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宣纸,遇上非遗春节!

民生   2025-01-27 17:28   北京  
春节将至
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福字
都离不开一样东西

那就是宣纸!

“万年红”宣纸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今年的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当非遗宣纸遇上非遗春节,会有怎样的故事?这份书写千年的喜庆背后又有怎样的安全密码?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来到中国宣纸的故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带你寻找其中的答案。

宣纸,是以泾县当地和周边地区生长的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加工、制浆、捞纸、晒纸、剪纸等108道工序加工制成。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宣纸具备百折不损、墨韵万变、不腐不蛀的优良品质,是展示传承东方水墨艺术意境与神韵的最佳载体。

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用于写春联、写福字的红色宣纸,又叫“万年红”,是宣纸经过蜡染工艺,使用丝网印制吉祥图案后,制作而成。

制作“万年红”宣纸

如此宝贵的宣纸

最害怕的就是火患!

而它们身后

有一群守护者

——泾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

开展消防检查

县消防救援大队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检查+宣传+演练”模式,着力提升辖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研判宣纸文化园的火灾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并在日常管理上,指导相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链。针对宣纸工艺的生产性质、工艺流程和重点部位等,该大队“一对一”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对消防安全管理人、责任人、重点岗位人员以及普通员工进行培训。此外,该大队还经常性组织消防员深入文化园内,熟悉掌握交通道路、周边环境、可用水源、建筑结构、生产性质、灭火力量、作战方案等各类基础数据,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并同步开展实战演练活动。

消防安全巡逻
小小一张纸,跨越千年
书写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也寄托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让我们跟随消防员们一起
守护非遗,守护春节

让我们听听消防员们的新春祝福吧!

●作者:本报记者徐姚
●视频:汪力志、本报记者徐姚
●编辑:董臣

推荐阅读

银行卡里,多了6.16万元!

这儿的饺子,嘎嘎好!

中国应急管理
中国应急管理报官微。应急管理政策权威发布,信息知识案例传播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