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 DOWN
WALK IN THE PARK
神奇的
公园20分钟
你发现了吗,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压力很大、焦虑烦躁的时候,去草坪上走一走、去公园吹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好像所有负面情绪都会消逝,整个人又重新充满了能量。身在大自然中,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只感受到自己,只感受到当下。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能够赠予我们无限惊喜与疗愈力。
认知心理学家大卫·史特雷耶(David Strayer)则提出 “三日效应”的理论。他认为,当我们身处在大自然中的时间够长,我们的心智就会像是被擦干净了的挡风玻璃一样。我们的感官像是被重新校正——可以闻到、听到过去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大自然神奇的疗愈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大自然确实存在疗愈功能,能够使大脑自然出现许多积极反应。
例如密歇根大学研究表明,只需与大自然互动一小时,我们的记忆力表现与注意力持续时间便能够提高20%;罗切斯特大学研究发现,处于大自然中,人会倾向于培养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甚至会变得更亲和更慷慨大方;英国艾克塞特大学采集分析1万多名城市居住者的心理健康数据,并且追踪他们过去18年生活的地方,结果显示住所附近植被较多的居民较少有精神疾病问题。
亲近大自然甚至被很多国家的卫生部门纳入健康治疗的工作范畴中,例如日本在80年代兴起的森林沐浴潮流,他们发现森林浴有降低血压、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提升有助于免疫系统的自然杀手细胞(NK细胞)活性等多种功效,并且能维持7天、甚至30天之久。
而在抑郁、酗酒和自杀人口比例偏高的芬兰,由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通过访问数千位民众,给居民们提出的建议是:每个月至少接触大自然5小时,可有效避免抑郁。他们还设计了可以让人感受自然的“能量步道”鼓励民众散步,步道沿途设有标语,如“蹲下来摸摸植物”等。
为什么大自然有如此神奇的
疗愈作用呢?
为了防止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大部分的植物都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物质和油脂,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植物激素。当我们在大自然中漫步时会无意识吸入这些植物激素,它会对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积极的效果。
血清素是一种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合物,当我们情绪低落或倍感压力时,身体里分泌的血清素水平会很低。但是当我们漫步在大自然中时,仅是让皮肤或者视网膜接触到阳光就会触发血清素的释放,而且天气越晴朗,血清素释放的水平越高。接触泥土沙石也都会很大程度地刺激血清素的分泌。
除此之外,当我们在散步时,血液中也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啡肽,这种物质可以减少疼痛,并带来轻微的欣快感。当我们静下心来把注意力聚集在大自然上,大脑会进入专注状态,会深深地沉浸在周遭环境中,大脑会释放一种让我们兴奋的多巴胺。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演化的,我们的感官对于植物、溪流的气味和视觉讯息更适应,而非车辆与高楼大厦。
人类从来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我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是融入在我们基因里的。人类历史上,我们住在城市的时间远少于大自然的时间。不久前我们还是靠狩猎采集为生,或是后来养牛畜牧为生或是耕种,我们总是与大自然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亲近自然是我们的与生俱来的属性。
但现在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坐在工位上,照着日光灯,穿梭在拥挤的地铁中……
英国研究人员把这种与大自然脱离的现状称为“our epidemic dislocation from the outdoors”,也就是户外错位流行病。
我们应该如何
更好地与自然联结,
预防这种流行病的出现呢?
以往研究表示,与自然联结主要有五种途径:接触、美、意义、情感和同情心。所以即使是简短的心理参与,例如用你的感官去注意“自然界中的三件事”,便能够增加与自然的联系。也有研究显示只需注意和感受大自然的三个积极方面——例如色彩缤纷的树叶、鸟儿的歌声和昆虫的嗡嗡声——就可以大大改善我们的情绪,提高幸福感。更不用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啦。
听起来这也需要我们排除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杂乱,静下来慢慢留意和体会。就像我们很烦乱的时候,淅淅沥沥的下雨天确实“火上浇油”,但当我们静下来安静地观察雨水与大自然的互动时,可能油然而生的便是“梧桐更兼细雨”的美。
不妨让我们从忙碌的学习工作中,转向大自然,转向露水,转向彩霞,转向花草游鱼,细细品味自然。你可以在启真湖畔走走,看看活泼的大鹅和小鸭,也可以在草地上享受独处的惬意时光,你可以去南华园感受诗意的江南园林,也可以在花田尽情感受生命的绽放。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卉心空间”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系列与大自然亲近的园艺活动,可以种一朵属于自己的小花,可以与泥土亲密接触,可以给自己提供与自然和植物接触的空间,也为心灵交流和修复提供机会,欢迎同学们来打卡。
感受生命的肆意生长,
与生灵建立深刻联结。
靠近自然吧,它会好好爱你。
作者简介:
娄冰慧,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究生
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浙江大学学生网络思政中心 冯栩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