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活”了!可太有故事了……

企业   2024-10-31 18:37   北京  


微微泛黄的老照片
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一声声快门

记录下欢声笑语

也记录下艰难险阻

翻出老照片

那些曾经逝去的岁月

仿佛透过这些画面再次回到身边


随着AI技术的发展

照片复原技术成为一种新潮

今天油宝也借助AI

让老照片上凝固的那些瞬间动起来

和油宝一起感受

如歌的石油岁月


无人区里

也能结出“硕果”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石油地质队踏勘的征程,总是伴随着数不清的挑战。1958年,原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505、506两个重磁力地质联队9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完成9条剖面的导线测量和重力、磁力调查。

在沙漠里,队员们每天要行走十几公里,每一公里做一个物理点,难度极大。休息时,队员们就地拿出干粮补充体力,如果没有力气支开帐篷,就会在沙丘高处架上行军床,和衣而眠。最后,他们带着丰硕的成果走出了沙漠,填补了塔里木沙漠腹地无勘探资料的空白。


喜上眉梢!

微生物采油试验成功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65年,大庆油田新油区接替储量严重不足,老油区进入高含水期后,依靠常规水驱难以有效进行挖掘,大庆油田开始着手进行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没有成功的经验,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攻关团队只能反复进行培养菌分离筛选,再培养发酵、性能评估、现场实验、动态监测、效果分析。

经过不懈努力,攻关团队终于试验成功了微生物驱油这一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试验成功后,微生物采油高级工程师王传柱喜上眉梢,这张照片是50多年前实验成功后的纪念,也是油田科技人员不断攀登科技新高峰的生动体现。


挺进沙漠腹地的

希望之路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89年10月19日,塔里木油田部署在沙漠腹地的第一口探井获得重大发现,让塔中的勘探迅速大范围展开。大批钻井物资需要运入沙漠腹地,但依靠专业沙漠车队直接挺进沙漠,效率低下,这让塔里木石油人下定决心修建一条通往沙漠腹地的公路。

1991年,塔里木沙漠公路建设先导性试验启动。历经4年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1995年,塔里木油田终于打通了盆地南北交通的阻隔,全长566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通车,成为世界上贯穿流动性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有力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


女子撑起一片天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54年4月,温州师范学校速成班女生来到玉门油矿,8月,她们正式组成玉门油矿女子测量队,成为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女子测量队,共有队员32人,除了管理员和临时工是男同志外,其余全部是20岁左右的姑娘。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学校里教授的知识有限,她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姑娘攻坚克难,和测量团队一起创造了“三点圆圈跑尺法”和“跑半圈”的测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超额完成了测量任务。


披红挂彩

吐哈盆地首列原油外运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91年11月20日,吐哈盆地首列原油东运剪彩仪式在鄯善油库举行。天还没亮,吐哈油田数百名员工早早等在栈桥。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运的油库栈桥,是当时中国最长、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栈桥。寒风中,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只见一列披红挂彩、满载原油的列车在栈桥下整装待发,标志着吐哈石油会战鄯善油田的开发和产能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勇担时代使命

不负青葱年华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97年春天的风带着温暖的气息,吹绿了花池,吹开了长庆油田32889钻井队工人的笑脸,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一起奋斗的青春岁月定格成了永恒。灯火通明的井架在山峁间星罗棋布,24小时连续不断的钻机声伴人入眠,只要它不停地运转着,对于钻井工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石油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在钻井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个年头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笑对生活,不断为祖国发展贡献着石油力量。


功勋井背后的

艰苦卓绝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95年,柳18-41井组投产,这是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首次一次性投产8口新井的井组,也是靖安油田开发建设的功勋井组。

在抢投柳18-41井组的时候,投产组人员靠吃玉米棒子、喝窖水苦战8天8夜。通井、洗井、射孔、压裂、下泵5道工序,投产组人员仅用了198小时就顺利完成,让当时的靖安油田喜获日产近198方的液量,57吨的油量,也推动了靖安油田区块连片的迅速壮大。


人拉肩扛

奏响辽河勘探序曲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70年,一声号令,从大庆六七三厂南下的老一代钻井人组成辽河钻井指挥部齐聚辽河两岸,掀起了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一座千年沉寂的聚宝盆被轰鸣的钻机声唤醒。身为缔造大庆精神的一代人,发扬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靠“人拉肩扛”、杠子撬,将20多吨重的钻机运到井场。1968年7月,32146队钻探的千1井获工业油气流,发现辽河第一个油田——于楼油田,奏响了辽河勘探的序曲。


让小小岩芯

成为探寻油气的钥匙

↑点击让老照片动起来↑


1982年6月,国产数字测井仪SJD-801在大港油田投入使用,这是国内首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测井仪,实现了国产技术由模拟测井向数字测井的转变。学习、设计、实践、提升,几十年过去,一代代取芯装备的更换,测井人从每一个细节着手,逐步从取全、取准向取大、取好转变,将一个个岩芯从地下取出,让岩芯成为地质研究和油气分析的重要依据,让井下的小岩芯服务油气大开发。



一声声响亮的承诺

一次次无悔的奔赴

触摸时代的脉搏

感受历史的韵律

石油前辈的步伐无私而坚定

新时代的石油人

也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踔厉奋发 砥砺前行

成为不断奔涌向前的澎湃力量


文字 | 余驰放

素材来源 | 大庆油田 王志田 赵宇豪、塔里木油田 王成凯 张思敏、玉门油田 吴昕晔、吐哈油田 贾斌 鲁全国、长庆油田 任亚宁 张小燕、大庆石化 刘莉莉、长城钻探 徐阳、中油测井 高子涵 姚东江

责编 | 姜娟娟

审核 | 马莹莹


中国石油
Hi,我是油宝,一起聊点“油”意思的,“油”此出发,共赴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