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半个月前就开始了,为的就是春节期间大伙儿安全喜庆过节。”1月29日(大年初一)9时58分,记者在厂甸庙会上见到了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公司宣武供电服务中心班长王俊淇,他正在带队开展电力设备巡视工作。
在一处位于琉璃厂西街的电缆集中接地箱前,随队的设备抢修人员李旭阳手持测温枪,对12个电缆头一一测温。看到测温枪显示数据一切正常,另一名设备抢修人员马立新立即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做记录。
给地箱测温
此时虽太阳高悬,但记者手机显示,体感温度只有零下10摄氏度,双手在外面不到5分钟就麻木僵硬。王俊淇、李旭阳、马立新三人要趁着上午游客高峰到来前,完成当天第一轮电力设备巡视工作。
“庙会活动上花灯、沿街摊铺很多,电力负荷分时段波动较大,对于电力供应可靠性要求较高。” 王俊淇介绍,宣武供电服务中心服务辖区内厂甸、大观园、大栅栏、陶然亭4处大型庙会电力保障工作,其中厂甸庙会为保障重点。
马立新是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电力”。常年工作在室外,他格外关注天气变化。
春节前一周,马立新看天气预报说,北京春节期间气温低、大风天气较多,这意味着除了要做好花灯、沿街摊铺的保供电外,还要格外关注琉璃厂文化街区用户采暖设备负荷变化。
“中心开了春节保障工作会议,强调要协助客户开展隐患排查,特别对临时接入的负荷,协助客户开展测温等工作,杜绝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隐患。”马立新说。
时间接近11时,琉璃厂西街的电力设备巡视工作告一段落。逛庙会的人流多了起来。
“来碗藕粉,再来杯梨汤。”“要个电烤肉串。”沿街卖小吃的摊铺前飘着香气,游客一声高过一声,大家扫码付款,争相满足味蕾。
“今年庙会上有临时增设的沿街摊铺101个,琉璃厂西街30个,琉璃厂东街71个。这些摊铺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王俊淇不自觉抬高嗓门告诉记者。
几天前,经过宣武供电服务中心前期准备,这些临时增设的沿街摊铺顺利接入了沿街商铺的电。“中心提前开展了多轮次电力设备隐患排查,目前供电设施运行情况良好。”王俊淇说。
除依赖人力在一个个点位做好巡视,宣武供电服务中心的电力保供还上了科技手段。
记者看到,在保障区域内,宣武供电服务中心配备有1台3000千瓦中压应急发电车。这台发电车能确保10千伏支线故障的电力负荷快速带出,保障庙会电力供应。
让王俊淇和他的同事感到安心的还有来自上级单位的科技手段支持。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上线了‘电网一张图’系统,其中的研判功能应用,将电力设备监测范围从500千伏拓展至低压客户,可以为生产指挥、运维检修、客户服务等工作提供实时、多维度的数字化支撑。”王俊淇说。
填写巡视记录表
走出年味儿、京味儿浓浓的庙会区域,王俊淇、李旭阳、马立新马上回到办公地点,他们要把上午巡视的情况做成记录台账,再抓紧吃口午饭。
下午太阳落山前,还有一轮巡视等着他们。晚上花灯就要亮起,游客还等着赏灯拍照呢。
●作者:本报记者 杨睿
●图片:通讯员 滕方
●视频:杨睿 武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