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读书”主题校园读书活动读后感分享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冒险,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读完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内心的角落。这些书宛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人的灵魂,在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现在,我们将几位同学精彩的读后感节选分享给大家,一同感受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感悟与成长!
01
《邓小平时代》
点此亲启
《邓小平时代》
作者:杨继绳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杨继绳同志的这本书是他多年来新闻采访经历亲身见闻,是他的见闻实录,又是他的思考和评述,他用新闻记者敏锐的眼光来观察,用学者的头脑来思考,用记者的文字来表达,虽然书中许多观点我难以苟同,但确实是本值得一读的书。——刘吉这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但历史学家可以从中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可靠史料。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对中国经济改革作了深刻的经济分析。这不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却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政治方面的论述。这不是一部社会学著作,人们却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变迁。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但读起来那么轻松愉快,因为是用记者的生动文笔来表达深邃的学术见解。
书中详尽叙述了邓小平复出后主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同时,傅高义也不回避讨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争议,比如意识形态冲突、腐败现象的滋生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使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
——蔡千叶《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02
《星火燎原》
点此亲启
《星火燎原》
作者:陈钢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内容简介:《星火燎原》着墨于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史,生动诠释了仍然绽放着时代光芒的苏区精神。面对国家的痛楚苦难和反动派的冰冷屠刀,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如磐的信念、滚烫的热血、不屈的脊梁,坚信自己的选择,践行自己的承诺,为主义而牺牲,虽九死犹不悔。“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正是苏区的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
尤其当读到红军长征的故事时,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漫漫长路上,红军战士们脚踏冰雪,衣衫褴褛,但他们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逆境中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冯元《星火燎原》读后感
03
《月亮与六便士》
点此亲启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翻译:李继宏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突然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去追求绘画梦想的故事。他独自前往巴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却执着地在绘画中追寻内心的艺术理想。后来他辗转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并在那里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画作。最终,他感染麻风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眼睛瞎了还在墙壁上完成了一幅绝世之作,却要求妻子在他死后将房子连同画作一起烧毁。作品以深刻的笔触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人性的复杂等主题。
故事的主人公兰德(全名:斯特里克兰德),起初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证券经纪人,拥有稳定的收入、看似美满的家庭。然而,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他竟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毅然决然地抛弃这一切,踏上了追寻内心深处绘画梦想的征程。他的这一选择,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它让我们震惊之余,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顾嘉韵《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04
《红岩》
点此亲启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内容简介:《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江姐是《红岩》中最为突出的女性形象。她聪明、坚韧,勇敢地承担起了组织的工作,并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她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与信念让我深受触动。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那种为了信仰不惜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为理想而奋斗、无惧艰难险阻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黄媛《红岩》读后感
05
《红星照耀中国》
点此亲启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的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通过讲述长征中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其次,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描绘,让我看到了他们作为领袖的非凡魅力和卓越才能。他们不仅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更具备着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能够在逆境中崛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些领导人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更加高大和光辉,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厚的敬仰之情。
——田汶燕《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06
《活着》
点此亲启
《活着》
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这本书对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和饥荒,我们应该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它也让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会想起福贵的故事,我会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此外,它还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苦难。福贵的遭遇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王思敖《活着》读后感
07
《平凡的世界》
点此亲启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平凡的世界》是由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于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这部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
书中描绘了众多平凡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顽强地挣扎着、奋斗着。孙少安,一个朴实坚毅的农民,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贫困的土地上撑起了一个家。他敢于创新,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尽管历经无数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孙少平,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勇敢地走出农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无论是在黄原当揽工汉,还是在大牙湾当矿工,他都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的热爱。还有田润叶、贺秀莲等女性形象,她们用自己的善良、勇敢和坚韧,演绎着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爱情和亲情。
——杨朔《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08
《三体》
点此亲启
《三体》
作者:刘慈欣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内容简介:《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作者刘慈欣。该系列小说由《三体》、 《黑暗森林》、 《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于2006年至2010年由《科幻世界》杂志连载,出版。《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关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药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单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故事中的三体文明,因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渴望寻找新的家园,而地球成为了他们的目标。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宇宙中生存的残酷与无奈,文明的发展或许随时会面临灭顶之灾。而人类在面临外星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恐惧、迷茫和抗争,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地球,有人则为了守护家园不惜牺牲一切,这种复杂的人性描绘让我对人类的本质有了更多的思考。
——游英超《三体》读后感
09
《追风筝的人》
点此亲启
《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追风筝的人》小说以阿富汗斗风筝比赛为线索,以阿米尔的口吻讲述了他与同父异母的朋友兼仆人哈桑之间的故事,展现了阿米尔如何一步步弃恶向善的道德之路。
这本书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阿米尔的背叛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出于他的懦弱和自私。他害怕失去父亲的爱,害怕被别人嘲笑,所以选择了逃避。但是,他的逃避并没有让他得到解脱,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直到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弥补,他才真正地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郑心怡《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0
《我与地坛》
点此亲启
《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我与地坛》是史铁生记录自己从风华正茂到双腿瘫痪后15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公园一个人思考生命意义和过去时光的经典之作既是一场面对灵魂的得失也是一部反思人生经历表现对童年时光对母亲的愧疚之情的回忆录。
地坛,那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地方。古老的柏树、斑驳的院墙、荒芜的草地,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史铁生在这里静静地坐着,看着四季的轮回,感受着生命的律动。春天,满园的春色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希望;夏天,茂密的枝叶为他遮挡住炽热的阳光,让他在炎热中寻得一丝清凉;秋天,飘落的黄叶让他领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冬天,皑皑的白雪覆盖着大地,让他在寂静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地坛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力量源泉。
——朱飞《地坛》读后感
『END』
亲爱的同学们,读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把钥匙,开启一扇通往未知的门。让我们拿起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还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与书为伴,在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生的习惯。
编辑|读后感分享者
排版|李明琼、王思敖
审核|刘雅炜
监制|陈忠斌