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绿”的方向
——二论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
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走在前、勇争先”,就要坚定“绿”的方向,更加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当前,济宁正处于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摆脱路径依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既存在一些短板,又拥有巨大潜力,必须摆脱路径依赖,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氢能制备储运等未来产业。对于食品产业、高端化工以及纺织服装、特种车辆等传统产业,要通过设备更新、标准升级、产品迭代和品牌提升等方式,为济宁未来发展赢得更多增量、更大空间。
要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节约集约也是扩大生态空间,也是发展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更加注重综合评价,全面深化“亩产效益”改革,健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提高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效益;要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固废利用、综合利用,让资源在产业链上充分循环;要更加注重资源挖潜,鼓励企业通过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地下空间、建设高标准立体厂房等途径,有效盘活闲置资源。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持续推动增绿扩绿护绿,从保护自然中找到发展机遇,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让“美丽济宁”令人向往。
编辑:郝然
审核: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