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博士|评著名诗人何俭功的诗性哲学

文化   2025-02-03 18:01   山东  

何俭功,笔名雪潮,湖北枣阳人,诗性哲学创立者,《汉晋春秋》研究会秘书长,《诗家名典》副总编,评论家,艺潮文化影视传媒总编,著名诗人,华夏诗歌传媒顾问,著有诗集《人生精华集》和诗性哲学《诗性哲思录》。

他的诗性哲学集中发表在《山东作家》公众号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章

#何俭功专辑(至今261篇,点击可阅读)

 

一、创新性

 

理念创新:何俭功的诗性哲学打破了传统哲学以理性思辨为主导的模式,将诗性作为核心要素,强调以诗意的眼光、感性的体验和灵动的思维来理解世界与人生,为哲学思考开辟了新方向。

 

方法创新:区别于传统哲学依靠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的方法,诗性哲学更注重通过对诗歌、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以及对生活中诗意瞬间的捕捉来阐释哲学思想,以形象化、情感化的方式传递哲学智慧。

 

二、文化价值

 

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从诗性哲学的角度对孟浩然诗歌等古典文学进行深入探讨,挖掘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内在的继承与创新机制,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的深厚哲学底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对文明传承的意义:诗性哲学强调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分析文学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现象,揭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三、审美意义

 

回归审美本质:诗性哲学批判了理性哲学对美的抽象化和概念化,主张回归到美的本身,认为审美应保有纯粹的美感体验,如同欣赏美人,诗性哲学能让人看到美本身,而不是理性哲学所呈现的美的影子,使审美更贴近人性和生活。

 

追求诗意栖居:倡导在田园风光等自然与生活场景中寻找诗意栖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视为人类与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完美归宿,为人们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提供了一种追求心灵宁静与美好的精神指引。

 

当然,诗性哲学并非完美。 一是它的系统性有待完善。相较于一些传统哲学体系,诗性哲学在概念界定、逻辑架构和理论论证等方面可能还不够严密和系统,存在着一些表述不够清晰、论证不够充分的地方,这可能会影响其理论的传播和深入理解。


二是普适性存在挑战。诗性哲学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感性体验和对诗性的领悟能力,不同的人对诗性的理解和感受存在差异,导致其理论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难以被所有人完全接受和理解,普适性受到一定限制。

山东作家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