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声⌋系列前三场音乐会
带领着我们体验多元的当代音域世界
从海外到国内
从西洋管弦到民族乐器
从单种声音到多个声场
每次超越传统的听觉体验
唤起了人们对声音直观感受
12月14日
最后一场音乐会
策划人金卓晟
将带来属于他的钢琴独奏现场
回归当下,将心境融入环境
在寂静、细微甚至洪亮的声场中
感受并探讨钢琴独奏的别样可能
CC有空计划
“造声”系列·第四场
花·寂⸺金卓晟钢琴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4年12月14日
19:30-21:00
【演出地点】
龙城CC创意街区
CIC创新创意中心2F
CC空间
【面向群体】
8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以及喜爱音乐的广大市民朋友
【参与方式】
市民朋友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
活动免费,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本次报名设置防鸽费,现场核销后原路退回)
演出须知
节目单
——正式演出 Concert——
1、刘洋 Yang Liu(1987- )
雨之气 II Rain Air II(2017)
2、加丽娜•乌斯特沃尔斯卡娅
Galina Ustvolskaya(1919-2006)
第六钢琴奏鸣曲 Piano Sotana No. 6(1988)
3、约翰·凯奇
John Cage(1912-1992)
4’33”(1952)
注:该作将在乌斯特沃尔斯卡娅的奏鸣曲曲间呈现
4、莫顿·费尔德曼
Morton Feldman(1926-1987)
玛丽宫 Palais de Mari(1986)
5、金卓晟 Zhuosheng Jin(1991- )
梦扬州 A Dream doesn’t Exist(2020)
——演后谈 Post Concert Talk——
⌈造声⌋系列策划人、演奏者、作曲家——金卓晟
金卓晟
Zhuosheng Jin
演出作品
梦扬州 A Dream doesn’t Exist
《梦扬州》原本写给一位故人,用于她自己在家自娱自乐。后来这位故人不知所踪,成了历史悬案,这首作品就被作曲家重新命名,公开发表了出来。
作品分为三个短乐章:《歌》、《舞》、《回声》,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音乐形态,拥有不同的声响和意境。全曲大约5分钟,是一首精美的小品曲。
——金卓晟
作曲家及作品简介
刘洋
Yang Liu
向上滑动了解更多
刘洋,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曾先后就读于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本科)、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硕士和博士),师承 Jonathan Cole, Joe Cutler, Michael Oliva (电子音乐) 以及 HarisKittos等作曲家,在此期间还荣获 Clifton Parker和 McFazdean Whyte Award等奖学金项目的赞助。毕业后先后受雇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助理教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博士后),并在 2022 年被评选为“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为贾国平教授。其曾多次接受委约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乐团与机构创作作品并首演,例如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英国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Variable Geometry室内乐团、伯明翰当代室内乐团(BCMG)、美国国家歌剧中心(Mise-En室内乐团)、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音乐节、贵阳交响乐团、意大利mdi、Art Percussion、以及MotoContrario室内乐团、奥地利Stump-Linshalm二重奏,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电影交响乐团等。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国际比赛大奖,例如Alfred Schnittke国际当代音乐作曲比赛、Mauricio Kagel国际作曲大赛、英国Phillip Bates当代作曲大赛、Bruno Maderna国际当代音乐作曲比赛等,其中多首作品被意大利 Aldebaran Editions和德国Engram Recordings等出版社发行出版。除音乐创作外,其理论研究文章也发表在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及《音乐研究》等核心期刊。
演出作品
雨之气 II Rain Air II
《雨之气 II》作于2017年,是《雨之气》系列作品的第二首。系列第一首作品创作于2013年,由英国“21st Century Liszt”项目委约创作。《雨之气 II》则由英国“Contemporary Music in Action”项目委约并于2018年在英国首演。
此次演出为这首作品的中国首演。作曲家的灵感来源于英国十多年的生活。英国常年阴雨,尤其是冬天鲜少见到阳光。风雨的声音、以及雨后鲜甜的空气,成为作曲家音乐创作里丰富的音乐素材与灵感。作品中,作曲家将心境融入环境,标题似在描写自然,音乐本身诉说的却是作曲家的心绪。雨更像是一种空间,将丰富的情感容纳其中,再像空气一样交由聆听者尽情呼吸。作曲家希望创作的音乐更像是一粒种子,交给听众亲自种下,并在种子成长过程中融入他们自己的情感与故事。这首曲子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雨声材料,时而清澈、 时而压抑,蕴含着不同的情绪表达。
——刘洋
加丽娜•乌斯特沃尔斯卡娅
Galina Ustvolskaya
向上滑动了解更多
加利娜·伊万诺夫娜·乌斯特沃尔斯卡娅(Galina Ustvolskaya,1919-2006),常被称为“持锤女士”,是一位以独树一帜的风格著称的俄罗斯作曲家。乌斯特沃尔斯卡娅出生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并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跟随肖斯塔科维奇学习作曲,尽管她后来与其保持距离,称其音乐“干燥无趣”。在苏联时期,她一边为宣传创作符合国家要求的作品,一边秘密发展自己的风格,直至 1961年才首次公开演奏她的“真实”作品。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现代主义音乐的宽容度提高,她的作品逐渐获得认可,尤其在 1989 年荷兰音乐节上演后声名鹊起。但她于1991年停止创作,过着隐居而清贫的生活,直至 2006年去世,留下了一份以独特原创性和深刻力量闻名于世的音乐遗产。
她的音乐以同音块的结构、非传统的乐器组合(如八把低音提琴与钢琴)以及极端的音量变化为特色,创造了独特的音簇,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尽管她的创作极具创新性,乌斯特沃尔斯卡娅的个人生活却极为低调,她一生仅批准了21部作品公开演出。乌斯特沃尔斯卡娅的创作深受宗教灵感的启发,她认为自己的音乐来自于与神的直接联系,并拒绝民族主义或世俗标签。
演出作品
第六钢琴奏鸣曲 Piano Sotana No. 6
《第六钢琴奏鸣曲》(1988)是一部充满身体暴力感的作品。通篇运用了厚重的音簇(cluster),正如音乐学家玛丽亚·奇兹米奇(Maria Cizmic)所解释的那样:“由于其极强音(ffff)的音簇,它创造了一种演奏空间,使钢琴演奏者感受到痛苦,将身体的具体行为和痛苦的感知凸显出来——这一切隐喻了发生在苏联历史中的一些特定的时期。”
第一段速度标记“极度富于表现力”是其超强表现力的体现之一。尽管作品充满不协和音,但仍能听到一些旋律,通常由每个音簇的最高音构成。在第一主题最终重现之前,一组六个和弦以尽可能柔和且像圣咏般的方式演奏,为整首曲子带来了一瞬的静谧。
约翰·凯奇
John Cage
向上滑动了解更多
约翰·凯奇(John Cage, 1912–1992)是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曲家、理论家和艺术家之一,以其前卫的音乐理念和艺术实验著称。他被誉为偶然音乐(Chance Music)和无声音乐的先锋,其作品挑战了传统音乐的边界,对后现代音乐、表演艺术及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凯奇出生于美国洛杉矶,1930 年代师从勋伯格学习作曲,早年创作受到新古典主义和实验音乐的启发。1940年代,他开始探索打击乐和电子音乐领域,并创造出“准备钢琴”(Prepared Piano),通过在钢琴琴弦上放置物件产生独特音色。1952年的《4分 33秒》(4'33")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强调“无声”的存在,即聆听环境音。
凯奇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将偶然性引入音乐创作过程。他利用《易经》和随机操作技术,创作出非线性、开放形式的作品,如《音乐变化》(Music of Changes)。此外,他还在舞蹈艺术中与默斯·坎宁安(Merce Cunningham)长期合作,共同探索音乐与舞蹈的独立关系。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凯奇涉足文学和视觉艺术,其作品集《寂静》(Silence, 1961)是现代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他的创作强调音与无音的平等,呼吁观众重新定义音乐的意义。
凯奇的创新理念对当代艺术、实验音乐和表演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至今仍是艺术界的灵感源泉。他于 1992 年在纽约逝世,留下了丰富而多样的艺术遗产。
演出作品
4分33秒 4’33”
《4分33秒》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于1952年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也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实验音乐之一。作品全长 4分33秒,由三个乐章组成,但演奏者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发出任何预设的乐音,而是保持沉默。作品的核心思想是鼓励听众关注环境中的自然声音,将这些随机的声音视为音乐的一部分。该曲首演于1952年8月29日,由钢琴家大卫·都铎在纽约伍德斯托克的一场音乐会上演奏。
凯奇创作《4分33秒》的灵感来源于他对禅宗和默然的哲学思考,以及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的“白画”,这些空白的画布通过反射环境光和阴影成为观众体验的一部分。同样,凯奇希望通过“无声”挑战传统音乐的定义,邀请听众重新审视声音、静默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这部作品最初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有人批评它为“反音乐”,也有人称赞它为音乐史上的革命性创举。《4分33秒》不仅扩展了音乐的边界,也对后来的偶然音乐、环境音乐和观念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奇认为,这部作品并非关于沉默,而是关于“聆听”,它提醒人们,音乐无处不在,取决于我们的感知和关注。
莫顿·费尔德曼
Morton Feldman
向上滑动了解更多
莫顿·费尔德曼(Morton Feldman, 1926–1987)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之一,以其独特的极简主义风格和对时间、音色的探索著称。他的音乐以静谧、延展和微妙的变化为特点,常被描述为“声音的冥想”。
费尔德曼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早年学习钢琴和作曲,深受斯克里亚宾和韦伯恩的影响。1949年,他在纽约遇到约翰·凯奇(John Cage),两人一见如故,凯奇的观念主义哲学对费尔德曼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凯奇的启发下,费尔德曼开始探索偶然性音乐,同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他的早期作品常采用图示记谱法(Graphic Notation),让演奏者根据图形符号自由决定音高和时值。例如,《Projection》系列就体现了这一点。20世纪60年代后,他逐渐回归传统记谱法,但作品的风格更加细腻。
费尔德曼的音乐以细微的音色变化和极慢的节奏著称,常使用长时间的重复和不对称的节拍,营造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氛围。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三重奏》(Trio)、《钢琴与弦乐四重奏》(Piano and String Quartet)以及长达6小时的《弦乐四重奏第二号》(String Quartet No. 2)。这些作品以其极简的织体和冗长的结构闻名,要求听众在一种放松但专注的状态下体验时间的流逝。费尔德曼还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交往密切,受到视觉艺术的启发,将音色视为音乐的核心。作品《罗斯科礼拜堂》(Rothko Chapel)是其与视觉艺术融合的典范。
莫顿·费尔德曼一生致力于重新定义音乐的听觉体验,其作品深刻影响了当代音乐,尤其是在极简主义和环境音乐领域。他于1987年因胰腺癌去世,但他的音乐遗产仍然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团队
音乐会策划:金卓晟
统筹:田颖
物料设计:岿里文化传媒
录音、录像、摄影、后期:时鸣文化传媒
乐器、调率:深艺音乐、精艺琴行
现场执行:陈晓国、温海涛
媒体宣发:温海涛
舞台技术组:郑佳永、张伟杰
音乐会学生团队:
伍圣康、陈冀川、任泰霖、黄芷琪
特别鸣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此在艺集
CC有空 计划
有空计划持续招募中
(点击LOGO查看更多)
龙城CC创意街区,是一座嵌入城市街巷的立体绿洲。它的存在是为了探索新世代生活方式与社区商业结合的人文邻里范式。在这里,我们聚焦数字创意与艺文生活;在这里,我们营造社群、场景与公共空间;我们将灵感种在绿洲之上,浇灌有艺术气息、生活温度、有社区归属感的城市文化有机体,让街区在共创中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