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质谱组学平台
摘要
基于氟的特殊性质,氟和含氟官能团在医药、农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向药物分子中引入氟甲基可以提高分子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氟甲基存在于多种抗肿瘤、抗炎药物。复杂药物分子高特异性的氟甲基化是化学合成中的挑战。生物催化因其优良的特异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而具有独特优势,近来已被用于氟甲基转移反应。然而,目前报道的方法主要通过SAM依赖的亲核性甲基转移酶和氟甲基SAM类似物催化O,N,S等原子亲核氟甲基化,而对于不活泼碳的氟甲基化因十分困难而尚未实现。
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董敏教授团队在前期酶促亲核机制的氟甲基、氟乙基工作基础上(ACS Catalysis. 2023, 13, 13729;2024, 14, 6211),与合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发表了题为“B12-Dependent Radical SAM Enzymes Catalyze C-Fluoromethy-lation via a CH2F-cobalamin Intermedi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B12依赖的SAM自由基甲基转移酶(B12-RSMTs)催化的自由基氟甲基化反应。发现酶通过识别原位产生的非天然辅因子F-SAM,生成5´-脱氧腺苷(5´-dA)自由基,同时在一种全新的氟甲基B12(CH2FCbI)中间体的参与下,实现了不活泼碳氟甲基化修饰,并成功应用于多肽、活性天然产物的特异性氟甲基化。
研究内容
QCMT属于B12依赖的SAM自由基甲基转移酶,它参与甲基辅酶M还原酶(MCR)418位谷氨酰胺Cα的甲基化后修饰。作者通过HMT原位产生SAM的甲基被氟甲基取代的氟代SAM(F-SAM),发现当使用柠檬酸钛(Ti(III) citrate)为还原剂时,QCMT可以还原性切割F-SAM产生5´-dA,同时在361nm下检测到新峰的生成。通过高分辨质谱、19F-NMR及X-单晶衍射表明该新峰为全新的中间体氟甲基B12(CH2FCbI)。此外,还检测到QCMT催化多肽底物PS24中谷氨酰胺Cα氟甲基化的产物(图1)。
图1: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反应。
(A)在254nm下检测QCMT切割F-SAM的HPLC分析。
(B)在361nm下检测CH2FCbI形成的HPLC分析。
(C)CH2FCbI的X单晶衍射分析。
(D)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反应用胰蛋白酶酶解后的MS/MS分析。
(E)负对照组用胰蛋白酶酶解后的MS/MS分析。
作者通过对QCMT催化的氟甲基反应进行实时UV-vis监测、LC-MS分析及时间依赖的HPLC分析等,推测了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的反应机理:首先,HMT催化SAH与CH2FI反应生成F-SAM,QCMT中的铁硫簇被还原为一价后传电子给F-SAM,使其均裂产生5´-dA自由基,进而夺取底物上的氢原子,产生底物自由基;同时QCMT中的钴胺被还原为一价并亲核进攻CH2FI,产生氟甲基B12;氟甲基B12与底物自由基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后,生成氟甲基产物与二价钴胺素,二价钴胺素被还原为一价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催化(图2)。
图2:推测的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反应机理。
接下来,作者将氟甲基级联反应运用至其他的B12-RSMTs:CysS与GenD1。CysS参与天然产物Cystobactamids的生物合成,在HMT与CysS的级联反应中,获得氟甲基化产物-化合物4。GenD1参与天然产物庆大霉素的生物合成,在HMT与GenD1的级联反应中,获得氟代的庆大霉素X2(图3)。
图3:(A)HMT与CysS级联反应中氟甲基产物的LC-MS分析。
(B)HMT与GenD1级联反应中DNFB衍生化的氟甲基产物的LC-MS及MS/MS分析。
最后,作者发现F-SAM对于氟甲基化反应并不是必须的,当用SAM代替F-SAM并加入CH2FI仍然可以产生氟甲基产物,这进一步验证了之前提出的反应机理。
该工作拓展了SAM自由基酶的应用范围,为高选择性制备更多的氟烷基天然产物提供了创新方法。
致谢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孔丽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天津大学董敏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扈靖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同时感谢药学院高妍老师在质谱检测方面提供的帮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9815
在该研究工作中,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质谱组学实验室提供了小分子和多肽的液质(LC-MS及LC-MS/MS)测试和数据分析。
质谱组学实验室有3台设备,包括四极杆超高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Thermo Scientific Q Exactive HF Orbitrap LC-MS/MS(仪器编号:2017013573);基质辅助激光解离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TOF Mass Spectrometer(仪器编号:2021012419);三合一质谱仪Thermo Scientific Orbitrap Fusion Lumos(仪器编号:2017013571)。
地址: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24教学楼A区109室
联系人:仪器测试中心 高妍 老师
邮箱:gaoyan@tju.edu.cn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
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于2009年成立,位于天津大学24教学楼A区一层,占地约1500平米,经过十多年来不断的投入和建设,目前拥有各类先进仪器与专业设备70余台,仪器原值近8000万元。目前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12个功能实验室和一个数据中心,其中60余台(22台超100万元以上)实行对外共享服务,为校内外近200个课题组提供分析测试服务。
中心目前已建成和投入使用的功能实验室有“质谱组学实验室”,“质谱服务实验室”,“核磁/顺磁共振波谱实验室”,“晶体衍射实验室”,“蛋白结晶筛选实验室”, “生物物理实验室”,“流式细胞分析与分选实验室”,“生物成像实验室”,“样品制备实验室”,“制剂与离心实验室”,“色谱分析实验室”和“光谱分析实验室”;以及“信息共享服务与应用平台和数据中心”。
本测试中心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获得国内/国际双重CNAS/iLAC认证授权的分析测试平台(认可资质:L16629),在两大方向(药物与中药)、四个核心分析领域(有机/无机质谱、核磁、单晶衍射和圆二色光谱)对校内外用户提供CNAS分析测试服务。
地址: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24教学楼A区一层
联系人:仪器测试中心主任 张向阳 教授
邮箱:xiangyang.zhang@tju.edu.cn
仪器列表:http://yiqi.tju.edu.cn/lims/!equipments/index
图文来源: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董敏团队
图文编辑:天津大学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团队
审核:陈瑞冰 张向阳 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