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夜话丨站在“三张地图”旁

文摘   2025-02-08 21:30   山东  

图片

2月5日,济宁“新春第一会”召开。

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在讲话中强调,全市上下都要自觉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谋划发展,奔着一流干、奔着最快最好干,努力创造更加出色、出彩、出众的业绩。

眼中的地图有多大,胸中的格局就有多大。
“不谙地图,勿以为宿将。”

这是开国大将粟裕说过的名言。眼中有图,心中有图,在地图中捕捉信息,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粟裕将军指挥军队所向披靡。

有人说,地图是“将领的眼睛”。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地图亦是自己的眼睛。

只有熟谙地图,方能看准自己的位置,找到前进的路径和方向。

只有熟谙地图,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手上有招,方能立得住脚跟、干得了事业。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管身在什么地方、处于何种岗位,观大势、谋大局,始终是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要求。

自觉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也就是要开拓“新”的视野,全方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好地激发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而不是将目光和思路仅仅局限于一域一地,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井底之蛙,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贻误发展。

得其大者兼其小。

自觉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思考谋划济宁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担负起“走在前、勇争先”的重大使命,持续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等品牌,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努力在鲁南经济圈改革发展中走在前,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勇争先,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深化改革才能赢得主动,全面开放才能拥抱未来。

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要求我们拿出改革的魄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国企国资、教育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决心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市场的思维,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抓改革、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要求我们强化市场的思维,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包括项目的融资、要素的配置,能用市场解决的尽量交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尽量放给社会。

要树牢经营的理念,在算好“政治账、民生账”的基础上,同时算好“效益账、效率账”,坚决避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在要素保障上,谁的项目好,就给谁更多保障,谁的马力大,就给谁更多支持,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花更小的代价干更大的事。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要求我们要发扬拼抢的精神,做到“不遗余力”,只要是看准的事,就全力以赴、放手一搏,确保干必有成。

务必“不失时机”。对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各类政策资金,都要抓住机遇、迅猛发力、抢占先机,全力抓好对上争取;

坚持“不拘一格”。法无禁止皆可为,大胆闯、大胆试,以非常之功、超常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


走老路去不到新的目的地。

地图是心中缩小的世界,世界是放大了的地图。

自觉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谋划发展,挂好“大局之图”,在把握大势、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我们就能在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不走偏、不迷航,不断开拓“新”的视野,以更深层次改革、更大力度创新、更高水平开放,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业绩。
撰文:刘太福
摄影:杨国庆
编辑:郝然
审核:李玲

济宁日报
济宁日报官方微信立足济宁本土,深入挖掘本地时政、经济、文化等重大事件,为读者提供权威信息、延伸性解读及独家观点。做有温度、有态度、最济宁的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