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临终手迹6个字被改3个,华老揭穿伪证,叶帅力挽狂澜

文摘   2024-12-18 00:01   四川  

这些人的行径堪称肆无忌惮,竟胆敢窜改伟人的临终手书。

1976年9月9日,伟人与世长辞,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并未留下任何口头或书面的遗言。

自9月初起,伟人的身体状况便急剧下滑,频繁陷入昏迷,即便心中有千言万语,也已无力表达。

然而,令人愕然的是,自9月下旬始,各大媒体竟纷纷大肆传播所谓的伟人临终遗言,声称他留下了“按既定方针办”的指示,且此消息迅速席卷全国。

华老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10月2日上午,他甫一踏入办公室,开始审阅文件,目光触及“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时,内心的疑惑与愤怒瞬间爆发。

此前,他曾向在伟人病重期间近身侍奉的同志求证,得到的答复均是对此遗嘱一无所知,仅有少数心怀不轨者声称曾有所耳闻。

而实际上,华老手中持有伟人亲笔写给他的信件,信中明确写着“照过去方针办”。

显然,“按既定方针办”是遭人恶意篡改的,与主席的原意大相径庭。

华老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蓄谋已久的阴谋。

面对此情此景,华老深知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于是,他找到了叶帅,希望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伟人病重期间,他曾多次与叶帅深入交流,表达了对叶帅的深切厚望,希望他能够如周公辅佐成王一般,与华老携手共进,引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因此,在发现问题后,华老毫不犹豫地找到了叶帅。

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议,叶帅指出,要成功粉碎这场阴谋,一个关键人物至关重要,那便是汪东兴。

于是,叶帅亲自出面找到汪东兴,向他阐明了当前形势的紧迫与严峻。

汪东兴对此深表赞同,并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动计划。

随后,他们共同提出了实施隔离审查的策略,并精心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1976年10月6日晚,当所有与会人员齐聚一堂时,纪登奎、陈永贵、吴桂贤等人已先期到达。

随后,华老叶帅面带微笑步入会场。

在部分人员尚未到场之前,华老向在场的同志们宣布了对一些心怀不轨者实施隔离审查的决定。

叶帅此时语气加重,强调道:“将他们一网打尽!”不久之后,剩余人员也陆续抵达,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那些被点名的人全部被带走接受隔离审查,这一行动迅速恢复了国家的稳定秩序。

然而,此时的上海仍处于动荡之中,急需一位有能力的人前去稳定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帅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开国上将苏振华。

叶帅对苏振华赞誉有加,认为他经验丰富、资历深厚且立场坚定,是领导人的不二人选。

苏振华接到这一任务时虽感意外,但他深知自己责无旁贷,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一重任。

抵达上海后,苏振华立即投入工作。

他首先邀请南京军区的政委廖汉生前来上海协助加强警戒工作,以确保局势的稳定。

在苏振华的领导下,上海局势在短短两天内便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对于苏振华而言,这只是个开端。

他继续带领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汇总各地区的情况并及时向中央汇报。

同时,他还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并传达给各级部门。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局势终于得以稳定。

然而,暗地里仍有一些人蠢蠢欲动,企图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苏振华深知这些人的险恶用心,于是果断下令对上海原有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清查。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理和筛查,终于剔除了那些潜伏在暗处的隐患,恢复了上海的宁静与祥和。

苏振华没有辜负领导人的期望,他以高效而精准的手段,将上海重新引上了发展的正轨,且并未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

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苏振华个人的卓越才能和坚定意志,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决策的英明与远见。

他们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将令如山
每天更新军事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