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细鲫(学名:Aphyocypris lini)是中国特有的原生淡水鱼,属于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历史上,这种鱼类分布在香港新界,是香港的特有种,同时也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零星地区。
林氏细鲫
1936年,Herre, Albert W在香港粉岭采集到了该物种的样本,而直到1966年,Weitzman 和 Chan 才将其认定为一个新种。林氏细鲫通常栖息于淡水溪流中,然而由于水利设施建设、水土流失以及河流干涸等原因导致其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最终造成了这一物种资源的枯竭与消失。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林氏细鲫被列为“野外绝灭(EW)”;而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中,则被列为“野生绝迹”。简而言之,其濒危程度相当于华南虎。
但与作为大型兽类的华南虎不同,华南虎的消失尚且引起了广大的讨论和关注。但林氏细鲫作为小型本土鱼类,它的存在直至消失都没有被人关注过。
发现:林氏细鲫
2019年3月,福建省观鸟协会的原生鱼保育小组成员张继灵,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条无名溪流中首次发现了林氏细鲫,并通过确认其为福建的新记录鱼种,这标志着这一曾被认为已野外绝迹的物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但该地区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当时估计仅有30至50尾。
2023年福建观鸟协会的原生保育小组成员王平,再次回到产地对流域,分布、数量和栖息地进行详细调查,发现种群依旧稀少,仅分布在中下段河段管道拦截的缓流区域、岸边水草一侧,如遇台风及雨季,此处浅滩会被冲击。而此次调查还发现上下游河道干涸,水域中溪石斑、长鳍鱲、罗非鱼为主要物种,对林氏细鲫及金线丽纹等小型鱼类生存构成直接威胁。在沿岸,还看到被抛弃的细网等工具,近年来,随着原生观赏鱼热度的兴起,林氏细鲫也因为稀缺被明码标价,非法捕捞。
挂在水边的细网
启动:人工繁育
为了拯救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2023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与福建省观鸟协会原生鱼保育小组(以下简称“原生鱼小组”)联合启动了林氏细鲫的人工繁育计划。
林氏细鲫远在深山中,2023年原生小组再次回到4年前发现林氏种群的原生产地。
从福州出发驱车近2小时,因原生产地离村寨较远,群山环绕没有信号,仅当地村民种植作物开垦的机耕路,山路碎石多路况差,临崖区域某些路段陡峭,越野车无法顺利通达到流域,需要小组成员携带野采引种工具,增氧设备、干粮徒步近30多分钟。
坡度陡路况差
坡度大越野车打滑
经过前期对林氏细鲫原生产地流域、数量等详细调查,基本掌握了林氏细鲫的分布后,原生鱼小组计划进行野采引种。经过多次野采,最终总计获得林氏细鲫种源37只,其中公12只母25只。由原生鱼小组的王平负责林氏细鲫繁育工作,分别在室内环境及室外仿生态繁育池中进行。
室内溪流缸
户外仿生鱼池
福州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深山夏季溪流温度也不会很高。室内繁育考量可视范围内,对食物结构、温度、繁殖比例、PH值、环境等可以进行人为干预,近距离观察习性及繁育情况。在此基础人工繁殖林氏细鲫接近90多天,均无观测到林氏细鲫产卵及孵化的幼苗。后续通过多次调整缸内环境,如竹节草、蜈蚣草、青鳉收卵器对比、调整水质酸碱度、更换缸体、变换造景、控制光照时长等方法,以期望能繁育成功。
室内林氏进食(丰年虾)
不同环境下饲养、记录、检测PH值
作为一种小型原生鱼,林氏细鲫的身体长而侧扁,在野外能够很好地隐蔽自身。栖息地的水质清澈,溪流流域结构复杂多样,种群多生活在缓流水域,且岸边水草覆盖的地方。食性杂,性格温和活泼,喜欢群聚,并能与其他鱼种共存,生活在河流中上水层,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室外仿生态繁育池以林氏细鲫产地环境为参考造景,种植水草,挺水植物,并投放草履虫、水蚤等浮游生物促进生态形成,设置定时抽排水让溪流循环。提高它们的成活率和野外放归的适应能力,实现自然环境繁殖的可能。
户外仿生池塘
仿原生态鱼池水下生境
成功:从无到有
在SEE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及原生鱼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林氏细鲫室内外的繁育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这一年期间,陆续确定饲养促进性腺发育适口的饵料,催产适宜的温度、环境、酸碱度、自然孵化等环节的技术难题。
室内人工环境繁育从无到有,历时180多天,在失败的过程中慢慢累积了经验,4批次繁殖林氏细鲫38只。
林氏细鲫求偶
室内林氏种鱼及繁殖的亚成苗
户外仿原生池投放测试水质的红边鳑鲏及21只林氏细鲫,经过半年的驯养,在定期的水箱相机监测中,也陆续发现幼苗。
这一结果也符合前期预想。但由于户外场地大,躲避空间多,观测困难,无法具体统计野外池繁育数量。只能根据水下相机观测种群情况并结合室内,及已清池的数据大致判定,户外仿生环境鱼种在6个月内以接近3倍的数量在增长。户外仿原生环境的繁殖成功,也是首次,填补了我国林氏细鲫仿野外繁殖的空白。
人工环境下繁殖阶段性的成功,解决了林氏细鲫后续保育所需的苗种来源问题,不仅为林氏细鲫的资源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也为其它濒危鱼类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借鉴的可能性。不仅有助于扩大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之后还将通过更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保护原生鱼类的意识。
仿生池中繁殖期的林氏细鲫
仿生池塘孵化的林氏细鲫幼苗及红边鳑鲏幼苗-后背有黑点
展望:共同守护
林氏细鲫体型较小且对水质敏感,可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对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保护野生动植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过度捕捞和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栖息地丧失,以林氏细鲫为代表的濒危鱼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实现物种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基数,放归到自然、就地或迁地保护等措施,使野外种群能够重建,让野外种群数量逐渐扩大,通过原生地(栖息地)有效保护、生境恢复和改善,让野外种群有适宜生长环境,最终达到解除濒危状态的目的。
这些物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无声地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共同守护珍稀物种,确保它们能在自然界中继续繁衍生息,一起珍惜和保护我们共享的地球家园,让每个生物都能在此找到生存的空间。
繁殖期的林氏细鲫雄鱼
进入繁殖期的林氏细鲫公母
图片 | 王平
SEE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项目是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的核心业务之一,项目充分动员民间力量,在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方面开展综合的试点与示范。从青藏高原到东南沿海、从森林到湿地、从荒野到城市,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亿人民币,支持了200余家国内、国际机构、科研院所、环保志愿者团体等开展科学研究、巡护、物种监测、生态恢复、公众教育与倡导、社区生计发展、政策推动等工作。
2016-2017年SEE基金会启动了四大项目:任鸟飞——守护中国最濒危候鸟及其栖息地、三江源保护——守护7亿中国人的水源地、诺亚方舟——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留住长江的微笑——长江江豚保护项目。2020年起,又陆续启动了濒危物种保护行动、生态恢复与碳汇、保护地管理及能力提升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