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描写雪景的清诗,笔触细腻,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百科   2025-01-27 07:04   安徽  

寒冷的天气里,阴雨绵绵之后经常会出现降雪。当纷飞的雪花自由飘落后,屋檐上、草地里,很快地就被白雪覆盖,如果可以持续一天时间,整个世界就是一片白茫茫。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似乎都对雪景情有独钟,他们细致地观察,精心地构思,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出迷人的雪景,更寄托了才子们的真挚情感。下面分享三首描写雪景的清诗,笔触细腻,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雪望

清代 洪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汀沙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洪昇是清代著名戏曲家、诗人,他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由于科考不顺,他最后白衣终身。读者朋友都熟悉他的名作《长生殿》,可谓经久不衰。这首诗以凄冷的山村雪景作为衬托,展现出冬日的萧瑟与荒凉。

首句介绍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孤村,他注意到周围空寂无人,耳畔却不断地响起阵阵寒风的呼啸声。颔联描写雪景,积雪深厚,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前行;远处的群峰早已堆积了很多皑皑白雪,那些流云似乎也忽然凝滞了。

颈联进一步描绘近景,白雪飘飞,大地上银装素裹,让羽毛洁白的鸥鹭难以分辨;水边的沙滩也覆盖了白雪,使得河岸的界线也变得模糊。最后,诗人的眼光投射到雪中的白梅,才子凝神细看,这才发现那些梅朵竟然如此孤清,令人陶醉不已。

山中雪后

清代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生活于康乾盛世,乃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当过县令,开过学馆,后来还摆摊卖过字画。板桥先生性格刚直,一生不愿随波逐流,其艺术和文学作品深受后世赞赏。这首诗描写雪后初霁的山景,值得细读。

开篇介绍时间和地点,并以一个“”字,传达出山岭上冰雕玉彻的景象,尽显一派壮阔气象。“雪晴”之后方有“云淡”,也更显出冬日里日光的严寒和清冷。

后两句借物喻人,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孤高和坚韧的品质。檐下未滴的冰凌,还有早已凝冻的梅花,暗指极寒的天气状况,如此刻画,让人很容易就想起诗人的清孤,也就容易理解其如何“不等闲”了。全文朴实无华,却极其耐人寻味,彰显出板桥先生不羁的性格特点。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是大家熟知的清代才子,关于他的身世无须赘言。这首诗介绍了一个冬夜里的雪景,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感受,虽然未加雕琢,却令人印象深刻。

开篇交代夜深人静的氛围,由“更鼓急”转为“人声绝”,表明冬夜的寒冷和凄清,户外无人走动,四下里悄然无声,诗人忙碌了一天,也正准备休息。

当他吹灭了灯火,忽然发现“月照一天雪”,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窗外因雪映月而显得格外明亮,而且还顿时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一首传世佳篇。整首诗意境空灵,氛围清澈,更是极具画面感!

谈诗论词
增长知识、明白事理、结交朋友、交流感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