说,用耐心去理解规则,用包容心去保护创造力。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建议,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
在这个充满规则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像园丁一样培育自己和他人,而不是像木匠一样强行塑造。
只有这样,作为爸爸才能引导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保持内心的自由,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