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燃烧》
太宰治,日本著名小说家,其作品深沉地探讨了死亡、自杀等沉重主题,展现了他对生命荒诞与人间孤独的敏锐洞察。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多次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却未能如愿,直到1948年,他投河自尽,结束了这段传奇而悲壮的生命旅程。
正如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所描述的一样,尽管主人公内心充满了恐惧与逃避,但也不失对爱与救赎的深切渴望。在他的文学世界里,尽管荒凉与绝望弥漫,但爱的救赎却也如微光,始终在黑暗中闪烁。
▼阅读摘抄▼
01
当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一般电影就会出现“The End”的字幕,但我们总是很想知道,接下来两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人生绝非一连串兴奋的舞会,大多生活在无趣扫兴的宿命里。
--
太宰治《小说灯笼》
当银幕上的情侣终于手牵手走向幸福,观众却无法满足于这短暂的快乐,他们渴望窥视那幕后的世界,想知道爱情在日常琐碎中的真实模样。或许,生活并非只是一连串的高潮迭起,而是在平凡中寻找意义的过程。
电影《花火》
02
人有自由活下去的权利,也有自由死亡的权利。但妈妈还在世的时候,我就无法保留死的权利。因为在我死的同时,我的死也会害死母亲。
--
太宰治《人间失格》
每个人都有活下去或结束生命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并非孤立存在。当亲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紧紧相连时,死亡不再是一种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对他人情感世界的背叛。太宰治探讨了生存与死亡的自由意志,以及爱与责任对其影响。
电影《无人知晓》
03
岁月,才是人的救赎。忘却,才是人的救赎。
--
太宰治《御伽草纸》
时间与遗忘是人类精神解脱的途径。岁月的流逝能够治愈心灵的创伤,忘却则是摆脱过去枷锁的方式。这些话语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治愈力量的信仰,以及对人类记忆与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在太宰治看来,只有通过时间的洗礼,人们才能真正地释放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救赎。
电影《情书》
04
生存真是一桩十分犯难的差事,到处都缠绕着枷锁,稍一动弹,就会勒得鲜血迸溅。
--
太宰治《樱桃》
太宰治将生活比作被重重枷锁束缚的囚徒。每一次挣扎,都像是枷锁勒紧,带来痛苦与伤害。他的文字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反映了他对人生束缚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由的渴望。在这段话中,太宰治不仅表达了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批判。
电影《小偷家族》
05
人生是凭借死亡得以完成的。人活着的时候,都是不圆满的。
--
太宰治《潘多拉盒子》
人生,是一个未完成的乐章,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变数的旅程。活着的时候,人们总是处于一种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状态,总有未竟的梦想和未满的欲望,这种不圆满并非消极,而是生命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同样的,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补充,它是人生故事的最后一笔,是那个使得人生画作得以完整呈现的框架。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06
所谓的风景,会在悠久的岁月中得到许多人的观赏和赞誉,亦即在人的凝视中变得温柔,被人驯服后变得婉顺。
--
太宰治《津轻》
风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观赏,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它变得温柔,婉顺,仿佛是在人类情感和文化的浸润下,逐渐失去了其原始的粗犷和野性。太宰治在这里探讨了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来改变对世界的理解。他的文字提醒我们,我们所见的风景,往往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产物。
电影《鲭鱼罐头》
07
在人类生活的痛苦之中,爱的表达困难比比皆是。这种表达的拙劣和困顿,不正是人类不幸的根源所在吗?
--
太宰治《惜别》
爱,作为人类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其表达往往充满了困难和笨拙。这种表达的不足,导致了人与人之间难以完全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了隔阂和痛苦。太宰治认为,这种表达的困难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问题,更是人类存在状态的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不幸。
电影《河畔须臾》
08
我装作早熟,人人就都说我早熟。我装成懒汉,人人就说我是懒汉。我假装不会写小说,人们就说我不会写小说。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我摆阔,人们就说我是有钱人。我表现得很冷淡,人人说我是个冷漠的家伙。
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发出呻吟时,人人却说我是佯装痛苦,无病呻吟。 反正总是格格不入。
--
太宰治《斜阳》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轻易地根据外在行为给他人贴上标签,而忽视了个体内心的真实感受。即使在极度痛苦和需要同情的时候,人们的真实感受也可能被误解为虚假或夸张。太宰治在这里探讨了真实与表象之间的鸿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寻求认同和理解的艰难旅程。
电影《东京塔》
点击关注,爱与智慧涌向你▲
你好呀,我认识你
我们一起飘摇在欲望的洪流里
也一起沉浸在书籍和电影与的慰藉里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我们在这偶然的交汇中相遇
真是一场美妙的缘分
点亮【赞和在看】
为我们的缘分延长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