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文化 | 国家特种邮票上的京杭运河(下)

企业   文化   2024-09-14 09:34   湖北  

京杭运河在华夏大地上流淌千年,孕育了很多古城古镇,沿河不乏名胜古迹。挑选哪座最能代表京杭运河的城市,选择哪些标志性建筑作为京杭运河的文化遗存,颇为关键。中国邮政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研究,最终决定刻在邮票的图案,分别是北京通州燃灯塔、天津天后宫、山东济宁山陕会馆、江苏淮安清江闸、江苏扬州文峰塔、浙江杭州拱宸桥,以及一枚反映京杭运河“千里通波”的小型张。限于篇幅,上篇描述了京杭运河的两端,即运河终点通州燃灯塔、起点杭州拱朕桥,和天津天后宫。本篇接着描述聊城山陕会馆、淮阴清江闸和扬州文峰塔。

山陕会馆、清江闸和文峰塔在运河中的位置示意图


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

镌刻在第三枚邮票上的,是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

聊城与运河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隋代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从聊城境内西侧穿过。至元二十六年 ( 1289 年 ) ,元朝为方便南粮北运,开凿了东平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上接济州河,下通卫河,自阳谷县张秋南五孔桥入聊城市,途经东昌府区、临清市,在临清市西北隅与卫河交汇,全长 97.5 千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史.世祖纪》记载:“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诏赐名会通河 ”。元明清时代,作为京杭运河聊城段的会通河,一直承担着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得益于漕运的兴盛,聊城经济兴盛、文化繁荣达 400 年之久。被古人称为是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之一,即“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所谓“临张 ”,即聊城的临清市和阳谷县的张秋镇。当时的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被誉为“富庶甲齐郡 ”,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邮票上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是聊城繁华盛极时的产物,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 年),以后逐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66年才建成如今的规模,共耗银六万多两,是山西、陕西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

聊城山陕会馆

当年,为适应聊城的经济文化发展,京杭运河两岸先后建立了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苏州会馆等20多家会馆。其中规模较大的会馆共有八家,号称“八大会馆”。在聊城资本最为雄厚的是山西和陕西商人,有1000多人。所以山陕会馆位置最好,建在双街至龙湾停靠船只最多的地方,气魄最大。会馆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据山陕会馆所藏碑刻记载,嘉庆和道光年间,因修整而捐资会馆的商号就分别有363家和366家。

山陕会馆体现了当年山陕商人的豪富,也是运河航运繁忙的缩影。


漕运必经要道清江闸

江苏淮安的清江闸镌刻在第四枚邮票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江闸是现在京杭运河仅存的、保护得最好的一 座明清时期的古闸。

永乐十三年(1415年),总督漕运的平江伯陈瑄为了避免船舶翻坝及风涛之险,在实地勘察后,循宋代乔维岳所开沙河运河故道,从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开河20里,引湖水由鸭陈口入淮河。为节制水位,控制运河的流量,缓解湍急的河水,让漕运船只顺利通过,陈瑄在运河上兴建了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道船闸。其中清江闸位置极其重要,是漕船必经的咽喉,每年仅漕粮通过量就达400万石左右,成为里运河漕船盘坝入黄北运和淮盐向南转运的口岸。每当运粮季节,等候过闸的漕船帆樯衔尾,绵亘数里。明代诗人吴伟业有诗《清江闸》,描写船只过闸的景象: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清初工部分司王士祯在此建浮桥以方便行人,并在闸上安置活动闸板,船过时开,船去时合。闸板断开时设摆渡接送往来渡客。

邮票上的清江闸

淮安籍的剧作家陈白尘,曾亲眼看到漕船过闸,深感船舶过闸的艰险。他写下一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船舶过闸的情景:“……原来半里宽的河面,除了越闸分去不足三分之一的河水,其余的都奔向这狭窄的闸门而来,犹如千百人同时涌向几尺宽的小门一般,你冲我撞,都想奔突而出。于是互相激荡,形成汹涌澎湃之势,而两岸石壁,回声相应,遂发出震天的怒吼……当这些激流在约莫五丈长狭窄的闸堂中被两岸巨石束缚得互相撞击、左右翻腾之后,终于挤出大闸的后门。后门之外,是一片与闸门前相仿佛的广阔大闸塘,河水夺门而出之后,又形成半瀑布形倾泻而下。由于闸上与闸下的水面在洪水期相距约三丈之谱,平时相距也有一二丈,这半瀑布似的河水,便以十五度至三四十度的角度向下翻滚奔腾,在大闸塘里形成无数的漩涡。在几十丈宽广的闸塘中回旋之后,它才以一泻千里之势直奔长江而去……”。

今淮安老运河畔的清江浦楼
清代诗人查慎行在《发清江浦》诗中,抒发了对船工疾苦的同情:南来步步远风霾,川路晨征一倍赊。竹落蒲帆浑不用,橹声如雁下长淮。编芦缚荻策成堆,大舸多从江外来。试问老堤堤畔柳,年年辛苦为谁栽?
陈瑄开凿的这条当年被称为“清江浦”的漕河,给淮安带来了繁荣。往日人烟较少的“闲旷之地”,成为“侨民宿贾,巨室鳞次”的通商大埠。在一段历史时期,淮安就叫清江浦。作为交通枢纽、军事要冲,清江浦仍“居人数万家,夹河生十里”。到清乾隆年间,清江浦的繁荣达到鼎盛。乾隆四十年,人口达到54万,比同时期的汉口、南京的人口还多,是一方重镇,全国名城。

古运河畔文峰塔

第五枚邮票上的图案,是扬州南郊古运河畔的文峰塔。

文峰塔之所以出名,一是它的历史悠久,二是造型别致,三是所在位置特别。

邮票上的文峰塔

运河是扬州的 “根”,也是扬州的魂。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首开邗沟,到隋炀帝乘船沿运河下扬州;从唐代鉴真大和尚在此入长江东渡日本,到清康熙、乾隆几次南巡经过此地,穿城而过的运河见证了扬州的历史,承载了扬州人的记忆。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是在扬州知府虞德晔等地方官员的赞助支持下,由僧人镇存卖武募化建成。邵御史题名为文峰塔,寺因塔而得名文峰寺。明代文学家、兵部侍郎王世贞作《文峰塔记》:“此僧在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曰镇存,把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塔建成后,中丞邵御史闻而喜之,题名“文峰塔”,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

文峰塔高近50米,为楼阁式塔,八面七层,砖木混合式结构。塔基为石筑须弥座,底层外檐向外伸展,基础坚实,端庄稳定,向上每层墙面皆为砖砌,斗拱、栏杆则为木结构。一到六层外观为八角,而内心都是四方,分向开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成八角形。到第七层时,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整体上讲,七层下大上小,结构稳定。清康熙七年(1668年)夏六月,山东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扬州。在无数官邸民房倒塌的情况下,唯独文峰塔只是塔尖落地,此塔坚固可见一斑,有“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砖塔的巅峰之作”的美誉,与杭州六和塔、临清舍利塔及通州燃灯塔并称中国四大古塔。

今扬州文峰塔

在唐代,扬州与长江近在咫尺,为减少江水对运河的直接冲击,前人将长江和运河段故意凿成“之”字形,建三湾以蓄水势,即所谓的“三湾抵一坝”。江流斗折蛇行,自然得到缓冲,所以这里古称“三湾子”。文峰塔就高耸于运河转弯处的东岸,“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文峰塔为南来北往的船只导航,成为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显著标志。

方寸之中有乾坤。京杭运河千年悠久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就这样浓缩于这小小的6 枚邮票中。



来源:《长江航运》杂志 
审核:黄迪    主编:李璐    责编:洪波


祝您一天好心情!

长江航运
建设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现代长江航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