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电文苑 | 漫读诗词又一年

文摘   2025-01-07 19:07   江苏  



漫读诗词又一年




回首2024年,感觉坚持最好的事是读书,而读的最多的是诗词。

近年来,悟得了一点心得,美其名曰兴趣阅读法,或者叫兴之所致去读书。因为,都说开卷有益,但开什么卷却首先需要考虑。不是什么书打开了都愿意读,而且能够读到底。于我,则渐渐沉淀为对诗词的喜爱。



春光烂漫里,读着读着就想去融入春色,亲近田园。于是,物我两忘,春即是我,我就是春,无边的春色在心中流淌,在笔端凝析,《春日诗绪》赢得了编辑老师的肯定与刊发。炎炎夏日间,室外好一个骄阳似火,诗行却不乏清凉习习,一读再读,便无惧流火,去奔赴浓荫,也收获心中的《寻一方清凉》。千字小散文莫不是眼前的景,心中的诗。

读诗与体验互为映衬,相互参看,又激起对于诗词的喜爱。爱之余,便是拓展,就会主动,从看一个人的一本书到其所有的诗词赏析系列。从《马未都说透唐诗》到《马未都讲宋词》,从《蒙曼品最美唐诗》系列到《顺着历史学古诗》,从叶嘉莹先生百岁寿诞报道,到重读她的唐宋诗词讲稿,再到《叶嘉莹说诗词之美》,都是兴趣激发的结果。

如果说,看政治是看明白,看敏锐、看透彻,看未来的话,那么,看诗词则是看意境,看审美,看愉悦,看慧眼。单说观察的视角、描摹的独到,往往让人身心熨贴、愉悦顿生、感佩不已。“微雨过,小荷翻,琼珠碎却圆”,仿佛水银般的雨滴亮亮的扁扁的,晃荡在荷叶上,聚集在心田里。如果雨稍大,则“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诗词属于古人也一样关照今人。往往同一个人一词两阙两境界,一人两诗两重天。“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前者见青涩、稚嫩、勉强,无病呻吟;后者显成熟、洒脱、超然,看淡一切。同为写渔夫,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尽显孤寂、心灰意冷,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则飘逸、自带仙气。前后的渔父形象,实为诗人的心境逆转。



放眼开去,诗词中有离愁别绪,有旷达超然,有讽喻鉴今,有哲理非常,有风雅唱和,能怡情冶性,能开阔胸襟,能逸兴寄托,能言志载道,真可谓兴观群怨,阔大非凡。无论是顺境、逆境,读一读名家诗词,悟一悟名家心境,似能汲取力量,涵养品性,澄澈心灵。儒家尚立,道家尚透,佛家尚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诗词中有着太多的诗家顺时因境的情感切换。“得即高歌失即休”,“明日愁来明日愁”,及时切割不良心绪,乐享当下美好,不也很好嘛!

眼看云卷云舒,心装山川形胜,调动缕缕诗意,心中自然畅想诗意与远方,也常激起一场说走就走的周边旅行。览滁州《醉翁亭》人文,看垓下古战场遗迹,也化作半诌半吟的诗行:“意在山水一文宗,偏偏自嘲曰醉翁。人生当醉则须醉,自有真味在其中。”“沧桑黄土岗,垓下古战场。何等霸王气,至今成绝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日与两三家好友并他们三四个孙辈的孩童赴宴,活泼好动的孩子自然成为逗趣的对象。一时间,口出豪言,就以他们学过的诗词进行接龙,他们起个头,我来接余篇。子们先是瞪大了双眼表示怀疑,继而争先恐后发难,当然,记忆力衰减,也有诗句卡顿,孩子们则抢着背诵,那一刻车厢里欢声笑语,那一刻自己也俨然是一个大大号的顽童!


供稿单位:国网盱眙县供电公司

作者:钱成刚

责任编辑:杨金洁



苏电娘家人
走进班组,分享点滴,体会感悟,拓宽视野,携起双手,共建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