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左 下 角 阅 读 原 文
在 / 线 / 收 / 听 / 直 / 播 / 节 / 目
前段时间,自“高敏感”之后,又有一个心理学词汇,引发了现象级热议——“松弛感”。
这个用来描述家庭关系的词,来源于一位博主的分享:
一家人出门旅行,孩子的证件过期,无法登机,妈妈只能和孩子打道回府。可已经坐上飞机的家人们的行李,都是挂在妈妈名下托运的,由于妈妈没登机,导致行李全部退回。
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要么大发雷霆,要么彼此埋怨。但这家人,却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泰然自若,一脸轻松,就是打了个电话,叫人回来拿走行李,全程氛围,非常松弛。
下面的评论,全是表达羡慕的:
“好羡慕啊,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家,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旅行也会被完完全全地毁掉,甚至几十年后,还被拉出来吵架……”
“一次旅游,入住酒店的时候,我妈没带身份证,我爸勃然大怒,在酒店大堂里,骂工作人员,骂我妈,最后他自己先入住睡觉,我和我妈哭着,去找派出所开证明……从不知松弛为何物。”
“我感觉,我就是那种一旦发生脱离计划之中的事情,就会情绪失控、抓狂,我也想有这种松弛感。”
到底什么是松弛感?怎么就能引发如此之大的感触和共鸣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或者压力,属于“应激”范畴。松弛感,就是处理应激事件的一种态度或能力,很贴近心理学中的“心理弹性”一词。
有研究显示,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在面对生活应激时,具有运用不同认知和情绪的能力,往往能将其看作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赋予事物变化以成长意义而非威胁。他们具备积极的自我画像,对未来非常乐观。
没错,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可能是松弛感的必备要素。而松弛感、高心理弹性,往往能带来正向反馈。
比如,那些在工作中保持情绪稳定的人,通常会有更好的业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正因为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保持不慌不忙,所以,能够更加井井有条地完成工作。
凌晨时分,思念跨越千山万水,你的爱和梦想都可以在我这里安放。各位夜行者,深夜不孤单,我是迎波,陪你穿越黑夜,迎接黎明曙光!
最近夸一个人,
得说他有松弛感。
全网都在讨论,
松弛感从何而来,
某某人为什么
没有松弛感,
以及怎么养成
自己的松弛感……
和高级感、
厌世脸类似,
松弛感以前也不是
咱普通人的事儿,
最早用上的还是明星,
赞美其在穿搭、气质、
妆容、姿态等方面,
有着毫不费力、
天然去雕饰的美,
而运用到家庭关系上,
则是一个导火索,
揭开了无数人
童年的阴影。
与此同时,
职场上的内卷
进入白热化,
也让大家开始反思:
我有资格松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