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济宁新春第一会丨为啥赢得企业家们满堂喝彩?

文摘   2025-02-09 09:53   山东  

图片


“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心底无私为企业站台,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在今年济宁“新春第一会”上,这句掷地有声又饱含温情的话语,不仅传递着深厚的政企情谊,更彰显着坚定不移的共同发展决心。它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政府与企业紧紧相连,让双方的心贴得更近,引发了企业家们的强烈共鸣,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不仅仅是一句温暖的承诺,更是一份务实的行动指南。它彰显了济宁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深刻理解与矢志不渝的信念,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信心与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时代浪潮中,企业不是随波的扁舟,而是勇立潮头的领航者,是推动经济前行的核心“引擎”、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企业的兴衰,关乎经济脉搏;企业的突破,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济宁,这座充满智慧与远见的城市,将企业视为瑰宝。在这里,企业不只是创造财富的经济体,更是城市梦想的承载者。企业与城市命运紧密相连。企业蓬勃发展,能激活产业,汇聚成城市活力与竞争力。只有企业在这片土地茁壮成长,产业才能繁荣,城市才能充满创造力与吸引力,在时代舞台绽放光彩。



“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温暖承诺,让政府与企业“并肩作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将全方位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的规划构思、落地建设,到生产运营、市场拓展,全程与企业携手同行,共同直面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心底无私为企业站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如同破浪前行的航船,时刻面临着市场竞争的狂风暴雨、行业规则的暗礁险滩,甚至可能陷入舆论风波的漩涡。此时,政府的“站台”显得尤为关键。它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任。当企业开拓新市场时,政府积极运用自身资源,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牵线搭桥,助力企业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当企业遭遇舆论质疑时,政府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依据事实为企业发声,帮助企业化解危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种支持,给予企业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助力,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具底气,信心满满。

“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这体现了对企业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积极回应。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或多或少会遭遇融资难、人才、技术等难题,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前行的“拦路虎”。济宁“新春第一会”明确传达出政府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入企业展开调研,倾听企业的心声,了解企业的痛点、难点,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融资难题,政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政府出台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汇聚济宁,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这种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的服务理念,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也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在济宁扎根发展的决心。

“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和丰厚土壤,给予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这是对企业发展环境的全方位优化。阳光雨露和丰厚土壤,象征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让企业能够在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中展开竞争。而给予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则是对企业创新成果和社会贡献的高度认可与积极鼓励。对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宣传企业的成功经验,不仅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支持企业的良好氛围。

济宁“新春第一会”对政企关系的温暖承诺,让企业家们真切看到了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满满诚意与坚定决心,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这种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新型政商关系,必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汇聚济宁,为济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记者:宋娜
编辑:郝然
审核:李玲

济宁日报
济宁日报官方微信立足济宁本土,深入挖掘本地时政、经济、文化等重大事件,为读者提供权威信息、延伸性解读及独家观点。做有温度、有态度、最济宁的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