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宣纸!
“万年红”宣纸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今年的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当非遗宣纸遇上非遗春节,会有怎样的故事?这份书写千年的喜庆背后又有怎样的安全密码?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来到中国宣纸的故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带你寻找其中的答案。
宣纸,是以泾县当地和周边地区生长的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加工、制浆、捞纸、晒纸、剪纸等108道工序加工制成。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宣纸具备百折不损、墨韵万变、不腐不蛀的优良品质,是展示传承东方水墨艺术意境与神韵的最佳载体。
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用于写春联、写福字的红色宣纸,又叫“万年红”,是宣纸经过蜡染工艺,使用丝网印制吉祥图案后,制作而成。
如此宝贵的宣纸
最害怕的就是火患!
而它们身后
有一群守护者
开展消防检查
让我们听听消防员们的新春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