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臣,往往不是被罢黜,就是被诛杀,究其原因,不外就是:一、遭奸臣陷害。二、直言犯谏,触怒皇上。三、大臣功高盖主,皇帝多疑,生怕大臣篡位。四、得罪上峰和乡绅。
现在仅举几例,加以佐证。
李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名副其实的革新派。秦统一六国,他功勋卓著。他主导书同文字,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壮大了秦朝的力量,促进了秦朝的发展。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和重用,被封为丞相,一时权倾朝臣。然而赢政死后,他与赵高勾结,除掉太子扶苏,拥立胡亥即位。
胡亥昏庸,听信赵高谗言,污陷李斯有不臣之意,将李斯投入监狱,加以酷刑,腰斩处死。
汉朝韩信,为刘邦打天下,灭霸王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却被刘邦以谋反罪处死。韩信临死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一代英豪死于非命!
唐朝名相魏徵,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他犯颜直谏,赢得天下人的广泛赞誉。唐太宗对他非常信任和倚重,把他比作自已的一面镜子。魏徵病重,他親自登门看望。魏徵死后他深感痛惜,下令废朝五日,祭祀魏徵。追封他为司空,谥“文贞”。
然而,世事无常,魏徵死后不过数月,太宗却下令推倒魏徵的墓碑,毁掉魏徵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以解心头之恨。
李世民为何一反常态,变得如此之快。原来事出有因,这事与齐王李佑谋反有关,据说魏徴和李佑的父亲 有瓜葛,自然李世民对他怀恨在心。
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另立武则天,当即遭到宰相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的强烈反对。李治固执,不听劝谏,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责罚罢免。
长孙无忌狱中自缢身亡,褚遂良也因屡屡屡遭贬,绝望而终。悲哉,两位堂堂一国宰相,竟落得如此下场。
宋朝岳飞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战胜金兀术,收复大片失地。朱仙镇一战,击败金兵,大获全胜,眼看即将收回宋朝故都,却被昏君赵构和和奸臣秦桧,一天发十二道金牌招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
明朝朱元璋,疑心功臣谋反,设计将功臣们聚集在一起,炮轰庆功楼,徐达经刘伯温指点,逃过一劫,其余人无一幸免遇难。但徐达终究还是没逃过朱元璋的追杀,食用了朱元璋送给的天鹅而亡。
袁崇焕,在京城被清兵围困,即将攻陷之际,发兵击退清兵,救下皇帝,反被指控未接聖旨,擅自出兵,有通敌之嫌,而被崇祯凌迟处死,实乃死得冤枉。
清朝谭嗣同因戊戍变法被慈禧处以极刑。
潍县知县郑板桥,爱民如子,对抗上峰,得罪乡绅,而被罢官,以卖字作画为生。
结语:
名臣被罢黜,被诛杀者,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以外,还另有其人,可谓不计其数。历史就是这么古怪!这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