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J | 四川大学油菜研究团队在油菜遗传育种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学术   2024-11-09 08:51   湖北  

隐性核不育系统是油菜中重要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在育种中表现出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无不育胞质负效应等优点,其中广泛应用的两系核不育系统制种时需在初花期及时拔除50%可育株,加大了制种难度和管理成本,且存在可育株拔除不及时彻底而导致杂种纯度降低的风险。

近日,四川大学油菜团队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visible seedling-stage screening system for the Brassica napus hybrid breeding by a novel hypocotyl length-regulated gene BnH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筛选鉴定出一个新的与甘蓝型油菜可育基因BnMs2紧密连锁的下胚轴长度调控基因BnHL,可用于两用系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早期鉴定,为油菜两系杂交育种中不育系早期筛选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甘蓝型油菜可育基因BnMs2的紧密连锁区域内筛选出系列可能调控苗期表型的候选基因,进一步比对得到其在拟南芥的同源基因,通过对拟南芥突变体进行全生育期表型鉴定,确定了可以作为早期形态学标记的下胚轴长度调控基因AtHL。该突变体在不同光源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下胚轴伸长表型,且突变后不影响植株的育性。通过功能回补实验证明了BnHL同样具有调节下胚轴长度的功能。进一步在甘蓝型油菜中敲除BnHL,同样表现出下胚轴伸长的表型,这种伸长是由细胞长度的变化所导致。共分离检测进一步证实BnHL基因型与下胚轴表型共分离,且BnHL的突变未导致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显著变化。进一步通过萌发实验发现,不同光源环境下,bnhl与野生型的下胚轴表型均能在种子萌发后第7天进行有效区分,显示出以bnhl为基础的核不育两用系早期筛选系统稳定的应用潜力。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符京燕为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王睿博士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王茂林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蔡光勤研究员等参与了该研究。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农业厅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bi.14507

植物生物技术Pbj 交流群

     为了能更有效地帮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获取相关信息,植物生物技术Pbj特建立微信群,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投稿以及文献相关问题、公众号发布内容及公众号投稿问题都会集中在群内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在群内交流学术、碰撞思维。为了保证群内良好的讨论环境,请先添加小编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之后我们会及时邀请您进群。小提示:添加小编微信时及进群后请务必备注学校或单位+姓名,PI在结尾注明,我们会邀请您进入PI群



植物生物技术Pbj
本公众号致力于生物技术领域重要进展的推介,由 Plant Biotech. Journal杂志(2022年影响因子13.8,植物学研究型Top3 期刊)官方授权,华中农业大学为运营主体,PBJ杂志执行主编-华中农大金双侠教授担任总编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