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自己。
韩非子中有言:“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夫妻并非生来注定,是彼此的感情和陪伴让爱人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
白头偕老,生死与共,也是许多恩爱夫妻毕生的愿景。
奈何天道无常,木石前盟尚难同去,何况寻常人。
老伴走后,不免悲痛,但如何筹划眼前的生活,才是当务之急。
丧偶后,会有老人选择再婚,试图填补空缺的位置。
可据媒体报道,截止2023年3月5日,老年人离婚纠纷案件中,中老年再婚离婚率达到了百分之65,因再婚导致的家庭继承纠纷占比也达到百分之14。
充分说明,“夕阳恋”并不是矜寡人群的避风港。
当你老了,如果老伴也走了,请不要盲目选择再婚。
学会以下3种生活方式,你会活得更加舒心。
学会忙碌,充实自我
三毛说:“忙碌起来,可以治愈你的一切矫情和焦虑。”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贴子: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时的那半盒牛奶,是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萝,是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老伴走后,当最初的震惊与不知所措渐渐褪去,生活中的一切点滴都会化作温柔的刀向你袭来。
倘若终日对花流泪,见月心伤,会久久陷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久则伤身。
此时,忙碌就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学会让自己忙起来,放下悲伤,充实自我。
1997年3月,杨绛的爱女钱瑗,因病住进医院,不久后仓促离世。
1998年12月,钱钟书也因病住院,当月19日,溘然长逝。
仿佛就一瞬间,昔日那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塌了,徒留一口枯井,由杨绛独自守着。
失去至亲的悲伤并未击垮杨绛,此后13年,她笔耕不辍,整理出钱钟书的所有遗稿,并坚持翻译完了柏拉图的《裴多篇》。
整理遗稿之余,面对着共度过许多时光的素粉墙、水泥地、老家具,杨绛按照女儿生前拟好的提纲和目录,写就了《我们仨》,完成了女儿的遗愿。
不久后,她又推出了自己的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将一位智者一生的感悟娓娓道来。
面对切肤之痛,杨绛先生选择将思念细细嚼开,在忙忙碌碌中慢慢记叙其中味道,讲与世人听。
对于你我这种寻常人,自然难比肩钱、杨夫妇的境界。
但能在此时让自己充实起来,同样也是弥足珍贵的能力。
读书、练字、外出散心,或结三五好友作乐,或共一二知己谈心。
即使只是如往常择菜淘米、洗洗刷刷,能好好生活,就是本领。
戴尔·卡耐基说:“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嗜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
老伴走后,学会让自己忙碌起来,培养兴趣、扩大圈子。
用忙碌激发出的生活热情,是对伴侣温情的最好替代。
学会养生,延伸脚步
张其成教授有一个值得认同的观点:“养生,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老伴走后,千万记住,你就是子女在世间的唯一来处。
失去父母中的一人,意味着子女会将双倍的爱与关心付之于你,对你会更加上心,给予你更多关心。
此时照顾好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既是对身体的“强心剂”,也是对子女的“宽心丸”。
同时,健康的身体也能拓宽晚年的生活半径,帮助你走出回忆,替爱人看一看远方的风光。
曾被周总理接见过的资深演员吴彦姝,去年以84岁的高龄夺得影后,可谓影坛常青树。
看过她的相关专访,才知道,原来在戏外,吴彦姝同样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她与丈夫张一非,互为彼此的初恋。
他们一生相知相守,感情浪漫如童话,干净得从未出现杂质。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张一非退休没多久,人就病倒了。
即使吴彦姝每日悉心照料丈夫,但病情恶化太快,张一非最终还是因病去世,留下吴彦姝一人生活。
才失去伴侣那些日子,吴彦姝一度难以承受这份打击,终日翻阅着过往的老照片,身形也憔悴消瘦了许多。
直到某日偶然对镜,她才发觉自己面有病色,人似枯苇。
从那日起,吴彦姝恢复了自己健身的习惯,瑜伽、普拉提、俯卧撑,样样都拿得起。
再加之合理饮食,适当进补,吴彦姝的身体状态日渐变好,这也给予吴彦姝底气,让她80多岁,仍然可以奔波于各个剧组之间。
踏冷水、攀高山、几乎不使用替身演员,哪怕是许多年轻演员深感辛苦之时,吴彦姝也从不喊累。
她用敬业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再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夕阳之躯绽放出华彩,这何尝不是向已故的爱人交出的最好答卷。
上世纪末,六旬老人胡承基为实现与老伴生前“周游全国”的约定,只身带着妻子的骨灰上路,历时两年多骑行环游中国。
途中,他带着妻子看过许多美丽的风光,也遇到过许多善良的人。
旅途结束后,胡承基家里堆了厚厚一摞纪念本,盖满了各地邮戳,写满了沿途好心人祝福的话语。
这般浪漫感人的故事,不必人人效仿。
但学会养生,调理好身体,可以替爱人看看子孙的变化,看看四时的更替,看看世界的辽阔,再看看曾经共度流金岁月的小屋,它依然如故。
比林斯说:“不要到失去健康,才开始充分注意健康。”
家人的离世,是轰鸣的警钟,提醒我们从现在起,珍爱生命,注意健康。
学会独处,享受孤独
曾在知乎看到一句话:“婚姻是堡垒、后援,也是束缚。”
深以为然。
几十年的风雨同舟,共同养儿育女,共同面对生活,夫妻双方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个人的想法、爱好、生活方式大都要向家庭做出让步,得到了温馨与爱,得到了家庭和战友,自然要失去一部分自我。
如今,老伴离世了,痛虽固然,但也意味着生活迎来了一个新的变化。
父母早已不在,儿女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一生操劳不休,从这一刻起,终于可以优先爱自己了。
刷到过一个街头采访的视频。
主持人问向一位街边的阿姨:“子女结婚后,父母能多管吗?”
阿姨的回答出乎许多人意料:
“我不喜欢管,我平时都不怎么管,去管人家干什么?
管得多事也多,你不管不是没事嘛。”
主持人继续发问:“那他一辈子也是您的孩子呀,父母管自己的孩子不是应该的吗?”
阿姨却反驳道:“我会关心一下,但不会多插手,他们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这位阿姨在处理子女问题上有一种罕有的智慧。
世人常说:“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可实在少有人能将亲生骨肉也看成“他人”,总想着将自己的脚伸向子女的鞋中。
老伴走后,许多人会自觉空虚,忍不住将往日对伴侣的关心和控制欲加于子女身上,插手家事、干涉教育。
最终不光收获一肚子委屈,还伤了家人间的和气。
余华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许多朋友,而是真正地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老伴走后,学会独处,将过去那个为父母妻(夫)儿、为生活奔波的自我抛开,彻底为自己而活。
独处是人生的必修课,当你适应孤独时,你的灵魂便因此充盈丰满。
你也会随之活出真正的自我。
亦舒曾说:
“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自己。”
夫妻再恩爱,最终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你自己。
去者长已矣,但老伴的离世,并不代表生活的结束。
很喜欢海子的一句诗:“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世界多么好。”
人生下半场,善待自己,热爱生活,把柴米油盐过成诗酒花茶,心平气和,自在随缘。
点亮【在看】,愿你余生学会忙碌、留住健康、享受孤独,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