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的才叫中秋,我们顶多算是放假

文化   2024-09-17 06:30   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李白在诗中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八月十五,又到一年中秋,古时月,今世人,一轮明月照古今。
 
今时今日,赏月常有,团圆仍在,可风俗在慢慢消减,气氛正渐渐淡漠。
 
和古人过中秋佳节的仪式感相比,我们顶多算是放假。
 

1

祭拜月神
 
俗话说:“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
 
祭祀天神祖先,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活动。
 
而自宋朝始,秋分祭月逐渐在民俗融合中演变成中秋祭拜月神。
 
《京都风俗志》中记载:“至望日,于月下设鲜果、月饼,鸡冠花,黄豆枝等物,人家妇女拈香先拜,男子后拜。
 
民间中秋之夜,家中长幼齐聚,设下供桌供品,依次焚香祭月,祈求福佑。
 
男孩希望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女孩则期望自己“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之后一家人在月下畅聊欢饮,享食月饼,共吃瓜果,一派自在欢乐。
 

2

赏月追月
 
唐代诗人韩愈写:“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赏月习俗在唐朝时流行,直到宋代,中秋节俗便以赏月为中心。
 
时至今日,中秋赏月,看明月皎皎,闻丹桂飘香,仍盛传不衰。
 
游子赏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浓浓思念;
 
独处赏月,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寥冷清;
 
团圆赏月,有“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的欣喜满怀。
 
过了八月十五,人们兴犹未尽,于是又在十六的晚上,与亲朋好友相约,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岭南杂事钞》有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趁花好月圆,趁亲友在旁,把臂同游,尽享欢乐,方能不负中秋,不负韶华。

 

3

团圆宴饮
 
中秋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古代,中秋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定然少不了一顿团圆饭。
 
在他乡的游子,不远千里地回到家乡,和父母家人阖家团圆。
 
父母早早备好新鲜的饭菜,螃蟹、鲜藕、月饼,还有应季的桂花酒。
 
到了晚上,家人围坐,举箸共食,举杯共饮,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但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却将遥远的他乡变作了故乡。
 
当团圆不再成为奢望,心中反而渐渐失去了那份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羁绊。
 
无论走得多远,也别忘了,有家的地方,才叫中秋,有家人陪伴,才是过节。
 

4

猜谜作乐
 
“嫦娥奔月”是中秋的神话起源。
 
和七夕相比,中秋的“爱情”属性更为哀婉绝美。
 
但中秋佳节,也成了古人男女间互表心迹、传情的上佳时间。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月圆夜,人们通宵达旦,赏月作乐,各大商家会在公共场所挂上灯笼。
 
既为照明,也为取乐,大家聚在一起,猜灯笼上的谜语,尤为年轻男女所钟爱。
 
灯火通明的夜市,你来我往的猜谜游戏中,展示才华,传达爱慕,感情自然与日俱增。
 
对中国人而言,与其说庆祝的是节日,不如说钟情的节日里的人情温度。
 
值此佳节,与家人团圆,也别忘了和爱人相约,忘却工作生活的奔波疲累,共度美好时光。
 

5

燃灯观潮
 
中秋之夜,天晴如水,月明如镜,处处良辰美景。
 
可古人并未满足,于是湖广一带大多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
 
在中秋节前十几天,各家各户就会用竹条扎灯笼,作“庆中秋、果品、鸟兽鱼虫”等形状字样。
 
待到中秋来时,便灯内燃烛高挂于竹竿之上,放在家中高处,其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
 
满城灯火,美不胜收,节日的氛围与喜悦涌上心头。
 
而浙江一带,自汉代以来,除了赏月外,观潮也成了中秋一大盛事。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千年前苏轼笔下的汹涌澎湃震撼人心。
 
杭州钱塘、嘉兴海宁等地,五湖四海的宾客慕名而至,尽情一饱眼福,庆贺中秋。
 
儒风君说:
 
生活需要仪式感,节日也是。
 
时移世易,那个通宵达旦、阖家欢乐的中秋佳节,离我们越来越远。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自己过中秋的方式,但总有些习俗温情需要一代代传承。
 
最明故乡月,最念故人情,愿你莫忘归乡,莫忘团圆。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儒风大家
关注儒风大家,读懂中国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