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久|初二贵客拜年的习俗

文化   2025-01-31 05:29   山东  

       老家一带时兴大年初二新客拜年。
       当年新婚,或者结婚不满三年者,须在大年初二给岳父母拜年。年前贵客先去岳父家送礼,即在宰杀的猪二道腰窝上砍一刀“礼”。有些地方时兴双刀礼,一块肉不算礼,如果实在买不起两块肉,就在肉头上拉一刀口,权作双刀礼。
       岳父家收到年礼后要给新贵客下请帖,或曰请柬。请帖必须为手写,具体内容为“玆定于新正月初二日午于寒舍恭酌侯”,帖外面有套,帖套右上首有“呈某府”。中间为“光  某姑爷光临”。请帖写好,必须派人送至贵客府上,绝不可让贵客来送礼时带回去或者让人捎过去。
       新贵客来拜年,需要找陪客的,岳父一般不能上桌。不管陪客的辈分大小,必须是新贵客坐上面子,哪怕是岳父甚至是爷爷辈,或者是有大两乔,也必须是新贵客作上面。第二年可以变通按照贵客的大小长幼排序座位。

        想起来还有一个笑话。老家有一邻居,大闺女结婚出嫁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往哪里去成席待客啊?愣是三年没有下帖请大贵客拜年吃饭。
        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了,日子逐渐好过起来了。二闺女出嫁了,年前贵客来送礼,邻居家给二贵客下帖的同时,也给大贵客下了请帖。
        大年初二,两位贵客同时前来拜年。大贵客先到一步,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上面子。不大会的功夫,二贵客也来到了,看了看二把交椅,转了一圈见大客不动弹,难心刻意地勉强坐在了二把交椅上。心想着“我明明是头一年拜年,怎么能坐这里呢?”越想越有气。不行,我得想办法换过来!
        快上菜的时候,他站立起身对大贵客说,“咱出去方便方便啊?”大贵客没往深里想,站起身就往外走。大贵客刚刚出屋,二贵客就一腚坐在一把交椅上不动啦。大贵客解手回来,不干啦!“我虽然结婚好几年了,但是下请帖来拜年也是第一次啊!”说么也不往二把交椅上坐。
        陪客的倒是个明白人,觉得大贵客说得在理,但二贵客的的确确是头一年,坐二把交椅也不对头,两乔头年相遇,伤了和气也不好。
        于是,又安排了一间堂屋,摆了两桌,两人各坐了一个上面子。虽然饭晚吃了一阵子,但事情总算圆满解决。
        由于过去经济困难,备酒不太宽裕,为了尽量让新客喝足,就变换着方式敬酒陪酒,遇上酒量大的总是不说催饭,就多找几个辈分小点的,敬了一轮又一轮。
        那时的酒席宴上,鸡和鱼称之为“大件”,一旦上大件,说明菜基本上上完了,新贵客一是要拿开刀礼,即给厨子师傅付礼钱,类似于现在的红包,以示感谢。二是要催饭。不催饭,主家就要让人去敬酒,提示贵客催饭。
        酒足饭饱后,里场里的岳母还要进来寒暄几句,“不知道菜合口不?吃好吃不好的回去说好子点呗!”等等。

        贵客就要起身告别了,主家押回礼,肉只能留个肉头,其余押回去。此外,还要回块糕,预示着步步高的意思。
        在当年,押回的糕是个很大的看点,糕的大小,样式好赖,街坊邻居都会审视一番。三年内,回糕要逐年增长,如果闺女有了孩子,还要回一块小糕,这叫做带铃铛。同时,新贵客年前送礼,肉也要逐年增长。
        大年初二新贵客拜年的习俗,就像储藏室珍存多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回味过去生活的艰苦,更加品味到如今生活的幸福美满!

山东作家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