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亚曾说:“老年人是人生的顶峰,正如一部戏剧的高潮一样。”
人活一世,总会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人们贪恋青春的美好,却总是忽略暮年的秀色。
到了晚年之时,人总是会习惯性地依赖他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保障。
所以,才有了“养儿防老”的想法,把自己推给子女,让他们决定自己余生的幸福与否。
客观来讲,“我养你长大,你陪我到老”的观念本无可厚非,却并不适用于当下。
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小家庭尚且自顾不暇,再要照顾父母多少有些分身乏术。
所以,现在流行的“流行养老”应运而生,既不去养老院,也不拖累子女,看你钟情哪一种。
01
社区养老
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岁以上的老人,只有12%愿意进养老院养老。
而且,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失去了自理能力以后,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
可见,养老院这个地方,并不是大多数老人理想的养老归宿。
而有一种养老方式,跟养老院有相似之处,却更加人性化,这便是社区养老。
不同于养老院那样,让老人搬到固定的地点生活,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展开养老。
老人可以选择自己待在原来的住所,也可以和年龄相仿、兴趣相近的老人们共同生活。
如果你喜欢热闹,你可以和其他人住在同一个社区,聚在一起互相取暖,打发时间。
如果你钟情宁静,你也可以选择独居在家,享受晚年难得的静谧时光。
当你感到寂寞之时,外面总有人替你消乏解闷,跳广场舞、下棋、打牌都有人陪。
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闲和自由,不必沉溺在思念子女的情绪之中,也不会无所事事。
但社区养老也并非尽善尽美,也有若干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租房、日常开销,户外活动等各方面,都需要花钱。
其次,需要自身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毕竟抱团养老的老人,谁也不愿伺候别人。
最后,既然要和别人一起生活,就可能有生活矛盾,也需要自己去适应。
02
互助养老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老人在晚年有两大需求,一项是内心的精神需求,另一种则是身体的安全需求。
许多老人独自在家除了会感到寂寞,日常的生活也鲜有人照顾,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子女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长期陪伴左右,而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老人的自理能力也在下降。
这种情况下,若是老人无人照看,生病了也得不到就医,很容易出意外。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互助养老的模式,便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老人与年轻人共同生活,老年人提供住所,年轻人负责照顾老人。
双方各取所需,达成一种默契的“老青”互助合作关系。
之前在江浙地区,这种养老方式便已经普遍展开,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年轻人住在老人家中生活,可以省下不少的房租钱,但需要承担一定照顾老人的工作。
老人也能得到日常的照顾,感到孤独时,身边也有人陪自己说话聊天,彼此相互照应。
但这种同居模式,也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老人和年轻人有较高的素养和适应能力。
若是双方的个性有冲突,或是彼此的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差别,则很容易引发争执。
尤其双方很可能是陌生人,想要做到包容彼此,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
03
独居养老
叔本华曾说:“人越老,人世之事则看得越轻。”
退休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欲望会逐渐降低,对繁华的追逐也慢慢停下了脚步。
曾经有多么向往车水马龙的城市,如今就有多么渴望鸡犬桑麻的田园。
城里的生活太过拥挤,整日在喧嚣中滋生愁苦烦闷,还不如回到安闲自在的农村生活。
选择回归田园生活,在闲适安逸的村里独居养老,也未尝不是一种舒适的模式。
相比较城里生活的规律有序,田园之中没有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拥有更多的自由。
你可以选择在房前种菜,在房后栽树,也可以选择养一些小动物聊以慰藉。
呼吸着更加新鲜的空气,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乐趣。
一千六百年前,厌倦了官场生活的陶渊明,便选择隐居田园,照样活得潇洒自在。
虽然过着箪食瓢饮,陋室小巷的平凡生活,可他依旧能乐在其中。
当然这样的浪漫,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想要过得体面,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手里要有金钱储备,要么有稳定的养老收入,要么早年积攒了足够的养老钱。
第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毕竟选择独居,自己便要负责生活的一切,有事还得靠自己。
第三,能够适应独居的生活模式,最好有个人的兴趣或爱好,不至于被孤单感轻易击溃。
刘禹锡的诗作中曾写道:“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人老了,从来都不意味着人生的结束,而恰恰是人生全新的开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轮回,最终考验的也只有自己。
老有所依,不是让老人将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别人,而是提醒自己,要多靠自己生活。
无论选择哪种生活,都请提早做好准备,别想着临时抱佛脚,让别人决定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