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洒在每一个夜行者的身上。在万家灯火陆续熄灭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检查室门口,依然灯火通明,门庭若市。
预约候诊屏幕又滚动了,等待的所有人都抬起了头,随后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下一个被推进检查室的人,有羡慕,有紧张,也有期待。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在等待早就预约好的核磁检查。
2019年9月17日晚上九点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生核磁检查室门口,患者和家属坐满了整个等待区。
和门外一墙之隔,在每一间不分日夜的检查室里,是由诊断医生、技师和护理人员组成的放射科影像诊断团队:不敢喝水,因为怕去厕所耽误时间;不敢拿手机回家人的电话,因为后面还有很多患者等待;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他们所下的诊断,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更是患者最后的命运审判。
在这些等待和辛劳的背后,是全国总人数不到20万的放射科医生,他们面对的,是每年75.4亿人次等待检查的庞大放射科患者。
患结直肠癌的妈妈坐在轮椅上
我陪她等到了凌晨12点的核磁检查
“我们在门诊开了检查单,但是核磁检查预约窗口告诉我们要10天后能做上,老家的检查说妈妈已经是结直肠癌的晚期了,我们一天都等不了,如坐针毡。”2019年,黑龙江省鹤岗市90后姑娘赵梦洁(化名)和家人一起,带着在鸡西市诊断为结直肠癌晚期的妈妈来到了北京,发现最能直观诊断癌细胞是否在转移的核磁共振检查,真的太难排了。
“其他的检查一周之内都约好了,但是核磁需要等10天,我闭上眼睛好像都能看到,癌细胞在这些天,疯狂肆虐的侵蚀妈妈的其他器官。”赵梦洁告诉记者,为了早点做检查,她在医院里外整整打听了一天。
有一天,一位已经入院手术的患者家属告诉她,有办法。
“约半夜的检查,你主动提出来,就能做,一般人不知道。”在赵梦洁的记忆里,这位60多岁的患者家属看起来朴素憨厚,告诉她这个“秘密”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热水壶,一边指着核磁检查室的方向,一边用手遮挡着嘴。
在肿瘤医院里,每一个能尽早做上放射科检查的消息,都极富有神秘色彩。
赵梦洁还没等听完,立刻拿着检查单又跑到了核磁预约窗口。
“当时紧张的不行,还没排到我的时候,两只脚都一直在地上小跳,完全站不住了。”赵梦洁说,排到她的时候,她小心翼翼的递过去检查单,轻声告诉窗口里的医生说,我们想约半夜的,12点也行。
“12点也得两天后,病人身体能行吗?”还没等医生的话落,赵梦洁马上使劲儿点头连着说了3次“行”-----提前8天,已经很幸运了。
赵梦洁全家都在焦灼等待的核磁检查,是如今放射科(部分医院称作影像科)检查中的一种。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是最直观常用的诊断方式。
两天后的晚上10点,赵梦洁和爸爸一起,用轮椅推着妈妈来到了核磁检查室的门口,让赵梦洁惊讶的是,午夜12点,检查室门口竟挤满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等待,在等待区,患者和家属一起目不转睛的盯着闪动的候诊滚动屏。
没错,每一个被叫进去的患者,都离最终诊断和治疗更近了一步,少一点等待,有可能意味着多几天或者几个月的生存期。
焦急、紧张、无奈……这是所有排队等待做核磁检查患者家庭的生活状态。这背后,隐藏着的是我国放射科医生与患者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
放射科医生常态:早晨提一提、晚上拖一拖
“门诊楼一般6点就熄灯了,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走了。”某三甲医院门诊门卫告诉记者,熄灯后整栋楼基本上没有患者和医生,但是核磁的几个诊室是例外,放射科医生通常半夜下班。
作为中日医院一名年轻的放射科主治医生,张海波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到诊室的第一件事,是需要先将前一天的剩下的核磁、CT报告写完,再开始出今天拍片患者的报告。
“这是一个病人的肺部影像和颅内影像。今天下午2点前要发报告,昨天整个科剩下的报告,大家会尽快先处理,这些处理完了之后,系统会自动分发报告”。”张海波一边告诉记者,一边目不转睛的在三个电脑屏上不断切换、放大影像,反反复复看,然后才敢落笔。
张海波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对于这前一天剩下的病例,往往是一些“难啃的骨头”,通常患者年龄较大,问题较多,病情也比较复杂,写这样的报告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张海波也选择在一天思路最清晰的时候来看这些复杂的影像。
“这个患者就是肺部与颅内都有问题,这是他的胸部与颅脑的CT,我会同时看,一起写出报告。”对于张海波一样的一线放射科医师,临床工作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跟机,一部分就是写报告。
跟机主要就是CT、核磁扫描室辅助技师。因为病人做增强CT、增强核磁的时候,需要往血管里打药,这就会有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还有一些病人,比如有危重情况,不适合做ct检查时,技师和护士就会征求意见,决定到底要不要做。
张海波告诉记者,只要坐在椅子上,就很少能站起来走动,基本上一日三餐都是快餐,放在键盘旁边,抽出偶尔的几秒马上扒一口饭。
“有一次爸妈在老家过来看我,一直不相信我怎么就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后来一天中午,妈妈瞒着我到医院看我,在窗户外面,她看见我中午的一盒盒饭一直吃到了下午3点,后来汤都凉了,但也都就着饭一起咽下去了。”在一个不愿具名的资深放射科医生告诉记者,外面有患者,检查就永远大于天。
据2015年3月的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医师普遍存在不合理膳食,25%的医生工作日午餐营养无法保证;70%医生工作日午餐进食时间偏短,只有10分钟左右;70%的医生工作午餐营养摄入不足或严重缺乏;41%的医生自身饮食不规律;35%的医生三餐以盒饭、快餐为主;而在整个行业里,放射科医生的情况更为严重。
“现在很多放射科医师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患者多,医生再累也要坚持。”2019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三次放射医师年会上,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指出,现在人们都有了健康意识,再加上人口结构老龄化,放射科支撑临床精准诊断的价值也就变大了,这些因素都导致放射影像检查需求一直快速增长。
2017年12月15日,浙江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邵国良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1年,他每天做30个CT检查,如今已超过750个。
“工作的这些年,我很少在家吃晚饭,孩子的生日基本上都没完整的陪伴过。患者太多了。”放射科医生的生活一直被写报告和出诊断围绕着。
在提到作为放射科医生的日常生活状态时,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放射科主任苦着说说,身边的放射科医生都自称是彼此“难兄难弟”,平时对于上下班的时间没有么概念,因为当天的事情做不完,门外还有患者,根本不可能走。
早晨提一提、中午连一连、晚上拖一拖,整个科室一直是处在这样的工作状态。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陈宏伟介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比于排队等待检查的患者,医生的艰难在于从不能停歇。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放射科医生一刻都不能松懈。
每9.4台机器服务百万人口
15.8万放射科医生服务75.6亿人次
患者焦灼等待,哪怕耽误一秒,都怕有疾病恶化的风险。医生夜以继日,晨钟而出,踏月而归,这些心酸的背后,归根结底都源于放射科医生的极度缺乏。
“目前我国医学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约30%,而医师的增长率只有4.1%。也就是说,医学放射科影像医生的增长速度是患者需求增长速度的十分之一。”2019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三次放射科医师年会上,中华医学会放射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刘士远表示,我国放射科医生缺口亟待填补。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医生汪建华曾统计了影像科医生工作量。每天平均80-100份CT报告,60-80份磁共振或120-150个超声部位。即使每份报告只花上七八分钟,也需要10个小时才能全部看完。如果有疑难杂症,15个小时都工作不完。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影像检查的人次一天大概1500~1600,而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诊疗数目,整个科室只有将近不到40个医生。”中日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黄振国一边说一边掐算着:放射科的医生除了日常医疗工作,还要担负教学、科研任务。放射科报告是两级审核制度(高一级的医生需要将下级医生写完的报告再审核一遍),负责影像报告的放射科医生每天都要完成200份左右的影像报告。
除此之外,做核磁时,每一个部位扫描都需要耗比较长的时间,平均一个部位的核磁检查需要10分钟左右,在这种大需求量下,机器数目相对来说是有限,所以医生就要一直超负荷延长工作时间。
在日本,每100万人中有52台MRI、107台CT,这个比例是全球最高的。但在我国,截止到2016年,全国二级以上医院拥有X线机2.47万台,CT设备1.2万台,每9.4台/百万人口。虽然日本有这么多影像设备,但是医生也非常少。中国和日本的情况非常相似。王振常介绍,国内医疗影像数据增速每年超过30%,但放射科医生的增速仅为4.1%,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显而易见。
“2016年,放射科医师达到15.8万人,而中国一年医学影像总就诊人次达75.4亿。”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三次放射医师年会上,王振常提出,即使设备不断增加,巨大的需求仍对医生是巨大的挑战。
王振常说,比如,肺部结节的诊断,如果我一天看十个病人片子,我不漏诊。但如果让我一天看30个,那我很大能会漏诊。庞大的工作量对于医生的脑力与体力都是严峻的挑战,误、漏诊不可避免。
工资少,地位低,人难招
AI引进,可分担压力不能替代医生
“师傅,片子拍出来怎么样?我要拿给医生去看吧?”多位放射科医生告诉记者,基本上每天都有患者叫自己是“师傅”。同样是10年学医,放射科医生需要学习的,一点不比临床医生少,而且,现在的放射科医生已经不是“拍片子”、“看片子”的角色,而是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的“全能手”。但事实是,放射科辅助科室的地位一直没变。
“在传统观念里,开药拿刀的才是医生。患者康复后,感激的是治愈他的临床大夫,而帮助诊断的影像医生,根本没有人关注。”
“以做心脏核磁检查为例,大概需要30~40分钟,它的价格收费是400块钱。而做颅脑神经系统检查,基本上不足十分钟,可收费600元。”谈到收费和医生职业获得感,黄振国说,对于检查费用,像心脏、腹部、关节等部位核磁检查技术含量高,耗时长的价格反而低。
张海波也告诉记者,在北京做ct,一次收130块钱,而这130块钱里边其实没有诊断费,都是机器耗损的费用,而大夫没有劳动价值的体现。
影像科医生该有的福利也很难享受到。2004年,原卫生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决定从事放射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津贴按工作日发放,二类人员每人每工作日7元。
2007年,原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科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
去年,一项共有3601名放射科医生参与的调查显示,98%的放射科医生没有津贴或低于国家标准。对于放射医师假,有75%的医生表示,从未享受过该待遇。
影像科医生的招聘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为了不至空缺,往往需要扩招才能勉强招满。
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各种智能医疗领域的新技术像一匹黑马,不断滋养传统诊疗技术。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侯任主任委员刘士远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冠脉诊断模型,可以减少我们医生的最起码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而且准确性不会随着时间的缩短而降低。”刘士远举例,在脑出血领域,人类肉眼很难准确量化,而AI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量化。
在骨龄方面,AI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目前,AI在骨龄方面,可以通过测试小孩父母的情况来预测小孩未来可以长多高。在一个多中心的研究中,基于AI的对骨龄的判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
但目前,标准的建设、数据库的建立、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报批等因素都造成AI落地缓慢。随着近年来智能医疗的发展,很多新技术可以分担医生的压力,但并不能解决放射科医生缺口的窘迫现状。
“医院好,患者多,排队是正常的。”在晚上十点半的核磁检查等候大厅里,一位坐在轮椅上等待检查的82岁胃癌患者宋桂花告诉记者,这已经是自己第二次深夜排队做检查,第一次觉得,排队的患者真不容易,后来快检查完时,一位看起来也就30多岁的年轻医生说,手都累的不会动了,还有个小伙子医生看了一眼表已经11点多了,拿起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全喝了。那时候才感受到,每天陪患者熬到最后一刻,辛苦了的是这些医生孩子们。
中秋节那天深夜,做完最后一个患者核磁检查后,医生们脱下白大褂,走出医院的那一刻,长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今晚的月亮真圆。
医影课程广告
关注【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有你想要的精彩!小编微信:yxyxfwzx
↓↓↓欢迎进入医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