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竹一工厂爆炸,多人死伤!

民生   2025-02-07 07:01   北京  
2月6日凌晨,台湾新竹县一家纺织厂突然传出爆炸声后引发大火,造成2人死亡,另有19人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新竹县消防局指出,6日凌晨新埔镇远东新世纪(棉六场北厂)发生火灾,现场有火舌窜出,消防局前往救援,目前火势已获得控制。
剧烈的爆炸威力当场将厂房机具及天花板炸毁。图片来源:新竹县消防局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事业关系室资深经理陈金新受访指出,这次事发工厂是1994年设立的新厂,为一栋7层建筑物,主要生产聚脂棉,因6日凌晨突发警报,当班主管前往察看,不料开门后突然气爆,致其当场身亡。

纺织行业哪些场所、环节、部位

存在爆炸危险因素

节后复工复产

一起来看!


一、 棉(麻、 毛、 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前纺工序

风险点较大危险因素主要防范措施
滤尘室

①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

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

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

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

合理设置滤尘室,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火间距,禁止将滤尘室设置在车间的地下室、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

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

淘汰、更新落后的滤尘设备设施。

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要求。

控制与消除火源。

纱(线)烧毛

①燃气管道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燃气泄漏。

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无效,遭受雷电或静电聚积。

机械运转发生故障等原因发生纱或布燃烧造成火灾。

通风不良导致局部燃气积聚,易产生爆炸。

①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禁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

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

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

严禁违章吸烟、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汽化室危险区域。

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感温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发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

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防止燃气泄漏;并禁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

改善烧毛作业环境,保持车间良好通风。

⑧按规定发放、正确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穿着产生静电、火星的服装进入危险工作区域。

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危险化学品MSDS。


二、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动力供应工序
风险点较大危险因素主要防范措施
加热器(循环泵)管路

管路漏油

加强通风换气。

加强设备维护、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三、公共部分——特种设备
风险点较大危险因素主要防范措施
特种设备操作

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相关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锅炉房

燃气泄漏

锅炉超压

经常检查各机械部位是否灵敏、有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运作。

定期检查观火孔、防爆门、人孔门的密封性,防止锅炉本身运行时震动造成的泄漏。

定期检查法兰、密封垫片,防止其老化造成的泄漏。

装设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四、公共部分——厂房
风险点较大危险因素主要防范措施
厂区布局

厂房布局不符合消防规定,安全距离不足。


厂区改造,满足安全要求。

增设防火墙。


厂区使用

生产经营、储存场所与住宿场所“三合一”混合使用。

②车间布局过紧、过密。

厂区改造。

加强检查。

实施物理空间隔离。



五、公共部分——危险作业
风险点较大危险因素主要防范措施
危险作业管理

未制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断路作业、动土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未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现场监护、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③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


来源:中国新闻网、海峡新干线、《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国应急管理

●编辑:董臣

推荐阅读
黄色预警!10级阵风来袭
打工人返岗必查!这些火灾都发生在…

中国应急管理
中国应急管理报官微。应急管理政策权威发布,信息知识案例传播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