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的道路上,我总是在思考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这个过程长得像一条无尽的路,充满了挑战和不断的鼓励。
可能你刚提到“学习”两个字,你的孩子就跑没影。
虽然有些话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比如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你说对吗。
肯定对的,但是你真说给孩子听的时候,她真的能吸收吗?
每个孩子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家庭情况不一样。
教育方式也不一样,一概而论。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张雪峰分享他对孩子学习一些感受,认为频繁和孩子说以下5段话,孩子会启动所谓的开挂人生,内容大概如下:
想象学习就像是在一座大山上缓缓攀登,有的孩子起步快,有的孩子需要更多时间,但只要持之以恒,每个孩子最终都能站在山顶,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勤奋的足迹,时间会证明一切。”
所以,不管现在开始得怎样,关键是开始并坚持下去。
自学永远是第一,我们常说孩子需要学会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室里的听和记,更多的是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像解数学题,老师可以指导方法,但真正理解还是要孩子自己去反复琢磨。
学习的路上总会有难关和挑战。有一次,我家大儿子在数学题上栽了跟头,沮丧地问我为什么解不出来。我告诉他:“错误是你成长的阶梯,现在你发现了问题,就有了改进的机会。”这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态度,是我们特别要培养的。
专注于一件事情很有意义。我经常提醒孩子们,有时候需要把手机和漫画放一放,专心学习。比如某次,儿子做完一题就想玩手机,我就和他说,要学会先完成任务再娱乐。这样的小教育,让他渐渐学会了延迟满足感,更专注于学习。
学习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我希望他们理解,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他们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上面的话你说不对吗,肯定对的,但你真的给孩子讲,她能听吗?
我相信绝大数效果不如人意,很多时候这些文章本质是教育父母的。
生活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都掺杂着感受。
感受和本能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否认孩子的感受,那可能会削弱他的本能,这种本能往往是自驱力。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有内驱力的孩子,这些道理都是“废话”,没内驱力的孩子,这些话也是废话,就是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咋培养内驱力而已。
关于孩子学习,作为父母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学习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安慰,他们将遇到学习困难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感觉,以后就能自我化解。
确实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向他们灌输各种生活规则和道理,仿佛成了家庭中的广播站:
“看你把手弄得多脏,我不是说过吃饭前要洗手吗?”
“你看,告诉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结果只顾玩,作业现在还没完成。”
“作为一个男孩,你应该学会承担责任,帮妈妈做家务,你看妈妈在你这个年纪……”
家长们常常希望这些规劝能够一语中的,但结果往往是孩子听进去的少,顶撞的多。
心理学家武志红指出,对孩子讲大道理可能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你越是讲得头头是道,孩子反而越是排斥和抵触。
3
事实上,研究显示,在交流中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文字内容传递的,其余93%则通过非语言方式,如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调传达。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时间孩子并没有真正听进你的道理,却可能深受你的情绪影响,感到被压迫或是无所适从。
《亲子沟通密码》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们反思:“我们的说服其实意味着别人的失败。”如果我们总是在教育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那孩子接受的信息就只有“我是错的,需要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如果过于明显,就难以触及孩子的心灵。没有人喜欢被一味指导,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当我们急于要求孩子改变,频繁讲道理时,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的情绪和未被看见的需求。
有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背后,是他们不被理解或是内心的呼唤。如果我们能够察觉并响应这些需求,用共情而非道理来引导,问题的解决会更加顺畅。
《正面管教》的作者强调,每个看似不良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比单纯的说教更为关键。过度讲道理不仅无效,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孩子。
至于道理该不该讲,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讲清楚。但更智慧的方式是,用更多的行动和示范来传递,比如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或是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学习和体会。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体验完成家务的成就感,而不是空洞地告诉他们“要负责任”。实践中的学习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加深刻。
4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石。
在教育孩子时,平衡指导与陪伴,用七分共情和陪伴去化解三分的教育难题,这样的亲子关系会更加和谐,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
让关系走在教育前面,是每个爸爸妈妈应当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