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3家水泥企业年底前要完成超低排放监测评估及公示
中材国际三季度新签订单增长35%
华润水泥碳捕集利用项目明年二月投产
金隅鼎鑫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企业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
今日头条
海螺、南方、冀东等多家
水泥企业入选《2024年度
湖南省绿色制造名单》
日前,湖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湖南省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全面落实《湖南省工业绿色“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湘工信节能〔2023〕90号)的有关要求和工作程序,经申报单位自评,第三方机构评价,市州工信局或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部门推荐,湖南省工信厅组织评审、现场核查、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024年度湖南省绿色制造名单。
其中,绿色工厂195家、绿色园区1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5家。据名单显示,祁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邵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湖南省云峰水泥有限公司、湖南耒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名单;临澧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INDUSTRY DYNAMICS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4-2025年全区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方面提出,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各地要落实已出台的地方排放标准和差异化管理政策,确保按计划完成改造任务和评估监测及公示工作。指导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要因厂制宜选择成熟适用的技术路线,确保全工序、全环节达到超低排放要求。2024年12月底前,中卫市宁夏胜金水泥有限公司(2#2500吨/日)、宁夏瀛海天祥建材有限公司、宁夏天元建材有限公司完成监测评估及公示。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水泥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2024年第047期)。本期对水泥产品质量开展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59家生产企业60批次产品,合格率为100%。
CORPORATE TOUR
长江商报:近日,中材国际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合计527.88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金额156.99亿元,同比增长35%。目前,中材国际是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内新签合同金额合计225.84亿元,境外新签合同金额302.04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近日,安徽成唐数智创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北京成唐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由安徽海螺海通工业互联网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后者由海通证券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海螺水泥等共同持股。
中材水泥:10月9日,中材水泥正式入驻中国建材集团总部大楼。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于猛等领导来到中材水泥国海新办公区进行了参观,向中材水泥干部员工表示欢迎及慰问,并与大家进行了亲切交流。
海南日报:近日,在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厂区,碳捕集利用项目一期现场,工人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基础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作业。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以上,预计2025年2月竣工投产。据了解,碳捕集利用项目一期投资约9270万元,拟建设一条水泥窑烟气高效率捕集二氧化碳示范线,采用烟气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回收二氧化碳。该项目建成后,液态二氧化碳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其中生产食品级干冰产品0.6万吨/年,剩余为液态二氧化碳产品。
金隅冀东石家庄区域:10月8日,金隅鼎鑫公司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企业当前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一分公司效益提升、转型发展和人员优化等工作。区域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志刚和鼎鑫领导班子成员、一分公司工序长以上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各分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共计36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王志刚结合国内外经济和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总结讲话。
国庆假期前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山水泥厂,生产紧张而有序。厂区中控室里,企业自主开发的“水泥工业大脑”智慧管控系统正在飞速运行,在占满整个墙壁的大屏幕上,一个个实时显示的数字,让工厂的生产情况得到直观呈现,也让更精准的控制和管理成为可能。
为制造工厂装上“大脑”
“这就是海螺水泥的工业大脑,也是我们智能工厂的核心枢纽,里面集成了九大模块,包括物料平衡、主机诊断等多重功能。”白马山水泥厂党委委员、副厂长叶明虎向记者介绍:“比如其中的窑磨寻优系统,实现了对水泥窑温的精准控制。水泥窑最关键的就是温度,我们一键输入865摄氏度,它就会一直恒定在865摄氏度,并通过自动加煤、减煤保持温度稳定,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就需要操作员一直盯着,温度高了减煤,温度低了加煤,费力又费时。”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率先走上数智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之一,海螺集团围绕解决水泥行业存在的痛点和难点,积极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激活新质生产力。“这既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需要,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需要。”海螺水泥数字产业总负责人许越认为,积极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不仅可以解决资源利用效率、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行业难题,还能带来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从2016年开始在工厂层面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到2020年建设水泥工业大脑,链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厂;到2022年开始建设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赋能上下游企业;再到2024年开始进行数智化转型规划,全面启动核心运营管理平台、共享服务平台、管控社会化商业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海螺历经近十年锲而不舍的“智造”之路也是芜湖以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建设“智造之城”的发展缩影。
“芜湖作为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虽然有着不错的制造业基础,但是多年来一直面对着能级不高、集聚偏弱、大而不强等产业发展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向制造业重点领域集聚发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芜湖按照“创新能力领先、规模效应显著、制造能力先进、优质企业集聚、生态体系完善”的总体思路,紧抓首位产业和重点产业,梯度式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擦亮从“芜湖制造”到“芜湖智造”的金字招牌。
“工业互联网”助推产业“起飞”
“我们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重要抓手,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科科长梅汗青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芜湖先后出台《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智造名城”若干政策》《加快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从诊断服务、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标杆示范、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企业登云等角度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目前,全市已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31个,其中联合海尔卡奥斯打造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海行云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海螺云工和信义(玻璃)平台入选国家级行业平台。三只松鼠、埃夫特等8家企业入选2023年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芜湖的“智造”之路成就了海螺的华丽转身,也孵化孕育了羽翼渐丰的机器人、通用航空、农用机械、新材料等产业,不断扩大着芜湖的制造业版图。目前,芜湖制造业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
今年8月,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启动联合实验室建设,开展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研究。随后,埃夫特公布计划,将在芜湖投资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打造集自动化装配、立体化仓库、数控加工中心、核心零部件生产和质量检测中心为一体的数字工厂。这被看作芜湖智能制造产业的又一次跨越。
芜湖机器人产业孵化于汽车制造产业母体,始终以智能化技术赋能和推动产业升级为导向,走出一条拔节生长之路。以埃夫特为龙头,芜湖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从2013年仅有四五家企业,总产值不足4亿元,发展到目前集聚上下游企业220余家,2023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已经形成拥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特种装备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条。
同样体现芜湖制造业“芜中生有”“机中生智”发展路径的还有通用航空产业。十年来,芜湖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因地制宜推动低空经济“起飞”,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增长26.6%;今年上半年,产值达253亿元,增长26.8%,“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不仅仅是口号。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科创”“智能”“数字化”这些关键词。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市级智能工厂65家、数字化车间178家,省级智能工厂19个、数字化车间97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项目3个、场景6个。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的芜湖“智造”正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寄望着厚积薄发、一飞冲天。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记者 吕成 储普查)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我们
点击历史消息常看更多内容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